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八仙洞考古遺址


科博館「古代人說故事」中八仙洞不同高度示意圖(圖/屈慧麗、八仙洞考古團隊)

八仙洞考古遺址,因獲碳十四年代證據支持,最早約近 3 萬年是迄今所知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史前文化遺留,它跨越整個史前史,自舊石器、新石器再到金屬器時代歷史,是最悠久的考古遺址, 2006 年政府正式指定八仙洞考古遺址為國定考古遺址。

國定考古遺址

八仙洞考古遺址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水母丁溪南岸的火山角礫岩隆起海崖上,當地阿美族人稱之為 Loham , 1968 年宋文薰老師與地質學家林朝棨共組考古隊,發現臺灣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當時李濟博士依據考古學命名通則以「長濱」為名,稱為長濱文化。2009 年臧振華、陳文山、李匡悌後續調查 30 處洞穴、 6 處岩蔭及 5 處開放平臺,發現多處有史前文化遺留並保存原始地層堆積。經歷次的考古挖掘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角器等遺存,確認有年代距今 30000-15000 年舊石器時代、 6000-5000 年的「先陶時期」、 3500-2000 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麒麟文化、及 1000 年內金屬器時代靜浦文化等多層文化遺留。

八仙洞遺址因許多碳十四年代證據支持,最早近 3 萬年是迄今所知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史前文化遺留,同時也是跨越整個史前史,自舊石器、新石器再到金屬器時代歷史最悠久之考古遺址, 2006 年被政府指定為國定考古遺址。

八仙洞是位於臺東縣長濱鄉的國定考古遺址。(圖/屈慧麗、八仙洞考古團隊)
八仙洞是位於臺東縣長濱鄉的國定考古遺址。(圖/屈慧麗、八仙洞考古團隊)

八仙洞位在海岸山脈之東面臨太平洋,是約在 2 千萬年前火山從海底爆發所形成,後來逐漸冒出海面,由於更新世的冰河消長及地殼運動造成間歇性的上升。在此過程中當兩者處於平衡狀態時,海岸線之位置可以有較長時間之穩定。此時海浪可在火山角礫岩海崖岩壁上侵蝕出海拔 20至 130 公尺不等的洞穴,有關洞穴高度及形成年代可參考,其中藍色線為古海水面高度(抬升速率R=0mm/yr),由潮音洞碳十四年代距今 6410-5430 年間與永安洞之年代距今 19300±70 yrBP,推測 2 萬年前抬升速率 R=9.4mm/yr (紫色線)及 6410-5430 年間的抬升速率 R=6.9mm/yr(綠色線)。

八仙洞洞穴可能形成年代。(圖/陳文山等2011,P154插圖61)
八仙洞洞穴可能形成年代。(圖/陳文山,2011)

對比之下,八仙洞遺址目前出現舊石器時代文化堆積洞穴及岩蔭的海拔高度,最低者為海雷洞的 72.7 公尺,最高者為無名洞十一的 197.7 公尺,其中海拔 128 公尺的崑崙洞定年約 2 萬 5 千年。先陶文化出土潮音、無名洞十五及無名岩蔭四洞穴,最低者為潮音洞的海拔 40 公尺距今約 6410 〜 5430 年前,最高者為無名岩蔭四的 72.8 公尺。至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分布最低者為無名洞十六的 24.1 公尺,最高者為無名洞十一的 197.7 公尺,低於 20 公尺以下的洞穴無史前文化的遺留。由自然與文化層在八仙洞各岩丘的分布及高度,一方面顯示了洞穴形成的年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不同時代人群如何利用洞穴的方式。

科博館「古代人說故事」中八仙洞不同高度示意圖(圖/屈慧麗、八仙洞考古團隊)
科博館「古代人說故事」中八仙洞不同高度示意圖。(圖/屈慧麗、八仙洞考古團隊)

舊石器時代石器製作技術的傳統

八仙洞舊石器時代是以漁獵和採集為生的小社群為主,人口規模不大,沒有製作陶器,長濱文化主要的出土遺物是打製石器。本館因「古代人說故事」佈展向臧振華先生考古團隊借一件出土於海拔 78 公尺,碳十四年代距今 18150 ± 70 BP 無名洞四的石片器,顯示當時人用橢圓形的礫石,從側面打剝石片一面保留石皮,一側邊形成鋒利的刀刃,做為切削刮削的工具。

推測石片器的功能之一。(圖/屈慧麗、八仙洞考古團隊)
推測石片器的功能之一。(圖/屈慧麗、八仙洞考古團隊)

另一件砍砸器出土於潮辰洞,是把橢圓形的砂岩礫石,一側打出銳利的刃部,另一側邊保留原來的石皮,方便握持,可做為劈砍的工具。

推測砍砸器的製作過程。(圖/屈慧麗、八仙洞考古團隊)
推測砍砸器的製作過程。(圖/屈慧麗、八仙洞考古團隊)

與歐洲舊石器時代雙面手斧不同,長濱文化的石器傳統多以單面打剝為主,推測當時人是去海邊撿拾大小合適的石材,先以摔砸法做出大致的樣式,再以石錘敲擊、修整、製作後再使用。長濱文化的年代處於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當時大陸東南部因海平面下降而為陸地。有關長濱文化的來源,其中一假說為北方南下說,獵人追動物到達福建後經過陸橋到台灣,因此長濱文化可能由華南傳進。

另一假說為智人距今約 8 萬 5 千年前走出非洲,到亞洲大陸越南、婆羅洲、菲律賓、琉球、臺灣、日本,甚至西伯利亞等地,發現 3 萬年至 4 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並有學者認為長濱文化也有由東南亞經由海路沿海岸線北上的「東南亞起源說」,甚至小黑人居住洞穴的可能性。

科博館地質學組有距今約 45 〜 19 萬年間的澎湖原人下顎蒐藏,不禁讓人思索 45 萬與 3 萬年的長濱人如何相連,另外距今 6000 〜 5000 年的先陶文化人到底是誰? 是否為長濱文化人的後裔或是一群新的移民?他們是否當時與 5000 年已分布全臺,口說古南島語的大坌坑人相遇?台灣考古學界未來似有更多問題有待探討。

真實的八仙洞

八仙洞一直是學習臺灣考古的學子心目中之聖山,沒想到今年 9 月能再訪八仙洞。猶記得初訪是筆者大一暑假「考古系」(我們畢業時改稱為人類學系)學會安排,在宋文薰和曾振民老師帶領下,先和學長姐去花蓮參加阿美族豐年祭,再往臺東訪八仙洞,沿路跳舞唱歌,哪裡會想到地殼運動、海岸營力與造山。這次去是應文資局遺址古物組之邀,現地考察八仙洞遺址洞穴區 AR 數位科教之製作成果。長濱鄉位在花蓮到臺東之間,不論從北或南出發,因為「八仙洞」一直傳說有神仙居住,曾經香火鼎盛,參拜遊人如織,可到遊客中心喝杯咖啡尋找黑潮,再繼續觀光。

史前人群曾在八仙洞考古遺址洞穴或岩蔭中綿延生息,留下了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金屬器時代等多層的史前遺留,因此晚近漢人也因上述原因到此興修廟宇、建立神壇,進行民俗信仰的宗教祭祀活動。自 2018 年起由於進行木棧道的修復工程,故第一平臺暫停開放,現今已完成各洞穴之間木棧道的整修,開放各洞穴之現地參觀,並藉由考古遺址洞穴區 AR 數位科技展示,民眾可由疊合真實世界與虛擬資訊的擴增實境(AR)互動技術,感受複合的視覺學習效果。

遺址洞穴AR數位科技展示。(圖/屈慧麗、八仙洞考古團隊)
遺址洞穴AR數位科技展示。(圖/屈慧麗、八仙洞考古團隊)

展示內容包括不同時代之洞穴區場景、考古挖掘的過程、出土遺物介紹,再加上真實世界考古文物之資訊,以強化互動體驗。期盼八仙洞仍是聖山,遺址博物館能像廟宇,吸引更多遊客觀光,讓國人重新認識洞穴之特殊地質景觀及豐沛的人類歷史遺存,以期達到推廣考古教育與文化觀光的目標。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模仿古人造工具?教你打製石器,成為摩登原始人!

龍泉村遺址的史前墓葬

發現地底下的史前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