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的葉葉皆美麗(一) Posted by 廖仁滄 2023-07-17 2386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501,適讀年級:六年級 熱帶雨林存在地球上已經超過千萬年,生物在這環境穩定的區域中分化,生成繁多的物種。「光」是影響植物在這高溫潮濕環境生長的重要因子,植物利用各種策略競爭光線以取得生存優勢的葉片,因此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成就了熱帶雨林的美麗。
日本東北仙台城下的地底森林世界-富沢遺跡 Posted by 鍾令和 2023-07-11 2570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490,適讀年級:五年級 探訪位在仙台市郊的富沢遺跡保存館,觀賞著大約2萬年前生存在這裡冰河時期的森林與早期人類活動的紀錄。
獵人與獵物的海洋躲貓貓(下) – 形與色的巧思 Posted by 黃興倬 2023-07-07 2994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24,適讀年級:七年級 海底充滿了各式地貌起伏與奇形生物,若再加上灑落的天光,就正好是各種海底生物輪番上陣的生存擂臺。比起大藍水中產生鏡射或變得透明,在繽紛複雜的海底施展隱身術,在我們人類這種視覺動物的眼中,堪稱是藝術等級。
屎有明訊:恐龍便便裡的名堂(12) – 中到晚侏羅世:蓄勢待發到開枝散葉 Posted by 鄭明倫 2023-07-05 6327字,閱讀時間約13分鐘SR值559,適讀年級:八年級 上世紀後半到本世紀在非洲與亞洲出土的恐龍化石和新發現,大大填補了中到晚侏羅世間的演化空缺,從而解釋了晚侏羅世恐龍的高多樣性由來。當中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是找到了羽毛的起源,以及從龍到鳥最初的2千萬年的歷史。
千年大餐-探究惠來遺址動植物遺留 Posted by 屈慧麗、閻玲達 2023-06-17 2739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54,適讀年級:八年級 臺灣中部環境與地貌數千年來改變甚大,從考古遺址出土之生態遺留得以了解古生態環境與史前人的生活方式。本文針對惠來遺址出土的動植物進行初步分析,比較經過燒烤的獸骨和史前埋藏行為,進一步探討千年前惠來人的食譜和對於動植物資源的利用。
獵人與獵物的海洋躲貓貓(上)- 光與影的心機 Posted by 黃興倬 2023-06-05 2892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83,適讀年級:九年級 海洋是巨尺度的三度空間生存擂臺。許多生物為了吃與不被吃,演化出多樣的形態、體色和行為,來掩蔽自身的形跡。其中有許多類型僅在海洋中出現,相關研究的成果啟迪了近代許多新科技的發明。 本文主要介紹在天光照映下的大藍水團中,常見的海洋「隱身術」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