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鍾文寧提供
考古隊利用 3D 掃描數位建模技術,忠實、客觀,快速地將史前墓葬的人骨葬姿記錄。比起過去將整具包模取回,節省了儲存空間,也避免長期管理維護的隱憂。未來在應用和研究上,更加便利、有效益。
3D 掃描技術在臺灣考古界的應用與挑戰
在臺灣,大範圍考古遺址的發掘幾乎都是因工程搶救而發生,相較於金錢在一場場發掘行動中被奢侈的投入,而充足的發掘時間卻是奢侈的想望。面對現況,考古學家不得不處心積慮應用許多新的影像技術,來縮短發掘資料建檔紀錄的時間, 3D 掃描科技的應用,就是其一。 3D 掃描技術過去的應用主要在工業上,近年在臺灣文化界也已經很普遍被認識與討論。博物館界開始有系統地將珍貴文物進行掃描,以期讓文物影像能夠更精細、鮮活的被記錄下來,進而讓民眾能夠透過更真實的視覺感受,親近這些無法在一般狀況下被觸碰的文物。另一方面,精準尺寸的文物掃描,對於文物修復的工作,也有助益;能藉此重建出缺損部位影像,進一步透過 3D 列印技術,列印出所需的修補部分以進行復原。
考古學界對 3D 掃描技術的應用,以本館而言早在 2002 年即開始,由何傳坤博士引進以復原考古文物和考古遺址。然而,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設備升級的速度越來越快,在經費與空間條件的限制之下,與其選購使用的設備,不如購買更新的技術與服務,才是更有效益的做法。許多 3D 掃描設備廠商因應這樣的商機,開始提供技術服務和學術機構合作。於此受惠的,特別是承接短期調查計畫的考古工作隊。
史前墓葬 3D 掃描的優勢
考古遺址出土的現象當中,「墓葬」是包含豐富史前人群文化訊息的珍貴材料。除了人骨本身的各種體質特徵,還有埋葬時的人體姿勢、埋葬的方式、埋葬器具、陪葬品等等,無一不是透露著當時人群文化深層的生死觀,甚至是現世價值觀的反射。也因此一具墓葬的出土,往往讓考古團隊殫精竭慮地希望能鉅細靡遺記錄下最忠實、客觀的資料。針對出土墓葬的考古紀錄標準程序,包括拍照、測量、繪圖與描述紀錄,進而進行空拍,記錄下墓葬和周邊現象的相對位置等。最後為了保存下特殊的葬姿,可能將整具墓葬連帶土臺進行包裝、切割,帶回博物館整理、保存。
整具包裝起來的墓葬,在保存上十分不容易,首先遭遇的問題就是儲存空間。一具 150 – 170 公分長的人骨墓葬,一次發掘出土 20 具,就能佔據典藏庫房的一大區典藏櫃,相對壓縮了其他標本的蒐藏空間。另一個問題是,在於研究使用上,人骨直接用矽膠包裝模承托,由於無法拆除下來,骨骼上的體質特徵便無法進一步的觀察與測量;再者,對於骨骼本身的長期保存上,也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又要能將墓葬的葬姿永久保存、記錄下來, 3D 數位建模成了我們的第一選擇。
現場工作的挑戰
今年初開始在清水區銀聯二村附近進行的發掘調查,陸續出土了數具距今 1600 年前的番仔園文化人墓葬。除了成年人,這裡發現的幼兒、兒童墓葬也很具特色。由於今年從 6 月開始,臺中持續大雨、暴雨的天氣,造成發掘現場地下水位升高,探坑積水難退。面對這樣不穩定的發掘環境,考古隊要用最快的速度,將現場標本的脈絡資料記錄下來,成了很大的挑戰。為了更快、更好的紀錄現場出土墓葬的葬姿,以利後續能儘快收存、移置人骨標本,因此直接在遺址現場進行 3D 數位掃描。然而在遺址現場進行掃描的工作,除了要顧慮到儀器的安全性、穩固性,還有光線的均勻度,由於掃描精度達 0.016 – 0.056 mm ,因此如何讓儀器穩固的架設在已經浸水濕軟的土地上,著實讓大家傷透了腦筋。另外,在開放的室外空間,如何讓光線均勻,也在考古隊員們七手八腳地搭起了簡易的遮光棚之後獲得解決。
這次原本也嘗試了對墓葬的正面與背面分別進行掃描,希望能在影像拼合後獲得一個完整的人骨葬姿數位模型。但我們在發掘現場進行了墓葬正面掃描之後,將墓葬切割、包裝運回館內先做完背面整理,再次進行掃描。結果,最終技術人員通知我們,正、背兩面的數位資料確定無法拼合,也就是說,經切割、搬運後的墓葬人骨確實會產生位移,這也顯示了現場即時紀錄的重要性。
過去為了要將人骨墓葬或灰坑、貝塚等現象保存記錄下來,勢必要在現場直接對考古現象的土壤進行固化、包膜或翻模的處理,使用的材料、藥劑對於人體不可說是沒有傷害,再者,膠固在硬化矽膠材料上的文物標本,也無法被取下研究,做成的現象標本體積和重量仍都十分可觀。儘管這類標本展示上比起照片,更具視覺及觸覺的感動力,長期的保存與維護管理上,卻也是一大負擔。
3D 數位模型與影像資料典藏管理
3D 掃描數位建模已經成為現代科學調查的另一種利器,特別是能夠快速的獲得細緻的新型態影像資料這一點,對於有處理時效需求的現場調查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助益。然而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思考的是,這些新類型影像資料的典藏與管理問題。 3D 數位模型的應用,不管是展示或文創都已經被多方討論,但是對於後端資料的永續管理,似乎還沒有一個完善或深入的規劃。 3D 數位模型檔案很大,類型也不同於以往,未來,博物館的文物標本產生這些數位模型之後,該如何納入典藏系統內管理,如何收存、提取使用?相關的管理規範,都是新一代典藏系統所必須面對的問題,值得博物館各界深思。
延伸閱讀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