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高遺址與鹿港第一公墓遺址初探鐵器時代晚期中部地區的開發


圖/屈慧麗提供

知高遺址紅褐泥質陶罐

臺中南屯知高遺址的年代與大肚臺地的南勢坑遺址相當,屬於鐵器時代晚期。知高遺址出現灰坑、火塘等現象。鹿港第一公墓鄰近可能為馬芝遴社的菜園角遺址,日前弘光大學考古監看團隊亦發現番仔園文化晚期陶片,近年更多考古挖掘資料正逐漸披露。

中部史前文化演變:從大坌坑到漢人文化的歷史軌跡

中部地區從 5,000 年前到數百年前,歷經大坌坑(距今約 4800 – 3800 年前)、牛罵頭(3800 – 3000 年前)、營埔(3000 – 1600 年前)、番仔園(1600 – 400 年前)及漢人文化。漢人來之前的番仔園文化已進入鐵器時代,分布範圍包括大肚臺地西側緩坡、臺中盆地,往南延伸至八卦臺地,北至苗栗縣南部海岸丘陵。番仔園文化分為早期的番仔園類型和晚期的鹿寮類型,代表遺址包括大甲區番仔園、外埔區麻頭路、清水區清水中社、沙鹿區鹿寮遺址、南勢坑遺址、龍井區山腳、龍泉村、南屯區山仔腳、知高遺址、西屯區惠來遺址上層等,年代距今約 1,600 至 400 年之前。

圖1. 中部地區遺址
中部地區遺址。

臺中知高遺址出現灰坑、火塘等現象,年代與南屯山仔腳、番婆庒遺址相當,屬於鐵器時代晚期。惠來遺址、頭家厝遺址、麻糍埔遺址是分別位居臺中平原西、北及南側的番仔園文化大聚落,然各區出現的文化相及遺物不盡相同,顯示當時居住各區族群間的互動關係與小環境的多樣性。特別是進入了鐵器時代之後,番仔園的燒陶技術進步,貿易網絡更發達;也證實了從 1,600 年前一直持續到數百年前的中部區域,史前居民之開發史扮演重要的角色。

知高與鹿港第一公墓遺址

知高遺址位在臺中市南屯區寶山里,範圍在忠勇路以西,大肚臺地東側緩坡水田區域。筏子溪西側地勢呈西高東低,北側為支流知高圳,遺址於 2003 年由鄒騰露先生發現,現狀主要為耕作地及鐵皮工廠, 2007 年 3 月因為工廠施作地基時露出陶片,本館考古團隊在與文化局及地主溝通後,於寶山段 1141 號之西北側進行 3 個 2 × 2 公尺探坑試掘。

圖2. 知高遺址試掘位置
知高遺址試掘位置。

地表海拔高度約 74.5 公尺,文化層的土色為暗褐、紅褐壤土,土質鬆軟,略含砂質土,探坑東北側於 L5 底進入文化層,堆積厚度約為 45 〜 100 公分之間,柱洞分別出現於 P1 L10、 P3 L11 處。略呈圓形、直徑約為 15 公分,洞內土色暗褐,壤土中偶有炭屑與周遭紅褐色土有所區別。火塘位於 P1 東牆處,現象上口始於 L7,南北長約 1.4 公尺,東西寬約 1.6 公尺,由十數顆徑約 10 〜 15 公分的礫石呈不規則堆聚。土質硬實略具黏性,土層中夾雜炭、紅燒土,且其間出土大件陶容器殘片,質地厚實、口徑較大且陶容器表面帶有煙炱(ㄊㄞˊ)。文化層厚約 80 公分,於 L15 〜 L16 轉為礫石層。

遺物大部分為陶容器殘件,包含陶罐、陶甑、圈足、陶缽、陶紡輪、碗形陶蓋等,以灰黑、紅褐泥質陶為主,其厚度可達 10 〜 15 公釐,口徑亦大。石質遺物包含石鎚、砥石、砍砸器、石片器、打製石鋤、石核等。生態遺留包含炭、獸骨、炭化稻米、圓果青剛櫟、苦楝等,另外有管狀琉璃、梭狀瑪瑙等遺物。

知高遺址紅褐泥質陶罐
知高遺址紅褐泥質陶罐。

知高遺址碳十四定年分別為 770 ± 40 B.P. 、 570 ± 30 B.P. 、 540 ± 30 B.P.,其校正年代顯示是距今 520 至 740 年前的聚落。而南屯區山仔腳、大慶車站、麻糍埔遺址上層、番婆庄遺址的碳十四年代測定,也是生活在距今約 500 到 800 年間的居民,其陶片紋飾以拍印條紋為主,另見拍印魚骨紋,其中一些陶器製作方式與彰化福田里遺址上層文化相似,顯然番仔園文化影響遠達八卦臺地。

彰化縣鹿港第一公墓鄰近菜園角遺址,其碳十四的年代約距今 700 ~ 300 年前後,相當於史前時代最晚階段到歷史時期初期。學者認為可能為巴布薩族馬芝遴社所在,馬芝遴社與東螺社、二林社、眉裡社、半線社、柴仔坑社、阿束社、西螺社都在彰化平原。日前弘光大學廖倫光老師團隊於鹿港第一公墓監看發現番仔園文化晚期的陶片,其中一片泥質灰陶罐口弦紋與盛清沂先生於新北市大坌坑遺址上層採集的相似。

鹿港第一公墓
鹿港第一公墓。
西螺社熟番(清謝遂職貢圖)
西螺社熟番(清謝遂職貢圖)
圖6. 鹿港公墓地表的番仔園文化晚期陶片
鹿港公墓地表的番仔園文化晚期陶片。
盛清沂先生於大坌坑遺址上層採集的陶片
盛清沂先生於大坌坑遺址上層採集的陶片。(圖/取材自劉益昌等十三行博物館館藏後續研究—考古標本登錄暨分析計畫期末報告,2009)

中部番仔園文化內涵研究

番仔園文化早期番仔園類型是以距今 1600 年前大肚臺地西麓番仔園、龍泉村、山腳、清水.中社下層為代表,陶器多以灰黑櫛劃紋陶為特色。但在距今 800 年前以降,紅褐陶的比例增加,櫛劃紋飾逐漸減少甚至消失,晚期以鹿寮遺址鹿寮類型刻劃紋飾為代表。有趣的是南屯知高遺址陶器是另一類型。而彰化平原的菜園角遺址出現陶器刻劃紋飾,郭素秋博士認為其陶器類型包括番仔園晚期的鹿寮類型與雲林嘉義北側的貓兒干文化共存。若以番仔園文化晚期為大肚王跨部的落勢力範圍,意味著史前末期大肚王的勢力影響遠至馬芝遴社一帶。

從目前已知 17 世紀的文獻材料與相關研究得知,學者認為當時臺灣西部平原地區最受荷蘭人矚目的地域政治勢力,為以大肚王為首的跨部落、跨語言群組織,其主要分布範圍沿大肚溪與貓羅溪流域。此跨部落體系曾往北延伸至大安、大甲溪口,將牛罵、沙轆等納入,往南延至八卦臺地南緣的大武郡。

因此番仔園文化晚期的遺址主要分布在大甲臺地、清水平原、臺中平原、彰化平原北半部,甚至影響至濁水溪南岸的林內.坪頂遺址。而鹿港菜園角遺址群,包括粿店仔、社尾I、社尾II、鹿港第一公墓,均發現番仔園文化晚期和貓兒干文化的器物同時伴出的情形。

菜園角遺址發現俯身葬,十三行遺址亦出土一具雙手反折至背部俯身葬,顯然番仔園文化與北部十三行文化亦有接觸。近年更多考古挖掘資料正逐漸披露,未來得以對北部、臺中及南部文化進行更詳細比較研究,透過考古學發掘的成果,可進一步探討臺灣不同族群接觸的歷史與過程。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古代疾病的新探索:從DNA檢驗看史前傳染病的起源和傳播

搶救!搶救!透過挖掘,史前人讓我們明白些什麼?清水.中社遺址的考古遺物現身說法!

古人崇拜鳥圖騰,番仔園文化層的鳥形罐,似飛鳥依人,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