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清水社口尾遺址!挖出史前人的特殊文化


圖 / 李作婷、鍾文寧提供

碳化粟穀粒和穎殼

社口尾遺址出土的灰坑土壤顏色偏黑,為了確認碳化物種類,利用水洗浮選的方式,篩洗出其中摻雜的微小遺物。透過細緻的工作與觀察,能夠從土壤中獲得很多具可鑑定特徵的種子遺留,幫助考古學家深入認識史前番仔園文化人的生活與環境。

解開社口尾遺址的番仔園文化之謎

社口尾遺址在2014年因工程整地被發現,2019年本館正式進行該處遺址的搶救考古,歷經12個月的發掘調查,共出土了13具番仔園文化墓葬,以及22個灰坑現象,數萬件考古遺物。

社口尾遺址和過去已知的清水地區番仔園文化相比,有其特殊的文化現象。首先,該處遺址取得的碳化物樣本,經送往美國Beta實驗室進行AMS分析後,得到的定年資料最晚為1300±30 B.P.,最早一筆為1660±30 B.P.,也就是說這個遺址利用的時間推估有300~350年左右。另外,這個遺址出土了一種橙色的拍印籃紋或羽狀紋的歛口型粗砂陶缽,少見於其他番仔園文化遺址。共伴的碳化物經AMS分析,得到年代資料為1590±30 B.P.,可做為這類器形流行年代的參考。至於墓葬方面,番仔園文化墓葬以俯身直肢葬為其特色,清水地區的番仔園文化墓葬過去所見,除了有一定的東南向頭向和雙手後背置於盆骨之上的葬姿之外,也出現成列叢集式的出土。然而社口尾遺址的墓葬,叢集的型態不太相同,大致是幼兒或兒童1~2人和1位成人為一小叢集,鄰近葬在一處。頭向東南向,但是葬姿多為上半身俯臥,下半身側臥微屈肢,雙手屈曲交握壓在胸骨下,或微屈合置壓在髖骨下方。可能是性別、年齡或是年代造成的差異,需要日後深入了解。

拍印籃紋的陶缽
拍印籃紋的陶缽

水洗浮選可篩洗出微小遺物

社口尾遺址出土的灰坑現象,除了有大量陶片之外,獸骨、骨器和石核的出土也很具特色。灰坑堆積的土壤顏色偏深黑,肉眼可見夾雜細小魚骨和碳化物。為了確認碳化物種類,利用了水洗浮選的方式,篩洗出其中摻雜的微小遺物。

水洗浮選的操作步驟:首先進行浮選,每次取500c.c.的土壤樣本,浸泡於水中,輕輕攪動讓土塊分散。初期會有許多較輕的碳化物浮上水面,逐一用篩勺撈起後,集中放在鋪墊了報紙的乾淨網布上陰乾。接著準備兩層篩籃,上層孔徑2mm,下層孔徑1mm,將桶中溶散的土壤和泥水,慢慢地倒在篩網上,同時朝篩網上持續澆注清水。待桶中全部土壤都倒在篩網上後,繼續澆注清水讓其過濾掉細泥和污水。

由於此處的文化層土質為細砂混泥質,質地偏黏,不容易溶解,浸泡時水量要超過土量的2~3倍以上比較容易泡開。待土塊散開後,攪拌必須輕且慢,因為膠結著泥砂的碳化物仍會沉在底層,太用力會將其攪碎。一般教科書裡或是國外的考古案例當中,都指出浮選法操作的目的,主要是針對碳化植物種子質輕,會漂浮於水面的特點。然而,實際在臺灣的經驗當中,在水面上會蒐集到的種子,常只有小型種子如粟、狗尾草、植物纖維等,大型一點的種子如苦楝,常常因為其核果中間填塞泥砂,質量變重反而會沉在水底,碳化稻米也是常見因為沾附著泥團而沉底,也因此水洗過濾的步驟仍不可缺少。如果要從一份土壤樣本中獲取最多的植物遺留,建議浸水時間要久一點,輕微攪動也是必要的,另外,沉底的土壤盡可能將泥水過濾乾淨,也能從中找到豐富的植物遺留。本計畫共採集50份土壤樣本,尚未完全浮選完成,本文分析結果,來自於其中2份土壤樣本的成果。

種什麼?吃什麼?謎底藏在出土的植物遺留

出土的植物遺留以種子為主,其組織結構已完全碳化,內部呈蜂窩孔洞狀,易碎。大多數種子的原種皮都闕失,顏色已無法辨識,但仍從中獲得極少數帶有穎殼的種子殘骸,可辨識出内、外稃特徵。經由種子外觀形狀、大小、特徵比對,辨識此次出土之樣本中有禾本科的栽培稻(Oryza sativa Linn.)和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ois.)的種子,豆科的豇豆屬種子、酢漿草種子、杜英科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和楝科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的核果。共計6種可辨識種子,另有3種不明種實遺留。

碳化稻米共檢出48顆,長5.1mm,寬2.5mm,厚1.9mm,10粒重0.13公克。米粒長寬比介於1.6~2.3之間,短圓形,屬於稉稻(Oryza sativa japonica)的可能性高。小穗軸的殘件也屬於稉稻型的微凹小圓點狀,這樣的結果,和過去在惠來遺址番仔園文化層獲得的炭化稻米鑑定結果一樣,都是稉稻類型為主。

碳化稻的穎殼
碳化稻的穎殼

碳化粟,籽粒小而圓,大小約1.3mm,胚乳部呈深V型,從極少數仍帶有穎殼特徵的穎果來看,保有兩側的護穎和內桴,內桴表面紋路為皺縮的斑紋狀排列小點構成,和現生粟的穎果類似。

碳化粟穀粒和穎殼
碳化粟穀粒和穎殼
2012年在烏來採集的泰雅族小米
2012年在烏來採集的泰雅族小米

另外,豇豆屬種子,12顆,長7.0mm,寬4.5mm,厚3.6mm,由兩片子葉構成,形狀偏扁,外觀橢圓形或腎形,種臍處微凹,多數種子都已經對半分開。極少數側面殘留細長橢圓形狀的種臍,位置偏中。此外也檢視出形狀長橢圓形,兩端尖,有3條腹縫溝,表皮上有網狀溝紋的杜英核果,以及外表有5~6道縱稜,縫合線明顯,表皮無明顯紋路的苦楝核果,後者也是這次出土植物種子中數量偏多者。

碳化豇豆屬種子的種臍
碳化豇豆屬種子的種臍

史前人生活環境的復原,從考古遺址土壤中抽絲剝繭

考古學家的植物研究,興趣在於史前人的植物利用、飲食生活和生活環境的復原。透過採集考古遺址土壤,並進行浮選,是一個簡單卻需要細緻操作的工作,但是帶來的驚喜卻往往令人耳目一新。植物種子鑑定的基礎,雖是參考植物學而來,但是植物遺留保存的特徵有限,限制了諸多鑑定的可能性,卻也是植物考古學最大的挑戰與樂趣。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南勢坑 II 遺址搶救發掘成果

考古生態遺留標本的保存與管理

鑑古知今!你從歷史走來,回頭一望已數十年載!從老圖像和考古文物看環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