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寮遺址新出土的狗獾下顎骨

狗獾標本。(圖/取材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藏)

科博館考古隊於 2023 年發掘臺中市沙鹿區鹿寮遺址,在第 2 號灰坑內發現了許多狗獾的下顎骨,至少屬於 10 隻以上的狗獾。奇怪的是,不見身體其他部位的骨頭。此外,這些狗獾下顎骨的保存相當完整,而且在灰坑內出土的位置相近。

2001 年在鹿寮遺址發現的狗獾骨骸

鹿寮遺址位於臺中市沙鹿區,分布範圍大致在鹿寮國中東側,屬於大肚臺地西邊的山腰緩坡。 2000 年 9 月到 2001 年 6 月之間,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考古隊在這裡進行發掘,發現大量陶片、鐵器、骨器、琉璃珠與玉髓珠,還有 1 具俯身葬。根據碳十四測年結果,可知年代大約在距今 1000 到 400 年之間,屬於番仔園文化鹿寮類型,已經銜接上歷史時代。從時間分布、聚落位置及文化內涵來看,與平埔族中的拍瀑拉族密切相關,可能是沙轆社的北社舊址。

鹿寮遺址分布範圍與歷年發掘位置。(圖/劉克竑)
鹿寮遺址分布範圍與歷年發掘位置。(圖/底圖取材自 Google 地圖)

鹿寮遺址的貝塚中有許多獸骨,其中以鹿骨占大部分,是史前居民主要的狩獵目標,也有野豬、山羌等動物骨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塊上顎骨,有大而銳利的犬齒和整齊而結實的門齒,雖然一看就知道是食肉目動物,但卻不知道是什麼物種;不久之後在附近又挖出一塊下顎骨,臼齒磨損比較嚴重,看來不年輕了。這兩塊骨骸經過科博館動物學組的陳彥君助理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祁國琴研究員的辨識,確認屬於狗獾,是一種之前沒有在臺灣發現過的動物。

2001 年出土的狗獾上顎骨。(圖/劉克竑)
2001 年出土的狗獾上顎骨。(圖/劉克竑)
2001 年出土的狗獾下顎骨。(圖/劉克竑)
2001 年出土的狗獾下顎骨。(圖/劉克竑)

狗獾

狗獾的學名是 Meles leucurus ,英文名稱為 Asian badger ,即亞洲獾,屬於食肉目(Carnivora)貂科(Mustelidae)獾屬(Meles),別名狟子,在貂科動物中是大型物種,體重在 10 公斤以下,體長約 50 – 70 公分,身體肥大,鼻端尖,耳朵短,眼睛小,頸部粗而短,四肢粗壯,前後腳趾上都有強而有力的爪子,尾巴短,肛門附近有腺囊,能分泌臭液。從頭到尾長滿長而粗硬的針毛,背部的毛是黑棕色,頭頂有 3 條白色的縱紋。

狗獾是雜食性動物,捕食各種小動物、蚯蚓、昆蟲幼蟲,尤其喜歡帶有腐味的動物屍體,也吃植物的根、莖和果實。在歐洲與亞洲分布很廣,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棲息在森林、山坡的灌木叢、田野、墓地以及湖泊、河、溪旁邊,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挖洞而居,洞道很長,常有兩、三個出口。

狗獾標本。(圖/取材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藏)
狗獾標本。(圖/取材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藏)

科博館的考古隊後來陸續在嘉義太保的魚寮遺址,臺中市的惠來遺址、南勢坑遺址等地,挖到一些零散的狗獾骨骸標本,都是被史前人獵殺的。幾千年來,原住民的祖先為了毛皮與食用而捕殺狗獾,卻並沒有使狗獾減少,直到漢人移民臺灣,大規模地把荒野開闢成田地,破壞了狗獾棲息的生態環境,才使臺灣的狗獾大約在兩百年前滅絕。

南勢坑遺址出土的狗獾骨骸。(圖/劉克竑)
南勢坑遺址出土的狗獾骨骸。(圖/劉克竑)

2023 年發掘鹿寮遺址

在 2000 – 2001 年科博館的發掘之後,鹿寮遺址沒有別的考古發掘,卻因為不斷地興建房屋而逐漸消失。直到 2022 年,有建設公司預備在沙鹿區福田段 962 地號土地的停車場興建房屋,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與文化資產研究中心執行試掘計畫,試掘了 5 個 2m × 2m 的探坑,出土灰坑、貝塚等史前文化現象及許多遺物。由於成功大學團隊無暇繼續進行發掘,因此在劉益昌教授的推薦之下,業者轉而委託筆者執行搶救發掘計畫。科博館的考古團隊從 2023 年 3 月到 8 月,分 2 階段發掘,共挖了約 200 個 2m × 2m 的探坑,發現 17 個灰坑,出土大量陶器破片、鐵器、琉璃珠、貝殼、獸骨等,都是番仔園文化鹿寮類型的史前遺物。根據 6 件碳十四年代測定結果,年代範圍距今 625 年到 306 年,也就是在公元 1325 年到 1644 年之間。另外還發現了幾座近代漢人墳墓的遺跡,包括在原地表的石列結構與骨甕等。

2023 年鹿寮遺址發掘現場平面圖。(圖/劉克竑)
2023 年鹿寮遺址發掘現場平面圖。(圖/劉克竑)

第 2 號灰坑

2023 年發掘的鹿寮遺址第 2 號灰坑(F2),位於本案基地的東南一帶,已經在原來劃定的探坑範圍以外,是在發掘漢人墓葬石列時偶然發現的,所以向東開挖拓坑 T0P12 發掘灰坑,並編號為 F2 。在發掘過程中,原先以為只有 1 個灰坑,後來發現其實是南北 2 個相連的灰坑,每個灰坑的平面形狀大致呈圓形,直徑約 2 公尺, 2 個灰坑長度共約 4 公尺,平面呈啞鈴形,深度約 1.1 公尺。灰坑內的土色呈灰褐色,與坑外的紅土顏色明顯不同,坑內有大量陶容器破片和動物骨骸,也有一些貝殼、琉璃珠和鐵器。判斷這個灰坑,原是燒陶器的坑,燒製成功的陶容器取出使用,燒製時破碎的陶片就留在坑裡。燒陶坑廢棄之後改為垃圾坑,丟棄獸骨、貝殼等食餘,也丟棄一些淘汰的器物。

F2 淺層。(圖/劉克竑)
F2 淺層。(圖/劉克竑)
F2 深層。(圖/劉克竑)
F2 深層。(圖/劉克竑)

灰坑 F2 出土的狗獾下顎骨

鹿寮遺址灰坑 F2 出土大量獸骨,大部分是梅花鹿骨,幾乎都是碎片,以四肢骨為主,也有其他部位,還有鹿角碎塊;其中有些鹿骨被烤焦了,顯然都是吃剩的食餘。最重要的是發現了許多狗獾的下顎骨,其中有 4 件幾乎保持完整,其他的左右側分離,也有幾件比較殘破。經過比對,大致可以知道這些下顎骨,至少屬於 10 隻以上的狗獾;根據牙齒的磨損程度,可以判斷這些狗獾的年齡有老有少。最奇怪的是,在灰坑 F2 中,屬於狗獾的骨骸只有下顎骨,完全不見身體其他部位的骨頭。此外,這些狗獾下顎骨的保存情況,明顯比同坑出土的鹿骨要完整得多,而且在灰坑內出土的位置相近。例如下圖的 4 件狗獾下顎,出土時聚集在一起。這究竟是為什麼?狗獾的其他骨頭又到哪裡去了?

灰坑 F2 出土的狗獾下顎骨之一。(圖/劉克竑)
灰坑 F2 出土的狗獾下顎骨之一。(圖/劉克竑)
灰坑 F2 出土的狗獾下顎骨之二(不少小碎片未放入照片)。(圖/劉克竑)
灰坑 F2 出土的狗獾下顎骨之二(不少小碎片未放入照片)。(圖/劉克竑)

問題與討論

類似的情況,在 2011 年與 2023 年發掘南勢坑遺址時也曾經見過,都是在灰坑之內出現大量的梅花鹿下顎,每一件都保存完整而且聚集成堆,這與狗獾下顎的出土狀況類似,但數量更多。根據民族誌記載,臺灣有些原住民族群,如布農族、鄒族等,當一位獵人獵到野豬之後,會將豬隻分解,送給親朋好友分享,而獵人自己則保留野豬的下顎,掛在家門口或放置在架子上,炫耀自己的狩獵成績,日積月累,數量就很可觀了。這樣的傳統行為,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狗獾或鹿的下顎骨會成堆出現;也可以解釋其他部位的骨骸,為什麼沒有和下顎骨一同出現。但卻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這些下顎骨會像垃圾一樣,被扔在灰坑之內?這還真令人費解啊!

2011 年南勢坑遺址灰坑內出土的鹿下顎。(圖/劉克竑)
2011 年南勢坑遺址灰坑內出土的鹿下顎。(圖/劉克竑)
2023 年南勢坑遺址灰坑內出土的鹿下顎。(圖/劉克竑)
2023 年南勢坑遺址灰坑內出土的鹿下顎。(圖/劉克竑)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神秘史前聚落:南勢坑遺址揭開古代居民的生活面紗

史前時代的溫度魔法,談「同火的日子」特展

社南村遺址考古試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