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文刊載的科普文摘精選包括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人類學及天文和氣象等等,是以科學性、生活性、趣味性等特色,為青年朋友架起滿足求知慾的橋樑,為科普愛好者揚起知識海的風帆。

大家一起「凍」起來!臺灣的製果凍植物,好吃喔!


有些植物因果實、種子或葉子富含多醣膠質和果膠,經過人為搓洗將前述物質溶出後,不須添加明膠或洋菜,或僅加上草木灰水的上層澄清液或碳酸鈣溶液強化其凝固的效果,由此可製成果凍狀的食品。

地球生物的老前輩!針葉識千秋,印證了中生代至今的環境


松柏類的裸子植物常被泛稱為「針葉樹」,意指葉形像針狀的樹。這類植物的起源歷經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至今,應驗著環境變遷,從蘇鐵像蕨類的葉型演變到松、杉、柏的扁條葉、線形葉、針葉等。

消失的古生物!由三葉蟲眼睛構造的研究,支持其親緣歸屬是有顎類的姊妹群


三葉蟲是一群已滅絕的節肢動物。牠們出現於寒武紀初期,消失於二疊紀末的大滅絕事件。近年對三葉蟲眼睛的研究,發現水晶體下方獨立的晶錐構件,而獨立的晶錐是有顎類的獨有衍徵,支持了三葉蟲與有顎類是姊妹群的觀點。

森林火災遍傳全球,浴火重生後的真菌,展現旺盛的生命力!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世界各地頻傳森林大火,災難性的大火對真菌的生態又會造成什麼影響?親火性真菌常出現在火燒過的地方,而不只大型真菌會受到大火威脅,植物內生真菌和菌根菌等都會受到森林火災的影響。

清水.中社遺址出土人骨!考古隊妙手回春斷前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的考古隊,於2019年在臺中市清水.中社遺址南社地點進行發掘,挖出大量的史前遺物,出土了42具墓葬。這批人骨的保存情況一般較好,但不少骨骸仍需要進行整修,包括用膠黏合與用蠟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