古神獸,出沒!線上蒐藏庫展覽介紹


圖/李作婷提供

雙人首蛇身俑的表情抿唇微笑。

從史前時代開始,人類就會對生活中頻繁接觸的動物,產生特殊的感情,包括崇拜、敬奉。這種崇拜源自於對動物自然力量的敬畏與需要。於此思想背景之下,神獸崇拜的產生並不令人意外。

人類崇拜動物的起源與意義

從史前時代開始,人類就會對那些在生活中頻繁接觸,能影響其生活作息的動物,產生特殊的感情,包括崇拜、敬奉。這種崇拜是源自於對動物自然力量的敬畏與需要而來,例如有的動物出現,能提供人類大量豐足的糧食,帶來生命延續的能量;有的動物出現則是能決定人的生死,例如吃人猛獸,或是能示警氣候變化的動物。也因此,特定動物逐漸被轉化成生或死的象徵,甚至被附會於溝通自然界「旨意」的角色,順應之,則獲得安全保障,違反之,則帶來死亡、災難。動物作為人類文化中一部分生活規律的指引,有的能給予力量,有的則是安全感的來源,如何將動物的力量轉為己用,以獲得生命的保障,成為人類社會長久以來的課題之一。

神獸崇拜的起源與文化象徵

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之下,神獸崇拜的產生並不令人意外。神獸通常是指具有特殊力量,神奇精怪的動物,其形象除了是生活環境周邊野獸形象的重組、轉化,也可能來自對自然現象的擬人和具象化。因此其外型多半是怪奇、匪夷所思,超乎生物學的異獸形態。像是中國的龍、鳳凰、麒麟;歐洲、西亞的獅鷲、獨角獸;埃及的人面獅身等。其衍生神化的目的,不外乎提供守護或震懾等等超自然力量,也因此神獸的外觀,常常是猙獰、兇猛、威武,另外也有強調其溝通神靈、溝通自然界動植物的力量,或有飛升、遁地之能,或以半獸半人之姿呈現。這些神獸的形象,在其各自的文化當中,常被具體地刻畫在神廟、祭器,或是墓室、陪葬品、棺槨上,作為守護或是連通神界、冥界與人界的象徵。例如墓室入口常見的鎮墓獸、廟宇入口的石獅,通常就有保護墓室主人,或為墓室及廟宇空間,抵禦外來邪惡侵擾的意義。另外,施加在器物上的神獸形象,多半是和器物本身的功能性相關的神獸,例如青銅或玉石容器上的是喜好美食的饕餮,出現在劍柄上的是好戰的睚眥 ( ㄧㄞˊ ㄗˋ ) ,香爐把手或器蓋上常見的則是喜好燻煙的狻猊 ( ㄙㄨㄢ ㄋㄧˊ ) 獸,守護在屋脊兩端的是能噴水滅火的螭吻 ( ㄔ ㄨㄣˇ ) 。

「線上蒐藏庫」神獸主題蒐藏品介紹

本次「線上蒐藏庫」特別選出蒐藏品當中,各種不同器物上常見的古神獸主題共 12 件,介紹了從史前時代開始的動物崇拜,例如齊家文化人製作鴨形陶罐,其憨拙的神態,令人莞爾,胸前還刻劃有月形圖案。先秦兩漢發展出象徵性的動物形陪葬陶俑-鴞形陶俑,在現代人印象中是受到日本影響,認為是福氣的代名詞,竟然在古代是令人敬畏的夜之神,其收翅的形態似蟬翼。甚至是出現了多獸合體的神獸,像是由禽鳥類的朱雀、鳳凰,虎獅熊等獸類演化出來的窮奇、辟邪、狻猊,整體造型看來,就是一隻戰鬥力極強的猛獸,做為古墓的第一線守護者當之無愧。至於人獸合體的神獸,如人面魚俑、人面蛇俑等,大約是在初唐時期,首先在湖南長沙地區和山西長治地區開始流行奇異的鎮墓俑(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4)。人面獸出現的意義,有一說認為是在於賦予這些野獸人性,祈望野獸本身的特殊能力在為人所用的同時,能被人性所「管理」。例如《山海經》〈南山經〉提到的「赤鱬 (ㄖㄨˊ )」,據言其肉有「食之不疥」的功效;〈大荒西經〉的「互人」,是炎帝後裔,能「上下于天」,也因此人面魚俑的隨葬,提供了墓主人這種超自然的期待與護佑。另一方面,人與獸的結合,也是用一種神人的概念,比喻具有超脫一般人類力量的人,例如半人半蛇形象的女媧和伏羲,作為人類造化之主而被崇敬;古墓中隨葬的人首蛇身俑,可能也隱含了墓主人,對重生、長生的想望吧。

鴨形陶俑胸前月形圖案。
鴨形陶俑胸前月形圖案。
鴞形陶俑收翅狀的背面似蟬翼。
鴞形陶俑收翅狀的背面似蟬翼。
辟邪咧口齜牙作兇悍狀。
辟邪咧口齜牙作兇悍狀。
人面魚俑作成武士的面容。
人面魚俑作成武士的面容。
雙人首蛇身俑的表情抿唇微笑。
雙人首蛇身俑的表情抿唇微笑。

《山海經》是研究中國古代神獸的入門書

研究中國古代神獸的入門書籍,筆者推薦《山海經》,這部書相當於一本「古代的怪獸與牠們的產地」指南書。據考證,這本古書成書年代大約是在戰國到漢初,距今 2500 年前,是一部除了記載山川地理、異族異人,更記述了四百多種怪獸的奇書。原本應是一部圖文並茂的圖錄,然而晉代以後圖版逐漸佚失,後世所傳的山海經插圖,主要是明或清以後書肆所繪之圖本;而其文本,除了依據原書經文內容,象形描繪出來之外,可能部分參照流傳在古墓畫像磚、壁畫、神話典籍中的古圖重繪而來,故而和原圖間並無直接關係。《山海經》一書從現代的眼光看來,似乎十分的荒誕神奇,然而根據馬昌儀在《古本山海經圖說》(2002)中提到,此書除了可能是神話、巫辭的記載之外,在研究山海經的眾多學者當中,有一派人認為,此書也可能是實際紀錄地理、物產、礦產、風土的書籍,也就是地圖的解說書,而其中所描述的怪物、怪人,可能是對地圖符號的解讀。如此的說法,讓人對早已失傳的山海經圖,更加的充滿無限憧憬,今後如果有先秦古墓的考古新發現,這類傳抄圖像或文本的出土,將會令人十分期待。

古代神獸的演變:社會與意識形態的鏡像

古代神獸從野獸到怪獸,到半獸人、神人的演變過程,正反映了人類社會與意識形態的發展過程,是研究古人心靈的良好材料。另外,也能了解當時社會上的其他面向,像是海獸葡萄鏡就反映出唐代對外關係的活絡,龍座薰爐也是了解古代社會用香、製香等對植物資源運用的良好材料。而對神獸本身,也可以從中觀察出區域性動物資源的差異,像是楚墓出土的神獸喜加附鹿角,也有多添附蛇類圖案者;西北草原則有巨大鹿形角的神獸,北方則多鴞、雁、鷹等圖案。這些神獸,在神話中存在,也在人類社會中被實現,透過這次展覽,希望讓更多民眾喜愛古文物,並且了解考古的樂趣。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從尼安德塔人到現代時尚:植物纖維的演進與應用

模仿古人造工具?教你打製石器,成為摩登原始人!

從知高遺址與鹿港第一公墓遺址初探鐵器時代晚期中部地區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