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史前聚落:南勢坑遺址揭開古代居民的生活面紗


圖/劉克竑提供

琉璃珠

南勢坑遺址位於臺中市沙鹿區南勢里自由路一帶,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曾在此地進行了6次發掘,本文試著以發掘成果,復原南勢坑人的生活。

南勢坑遺址是一個史前聚落,年代約在距今1100〜400年之間,位置在大肚臺地西側的緩坡上,背倚大肚臺地,面對清水海岸平原,周圍生態資源十分豐富。南勢坑遺址的居民是平埔族拍瀑拉族的祖先,屬於番仔園文化鹿寮類型。這個遺址應該是沙轆社社域南端的一個小聚落。南勢坑遺址有許多灰坑,出土大量的陶容器破片、貝殼、獸骨,也有零星的鐵器、陶紡輪、骨角器或裝飾品。居民的工具以鐵器為主,應該是向臺灣北部沿海族群,以及漢人的商人或漁民交易得來的,婦女種植稻米、紡線織布,男人打獵,以維持生計。

南勢坑遺址位於臺中市沙鹿區南勢里自由路一帶,大約在靜宜大學西邊2公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曾在此地進行了6次發掘,本文試著以發掘成果,復原南勢坑人的生活。

聚落與環境

南勢坑遺址是一個史前的小聚落,年代大致在距今1100〜400年之間,位置在大肚臺地西側的緩坡上,海拔高度只有40公尺,離坡腳不遠,也比較平緩。這個聚落背倚大肚臺地,面對清水海岸平原,為了取水方便,居民刻意把聚落安置在北勢溪和南勢溪之間,因為這兩條溪的水源都是自然湧泉,所以終年有水。從清代郁永和《裨海紀遊》的描述可知,當時的大肚臺地頂上是原始森林,「荊莽樛結,不可置足,林木如蝟毛,連枝累葉,陰翳晝暝,仰觀太虛,如井底窺天,時見一規而已。」而大肚社附近的清水平原上也是「林莽荒穢,宿草沒肩」,景色相當荒涼,但是野生動物卻相當多。從南勢坑遺址向西6公里就是當時的海岸,稍微偏南一點就是大肚溪的出海口,周圍生態資源十分豐富。

族群與社址

南勢坑遺址的居民是平埔族拍瀑拉族的祖先,以臺灣考古學的文化分類,屬於番仔園文化鹿寮類型。這個遺址應該是沙轆社社域南端的一個小聚落,已經接近水裡社域。附近同樣屬於鹿寮類型的大型考古遺址,有清水區的清水中社遺址,可能是牛罵社最早的社址;沙鹿區的鹿寮遺址,應該是沙轆南社附近較大的聚落;龍井區的龍泉村遺址可能是水裡社的一個早期聚落;大肚區的大肚山仔腳遺址可能是大肚北社;頂街遺址是大肚中社;而船仔頭遺址是大肚南社。

文化層

南勢坑遺址與上述幾個遺址相比,只是一個小型聚落,面積大約只有其他遺址的1/10。其他每一個考古遺址都有很厚的文化層,是史前人生活時,遺留下的遺物、遺跡和生態遺留所形成的堆積層。只有南勢坑遺址,在沙質的耕土層下方,一般沒有文化層,或偶然有厚度既薄,遺物又極稀疏的疑似文化層。不過南勢坑遺址有數量既多、分布又密集的大型灰坑,灰坑裡含有數量龐大的遺物。

灰坑

南勢坑遺址位於大肚臺地,地表為磚紅色的紅土,而灰坑內的土因含有大量有機物或經火燒,而呈現深灰褐色或黑褐色,與灰坑外的土色明顯不同,很容易辨認。各灰坑所出土的遺物和遺留的狀況雖然不盡相同,大致的情況是在灰坑底部到中部,有1到4層的大量竹、木炭屑,有時甚至有碳化的樹枝,顏色都呈漆黑色。在每一層炭屑上面,都有非常多陶容器破片。其中很多陶片可以互相黏合,復原成完整或接近完整的陶容器。在灰坑的中部到口部,土色多呈灰、褐和其他雜色,常出土大量的貝殼和獸骨。此外,灰坑內還有零星的鐵器、陶紡輪、骨角器或裝飾品。

從灰坑的內容,我們推測南勢坑遺址大部分灰坑,原是史前居民挖來燒製陶器的坑,平面多近圓形,直徑在2公尺以下,深度常在1〜1.6公尺之間。由於陶容器燒製時破損率相當高,所以燒破的陶片就都留在坑裡了。我們在南勢坑遺址灰坑裡挖出來的陶容器,其實大部分是在燒製過程中就破損了,從來沒有被人使用過的。在一個坑內燒陶二、三次之後,這個坑就因為堆積了太多的炭屑和破陶片,變得太淺而無法使用了,所以就改為垃圾坑,丟棄生活廢棄物。

灰坑
灰坑。
陶罐
陶罐。

器用

南勢坑遺址居民日常生活的工具都是鐵製的,包括打獵用的標槍、弓箭、番刀,農耕用的鋤頭、鐮刀等。但是由於南勢坑遺址周邊沒有任何煉鐵和製造鐵器的遺跡,所以這些鐵器應該是向臺灣北部沿海族群交換來的,有一部分則是向漢人的商人或漁民購買的,瑪瑙珠、琉璃珠、宋代銅錢等裝飾品來源大概相同。除了鐵器之外,還有一些石器與骨器,但數量都不多。當然南勢坑遺址的居民,一定也會用木器、竹器、藤器、麻繩等,但是這些器物,都已經化為塵土了,只留下大量的陶容器。根據出土的陶紡輪,我們知道南勢坑遺址的婦女會紡線、織布,縫製衣服,但是這些衣服和布料,甚至織布的織機,也都已經腐朽不存了。

琉璃珠
琉璃珠。
瑪瑙珠
瑪瑙珠。
紡輪
紡輪。
鐵刀
鐵刀。

稻米

從殘留下來的碳化稻米,我們知道南勢坑遺址的居民會種植稻米,根據歷史文獻可知,種植稻米是平埔族婦女的工作。稻米的種類為稉稻,米粒外形可分為大、小兩個群種。大米粒種群的粒長已經和現今食用的米飯不相上下;而小米粒種群被保留,且持續小比例的種植,可能與稻作傳統及祭祀有關。

狩獵

狩獵是成年男性主要的工作,獵具是標槍、弓箭、番刀等,狗是打獵的幫手。根據對獸骨的分析,我們發現梅花鹿是南勢坑人主要的獵物,骨骸數量最多,佔了總數的60﹪以上。由於梅花鹿常棲息在森林與草原的邊界地帶,又喜愛潮濕的、有水坑的地方,而南勢坑遺址附近原來正有這樣的環境。骨骼數量次多的是獐和山羌這兩種小型鹿,雖然彼此骨骼不易分辨,但這兩種鹿居住的環境卻大不相同。山羌現今多分布在海拔500公尺以上的環境或淺山區,常在灌木叢、芒草叢及混生林間活動。大肚臺地雖然最高處才310公尺,平均只有180公尺,但顯然在400年以前,山羌不但生活在大肚臺地上,而且數量還不少。獐則多在河岸或近海河口等濕地環境活動,十分喜好水性,常在有高大草叢的河邊沼澤地活動。所以對獐來說,當時的清水海岸平原是個合適生存的地方。這兩種小型鹿也是南勢坑人經常狩獵的對象。再其次是臺灣野豬,數量比起梅花鹿來要少得多了,也無法確認是否曾經過人工飼養。其他動物種類不少,如食蟹獴、水獺、白鼻心、麝香貓、穿山甲、野兔等,數量卻都不多,所以不是主要的狩獵對象,只有狗獾稍微多些。南勢坑遺址也出土大量貝殼,都是史前居民到海邊潮間帶採集來的,而且這是經常性的活動。此外,灰坑內也出土不少魚骨、魚鱗,應該也是在海邊抓到的。

獐下頜
獐下頜。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考古學家一項必要且有趣的學習,陶片拚合與修復讓人看見文物的原貌!

清水社口尾遺址出土墓葬3D掃描與典藏新概念

「山林裡的南島語族」-陳有貝教授開創性地書寫台灣史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