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痕陶片中的史前稻米,稀有現身彰化縣牛埔遺址!


圖 / 李作婷提供 

2018年發掘的牛埔遺址考古標本當中,偶然地發現了兩件印有稻米印痕的陶片。稻米印痕資料可以提供研究史前人植物利用的參考資料,對於不容易保存植物性遺留的考古遺址,印痕陶片的發現,帶領我們一窺史前植物的樣貌。

新發現!牛埔遺址陶片上的完整稻米印痕

牛埔遺址位在彰化市西側外快官,八卦臺地東北邊緣緩坡上,北面烏溪,東臨貓羅溪;1992年由趙金勇、鍾亦興調查所發現。是彰化縣內第一個縣指定等級的考古遺址。遺址歷經了多次調查,確認了該處至少有兩個時期的文化層,包括以繩紋紅陶為主的牛罵頭文化層,距今約4000多年前,以及以灰黑陶為主,素面紅陶為輔的營埔文化層,距今3500-1700年前。1996年到2014年的調查當中,比較特殊的發現包括,曾出土過大面積分布的石列結構物,和採集到許多玉廢料等。而筆者2018年的調查當中,儘管當地原地形較之2014年已被改變更多,仍在西側棒球場當中的連續探坑,發掘到一條渠道,其中堆積了許多陶器殘件,也發現到牛罵頭文化典型文物-玉梳型玉器。該次發掘出土的遺物,在調查案完成後,帶回館內的大量考古標本,持續整理、研究至今,仍不時有許多新的發現。包括浮選土壤,得到許多碳化種子,以及本次要披露的新發現,殘留在陶片上的完整稻米印痕。

本館承接的考古調查案,在完成現場調查、提交發掘報告之後,都要面對後續整理大量考古標本的長期工作,許多的新研究資料,往往都是在標本整理過程中誕生。2019年暑假,協助測繪牛埔遺址陶器標本的清華大學一年級新生拉娃悠蘭,在繪圖前發現兩件陶器口緣上,有奇怪的小凹洞。拿來給筆者一看之下,竟是難得一見的「稻印痕」!

圖1. 陶片上的印痕
陶片上的印痕

追尋,近年陶片植物印痕調查,曾乏人問津

稻米印痕,是史前人在製作陶器時,偶然間將周遭的稻米沾黏在陶器上,之後燒製陶器的過程中,稻米燒光了,陶器燒硬成型後,就將殘留凹洞狀稻穀穎果的外形完整保留下來。另外也有時候是史前人有意識地在製作過程中,將稻殼摻入陶土中,或是使用稻葉、稻穗殘枝當燃料等行為所造成,只是這種狀況下殘留的稻殼印痕,比較多是殘破的。在90年代以前,極少數陶片上稻米印痕的發現,曾振奮且填補了自日治時期以來臺灣考古學上植物研究的空白。例如1964年宋文薰在營埔遺址出土陶片上發現的稻印痕(宋文薰,1980),1983年李光周曾報導墾丁遺址出土了稻印痕及豆印痕陶片(Li, 1983),1992年臧振華發掘的澎湖赤崁和鎖港遺址出土的稻印痕陶片(Tsang, 1992)等。這些珍稀的標本,在沒有發現其他植物性遺留的狀況下,成為當時推測臺灣史前稻作農業發展的重要資料。

只是,對陶片印痕的關注,自從2001年以來,已鮮少被提及。除了因為這類考古標本原本就很稀少之外,最主要是由於2001年以後,臺灣各處工程考古的遺址現場,透過大量的土壤篩洗,一時之間,包括稻米、小米等各種碳化植物種實的發現遽增,瞬間豐富了臺灣植物考古的研究。而相對上,必須藉由觀察大量陶片,找出其中殘留植物印痕的調查方式,也就乏人問津了。

然而,並非每個考古遺址都能有很好的植物遺留保存條件,仍然有很多遺址從未發現過碳化植物遺留;也因此,印痕陶片的研究仍能提供必要的資訊。特別是印痕陶片本身的陶器類型,能間接說明該印痕來源植物存在的相對年代;而印痕的型態,對於了解來源植物種類,也比碳化種子,具有更多外表特徵可供鑑定等優勢。這也就是,牛埔遺址發現的這兩件印痕陶片,如此令人驚艷的主因。

探究,矽膠灌注製模,成功翻製稻印痕全貌

這次發現的兩件印痕陶片,一件是橘紅色夾砂陶,一件是黑色陶,兩件都屬於營埔文化晚期。紅色陶片上的印痕較深,且印痕兩頭都深入陶片中,無法看清全貌,在實體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印痕當中有白色殘留物,懷疑是稻殼殘片。透過TORI顯微鏡拍攝,可以清楚看到,白色殘留物疑似是穎殼組織的殘留。用毛筆將殘留物抹出,放上玻片、滴水後在偏光顯微鏡下觀察,果然看到許多雙峰乳突狀矽酸體,由此確認這些白色殘留物是矽化的稻屬穎殼。

圖2. 印痕當中的白色殘留物
印痕當中的白色殘留物
圖3. 殘留物中解析出的雙峰狀矽酸體
殘留物中解析出的雙峰狀矽酸體

為了瞭解這個稻印痕的全貌,筆者採用矽膠灌注,來製作模型,成功的將隱藏的印痕,完整的翻製出來!使用矽膠翻製考古標本上的細微痕跡,首先要注意的是,減少翻模材料對標本造成傷害。這次用的矽膠,正是經由日本考古學界常年經驗所開發選用的套件。日本學界在20世紀初,就開始關注陶器上殘留的手指印痕、植物印痕研究。提出以矽膠取代最早使用的石膏,其理由除了減少對標本本身的傷害之外,還包括矽膠的流動性可以更完整的捕捉到微細的痕跡,以及硬化後矽膠仍保有彈性,方便有深度的印痕脫模(丑野、田川,1991)。而本次標本上的印痕,正需要這樣的特性。

圖4. 稻榖印痕的矽膠模型
稻榖印痕的矽膠模型

從印痕中翻模出來的矽膠稻榖,如果透過電子顯微鏡的觀察,不但可看見整顆栩栩如生的史前稻米,穎果表皮如網格狀的紋路、突起的穎脈,以及栽培稻穗軸的特徵都能清楚呈現。模型化之後的矽膠稻榖保存容易,也方便多人檢驗,對於教育、展示都更具便利性,也可避免珍稀的印痕陶片標本本身受到破壞。當然在現今,類似的觀察手法,或許透過電腦斷層掃描重建3D影像也能實現。然而不論研究設備如何更新,重要的是保持觀察細微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熱情,看似無奇的標本也能有大發現。

圖5. 中國上馬石遺址稻印痕矽膠模型電顯照(李作婷,2015)
中國上馬石遺址稻印痕矽膠模型電顯照(李作婷,2015)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再訪八仙洞考古遺址

古代疾病的新探索:從DNA檢驗看史前傳染病的起源和傳播

考古動態最前線!大肚營埔遺址搶救發掘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