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村遺址的史前墓葬


本次發掘的探坑與墓葬分布圖。(圖/劉克竑)

2021 年 – 2023 年科博館考古隊搶救發掘龍泉村遺址,共發掘 124 個 2 m × 2 m 的探坑,共挖到 6 具墓葬,其中有 2 具俯身葬、 3 具仰身葬,及 1 具無法判斷葬姿的幼兒,應該都屬於番仔園文化人,由密集排列的柱洞,判斷當初可能都葬在家屋旁邊。

龍泉村遺址

龍泉村遺址位於臺中市龍井區,地表遺物分布在龍目井通往水裡社的「水裡社路」兩旁,遺址範圍大概有 950 m × 550 m,面積約 400,000 ㎡。由於水裡社路北側是龍井區第四公墓,所以遺址已受到嚴重破壞。龍泉村遺址是何傳坤先生於 1972 年在濁大計畫下調查發現,當時依慣例以地名「龍泉村」命名,但在臺中縣市合併之後,「龍泉村」已改名為「龍泉里」,而遺址仍沿用原名。

龍泉村遺址的分布範圍與本案基地位置。(圖/劉克竑)
龍泉村遺址的分布範圍與本案基地位置。(圖/劉克竑)

1973 年的試掘

1973 年 11 月,同在濁大計畫下,孫寶鋼先生試掘龍泉村遺址。試掘的地點在現在龍泉岩清水祖師廟東邊,沿著龍目井巷往上的大肚丘陵西側緩坡,位在龍泉村遺址的西南角。孫寶鋼先生在陳姓家族一棟平房的後院空地上開挖 P1 探坑,長寬為 2.5 m× 1.5 m,深 160 cm,可惜這附近的地層都已經被擾亂了,比較重要的標本只有 2 件打製石鋤殘件。 P2 探坑位在龍目井巷南側一塊停耕的空地上,由於路旁樹根下土壤中有明顯的貝殼層,所以選在這裡開挖,探坑大小與 P1 相同,深 180 cm,可分為上、下兩個史前文化層。上文化層的遺物以灰黑色夾砂陶與泥質陶為主,有磨製石刀、石鎚、石片、石核等石器,還有骨鏃、多量的貝殼與獸骨;下文化層的遺物主要是橙色夾砂陶,紋飾以繩紋為主,也有橙色灰胎陶。孫寶鋼先生根據陶片的特徵與碳十四年代的測定結果,判斷上文化層屬於番仔園文化(距今 1600 – 400 年),下文化層屬於牛罵頭文化(距今 4500 – 3500 年)。

本案基地2021年初的Google地圖及1973年的探坑位置。(圖/劉克竑)
本案基地 2021 年初的 Google 地圖及 1973 年的探坑位置。(圖/劉克竑)

由於在修整 P2 探坑 L4 的南面界牆時,意外發現人類的頭骨,因此在 P2 的西南角開挖拓坑,挖出一具俯身葬,骨頭多已腐朽,頭向為北偏東 65° ,臉部朝下,雙腿與軀幹平直,二腳併攏,二肘彎曲,兩手置於臀部。孫寶鋼先生因為這人的骨盆較小,判斷應屬男性;又因為這人沒有拔牙的跡象,牙齒卻嚴重磨損,所以判斷年齡應該超過 50 歲。從埋藏的地層與葬姿判斷,屬於番仔園文化人。

1973年龍泉村遺址出土的俯身葬圖 (取材自孫寶鋼 1977 插圖8)
1973 年龍泉村遺址出土的俯身葬。 (圖/取材自孫寶鋼 1977 插圖8)

科博館 2021 – 2023 年的發掘

自從孫寶鋼先生試掘龍泉村遺址之後,雖然偶而有考古學者來這裡地表調查,卻一直沒有進行過考古發掘。直到 2021 年,有建設公司買下陳姓家族的土地,拆除地上的多棟平房,預備在這裡興建樓房,被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的考古巡查員例行巡查時,看見施工單位正在大規模整地。由於這塊地位在龍泉村遺址範圍內,有開發行為前,應依據「考古遺址監管保護辦法」,邀請考古學者專家進行遺址價值及內涵調查評估,要求建設公司暫停施工。因此業者委託筆者對這塊基地進行考古調查。

本案基地的總面積為 5562 ㎡ ,土地略呈三角形,原來是斜坡,地勢東高西低,高差約 4 m ,北側也高於南側。陳姓家族已經在這裡住了一百多年,逐漸把高處的土挖下來填到低處,把斜坡變成平臺,再蓋上許多房屋。根據試掘的結果可知,基地內原來地勢比較高的東側與北側,文化層都被剷除了,中央地帶又受到房屋嚴重破壞,最後只剩下基地的西南角,原來地勢最低的聯外道路與外埕一帶值得發掘。

科博館的考古隊從 2021 年 9 月進場試掘,直到 2023 年 2 月才結束發掘,一共進行了 5 個階段的考古發掘工作,逐步找出還保留史前文化層的區域,一共發掘了 124 個 2 m × 2 m 的探坑,挖出許多石器、陶片、貝殼與獸骨,並發現許多遺跡現象,因篇幅有限,以後再說,本文只敘述這次挖到的史前墓葬。

本次發掘的探坑與墓葬分布圖。(圖/劉克竑)
本次發掘的探坑與墓葬分布圖。(圖/劉克竑)

墓葬

本計畫一共挖到 6 具墓葬,還有幾塊零星的人骨,其中有 2 具俯身葬、 3 具仰身葬,以及 1 具無法判斷葬姿的幼兒。判斷性別主要根據骨盆坐骨大切跡開口及恥骨的下凹角度,也可依據頭骨的枕外隆突、乳突、眉骨、眶上緣等突起程度判斷。個體的死亡年齡,可以根據牙齒生長與磨損情形、顱骨骨縫閉合程度,以及恥骨聯合面的崎嶇程度等綜合判斷。

第 1 號墓葬(M1)

M1 出土於 P53 探坑,這裡是本案基地地勢最低的地方,挖到 L19 時發現人骨,壙穴底部已接近礫石層表面。葬姿為仰身直肢,頭向為北偏東 30˚,臉朝右側,左腿疊壓在右腿上,右手置於身側,左手放在小腹上。骨骸保存情況不佳,許多骨頭缺失,以手骨與腳骨缺失最多,頭骨的保存情況也不佳。初步判斷是男性,年齡約在 30 – 35 歲之間。

墓葬M1,仰身葬。(圖/劉克竑)
墓葬 M1 ,仰身葬。(圖/劉克竑)

第 2 號墓葬(M2)

M2 出土於 P72 、 P73 探坑 L13 ,埋葬時壙穴稍微挖進礫石層中。葬姿為俯身直肢,脊柱方向為北偏東 26˚,由於壙穴既短又窄,所以頭部被迫往左偏,臉朝下,軀幹左側低右側高,左手放在腹部下方,右手放在背後,雙腿併攏伸直。人骨全長 170 cm ,從頭頂到腳跟約 160 cm。骨質脆弱易碎,肋骨大部分缺失,而頭骨、左右臂骨與雙腿保存較好。初步判定是女性,年齡約在 27 – 33 歲之間。

墓葬M2,俯身葬。(圖/劉克竑)
墓葬 M2 ,俯身葬。(圖/劉克竑)

第 3 號墓葬(M3)

M3 出土於 P48 、 P84 探坑 L19 ,埋葬時壙穴挖進礫石層約 30 cm 。葬姿為仰身直肢,軀幹方向為北偏東 15˚,雙手交疊於胸前。由於壙穴挖得不夠長,埋葬時頸部受壓曲折,使頭部與軀幹近乎垂直相交,而臉又不自然地朝左,脊椎也錯位彎曲。因為雙腳與脛骨、腓骨末端的位置較高,造成這些部位缺失,而其他骨骼保存較好。初步判斷是女性,年齡約在 25 – 30 歲之間。

墓葬M3,仰身葬。(圖/劉克竑)
墓葬 M3 ,仰身葬。(圖/劉克竑)

第 4 號墓葬(M4)

M4 出土於 P75 、 P76 探坑 L19 ,鄰近 M2 的西南側,埋葬時壙穴挖進礫石層約 30 cm 。葬姿為仰身直肢,頭向為北偏東 40˚ ,臉朝左,左臂位於身側,右臂壓在左臂上,右腿也疊壓在左腿上,從頭頂到腳跟的長度約 160 cm 。人骨保存狀態相當好,初步判定是男性,年齡約在 30 – 35 歲之間。

墓葬M4,仰身葬。(圖/劉克竑)
墓葬 M4 ,仰身葬。(圖/劉克竑)

第 5 號墓葬(M5)

M5 出土於 P99 探坑 L11 ,埋得很淺,深度只在文化層上緣。因離地表很近,受到近代居民擾動,壙穴範圍不明顯,人骨保存狀況很差,骨質脆弱,包括骨盆、脊椎、手骨、腳骨、頭骨等骨骸都已缺失,可能是被陳家人挖到處理掉了。從股骨確認 M5 的葬姿為俯身直肢,頭向為北偏東 35˚ ,雙手置於背後,由於骨盆與頭骨缺失,性別目前還無法確定;從下頜的牙齒磨損情況判斷,年齡可能在 30 – 40 歲之間。

M5,俯身葬。(圖/劉克竑)
M5 ,俯身葬。(圖/劉克竑)

第 6 號墓葬(M6)

M6 是幼兒骨骸,出土在 P115 的西北角,正位於灰坑 F10 旁邊。最早發現破碎的頭骨,然後又發現上下頜、三根細小的肋骨、散落的乳齒與一些小碎骨。從門齒與犬齒已經長出,而臼齒仍藏在牙床內,判斷年齡約在 1 – 2 歲之間。

小結

這次挖到的 6 具墓葬,除了 M6 無法確認葬姿之外,其他的 5 具人骨,無論仰身還是俯身,腿部都伸直,頭部都朝向東北方,沒有使用葬具也沒有陪葬品,與 1973 年孫寶鋼先生發掘的墓葬大致相同。從這些墓葬與史前文化層的關係判斷,應該都屬於番仔園文化人。由於過去出土番仔園文化的墓葬,大部分是俯身葬,只有一小部分是仰身葬,少數幼兒是屈肢葬,而本次發掘出土的墓葬,卻有 2 具俯身葬和 3 具仰身葬,與過去的經驗不完全符合,判斷可能是因樣本數量不足產生的統計偏差,只能期待日後的發掘來確認。在 M2 、 M3 、 M4 圍繞的區域內,有密集排列的柱洞,都挖進礫石層中,應是古代干欄式房屋的遺跡,所以這些人當初可能都葬在家屋旁邊。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沒有Google大神怎麼辦?考古測繪之石器繪圖,需要鉅細靡遺的細心觀察!

千年大餐-探究惠來遺址動植物遺留

「山林裡的南島語族」-陳有貝教授開創性地書寫台灣史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