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劉克竑提供
南勢坑 II 遺址位於臺中市沙鹿區南勢里,經過試掘、第一次搶救發掘、第二次搶救發掘等 3 個階段,一共挖了 57 個 2 m × 2 m 的探坑。獲得的部分陶器器型特殊,非常罕見,如空心鼎足;也有些陶器罕見於臺灣西海岸,如大型橫把等。
南勢坑 II 遺址:面臨挖掘威脅的文化寶藏
南勢坑 II 遺址位於臺中市沙鹿區南勢里,大肚臺地西側坡腳處。由於臺中市政府水利局預定興建「山腳排水上游延伸段」(簡稱為南山截水溝)治理工程,準備挖掘長 1809 公尺長, 40 公尺寬的大排水溝,但預訂路線與已知的南勢坑 II 遺址重疊,因此臺中市政府水利局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臺中市南勢坑 II 遺址考古試掘計畫」。
試掘
試掘階段於 2017 年 7 月 13 日至 9 月 5 日進行田野發掘,探坑分布在沙田路以東,南山截水溝預定路線範圍內。一共挖了 25 個 2 m × 2 m 的探坑。結果主要在臺地頂端, P 16 〜 P 23 等探坑內,發現較多史前遺物。因此在 2017 年 10 月 11 日會勘,委員的主要結論為:「 P 16 ~ P 23 各坑位有出土陶片與石器,因此若工程單位排水管路線經過,則建議於探坑 P 16 ~ P 23 間,委託考古單位研判再挖幾個探坑調查評估,以釐清後續遺址處理措施可能範圍。」
第二次發掘
第一次搶救發掘的目標,是發掘臺地頂端試掘階段出土遺物較多的區域。於 2017 年 12 月 4 日至 2018 年 1 月 26 日進行發掘,一共挖了 16 個探坑,分為兩區,每區各 8 個探坑。第一區是 P 26 至 P 33 探坑,但在發掘過程中發現,本區的地層大部分是在建造東側大墓當時,將挖掘出來的土砂堆積在大墓後方而形成的;其中的史前遺物,幾乎都是二次堆積的結果。第二區是 P 34 ~ P 41 探坑,這些探坑保存狀況比較好,出土遺物也較多。因此 2018 年 3 月 1 日的會勘,委員的主要結論為:「探坑 P 37 、 P 39 、 P 41 西側仍有文化層出現,建議再做進一步搶救。」
第三次發掘
第二次搶救發掘於 2018 年 5 月 3 日至 6 月 29 日進行,發掘區圍繞在第一次搶救的 P 34 ~ P 41 探坑周圍,大致上依探坑的內容,分為東西兩區。東區包括 P 42 ~ P 49 ,這些探坑雖然曾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壞,文化層上緣受到擾亂,但大致上仍然保有相當豐富的史前遺物,而且遺物保存狀況良好。至於西區 P 50 ~ P 57 等探坑,由於受到近代大墓的嚴重破壞,史前文化層幾乎已經完全不存。由於發掘區南側是陡坡,北側是現代大墓,東側已經到達工程的邊緣,所以 2018 年 7 月 13 日的會勘,委員們確認考古試掘及搶救發掘工作已完成。
石器
本計畫所獲得的石器共有 130 件,其中由探坑發掘出土的有 104 件,在遺址地表採集獲得 26 件,大部分石器都是在臺地頂端搶救發掘出來的。包括打製斧鋤形器 39 件、磨製斧鋤形器 7 件、錛鑿形器 11 件、矛鏃形器 12 件、石刀 23 件、石片器與石片 11 件、玉飾 6 件、磨製石棒 3 件、網墜?2件、磨製石器殘件 1 件、石鎚 10 件、砥石 1 件和石材廢料 4 件。
石刀的器形複雜,包含長方形石刀、半月形石刀、梭形石刀、梳形石刀;還有1件完整的標本,器形介於石刀與石鐮之間。其中有些器型較特殊: 1 件標本端部磨出凹缺,曾見於營埔遺址; 1 件為捲瓣的半月形石刀; 1 件兩面帶鋸痕以便穿孔。錛鑿形器中有 11 件為閃玉或蛇紋岩,只有 1 件變質砂岩的標本較大而重,琢製成形,布滿打擊疤,刃部磨製而成,近中鋒,似應稱為斧。矛鏃形器都偏小,可能都是箭頭,但材料種類較多。還有 1 件玉墜飾與 5 件玉環殘件, 2 件形狀類似兩縊形網墜,但只在一端磨鋸出凹槽的標本,不知是否為網墜。
大致來說,南勢坑 II 遺址石器的類型很多,而且往往同一類的石器,器形變化複雜,材料種類多樣,推測是因為南勢坑 II 遺址所在的地點,位於大肚山西麓坡腳,距離海邊不遠,附近雖然可以找到製造打製石器的變質砂岩,卻很少有適合製作磨製石器的石材,所以必須從外地輸入。比如製作錛鑿形器和玉器的臺灣玉,就一定要從花蓮取來,可能還是用船運;要取得板岩和變質泥岩,最近也要到埔里,凝灰岩要到濁水溪河床找,安山岩要到臺灣北部才有。從器形看來,許多石器、玉器似乎是輸入成品直接使用,而不是輸入石材在本地製造。由於遺址延續的時間長,輸入的範圍廣,所以石器的變化多端。
陶器
陶器破片共有 336 公斤,大部分都是由臺地頂端的探坑挖出。從陶片的特徵,可辨認出牛罵頭文化和營埔文化。屬於牛駡頭文化的陶片共約 287 公斤,占 85.3 ﹪,質地有橙色細砂陶、橙色泥質陶、橙色夾砂陶、橙皮灰胎夾砂陶等 4 種,器型有罐形器、缽形器、盤形器、豆形器、連杯、陶把,並有圈足、鼎足、陶把、紡輪、陶蓋鈕、陶鈕,不少器表施有繩紋。部分陶器器型特殊,非常罕見,如空心鼎足、獸足形鼎足,也有些陶器罕見於臺灣西海岸,如大型橫把。這些特殊遺物,令人對牛罵頭文化時期臺灣東西部人群的互動,產生許多想像空間。屬於營埔文化的陶片,重約 49 公斤,占 14.7 ﹪,質地為灰黑色夾砂陶和灰黑色泥質陶,灰黑色夾砂陶的器形包括罐形器、束腰罐、缽形器等;泥質陶則有缽形器、罐形器、瓶形器和及陶環等。
文化與年代
由於這次發掘區的土質主要是細沙,發掘時並未發現木炭標本,所以沒有辦法做碳十四測年。一般來說,牛罵頭文化的年代大約在距今 4500 年~ 3500 年之間,但由橙皮灰胎夾砂陶和橙色夾砂陶等陶類看來,南勢坑 II 遺址可能有牛罵頭文化的後續階段,不知是否應該稱為頂崁子類型,年代可能在距今 3500 年~ 3000 年之間。
由於南勢坑II遺址的範圍比較遼闊,而我們這次發掘的地點都偏在遺址西側,而且主要集中在臺地頂端,所以雖然挖到的營埔文化陶片數量較少,但不敢說整個遺址都是如此。營埔文化的年代一般認為是在距今 3000 年~ 1500 年之間,從出土的陶器類型看來,可能是在這個時間範圍內比較早的階段。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