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與獵物的海洋躲貓貓(下)—形與色的巧思


這隻暗紅體色的躄魚,身上布滿模仿海綿出入水孔的斑點,靜靜在海底等待獵物上門。(圖/黃興倬)

海底充滿了各式地貌起伏與奇形生物,若再加上灑落的天光,就正好是各種海底生物輪番上陣的生存擂臺。比起大藍水中產生鏡射或變得透明,在繽紛複雜的海底施展隱身術,以我們這種視覺性動物的人類來看,堪稱是藝術等級。

歡迎來到海底叢林

從大藍水團,沈降到海底,周遭原本透藍到淺灰的色調,陡然濃厚了起來;就算是平緩的沙地,也有獨特的沙粒大小與質感;起伏的礁岩,有各自的稜線和顏色;更不要說長滿珊瑚、海綿、藻類,以及其他各式附著生物的底棲生態系,讓海底充滿了各種線條、形狀、色塊與斑紋。

要在這種環境中隱身,有好幾種方式可以選擇。問題是,每種生物大概僅能選擇其中一到兩種方式,然後努力發展到極致;如果想要在適應的過程中改行其他的策略,很可能就必須要打掉重練,演化成另外一個物種。

讓我們複習一下,上篇提到在海底隱身的3個基本策略:

  1. 讓身體表面的質感與背景在視覺上融為一體;
  2. 利用體色斑紋在視覺上使身體的輪廓難以辨識;
  3. 讓身體成為透明。

在充滿複雜地貌的海底,躲貓貓生存遊戲多半屬於近距離的視力競賽。玩家們必須發展能夠和周圍環境充分融合的身體結構或體色斑紋,或在視覺上讓自身的輪廓線條難以識別,才能不被天敵或獵物發現,爭取那零點幾秒的珍貴出擊時機,或是逃命的機會。而最常見的隱身法門,不外乎「偽裝」和「擬態」。

偽裝VS.擬態

從字義上看,「偽裝」的意思是「假裝不在那裡」,而「擬態」則是「假裝是別的東西」。在實際操作上,「偽裝」的動物讓自己「不被看見」,「擬態」的動物不隱藏自己,但會讓掠食者或獵物把自己誤認為另一個東西。

這兩種隱身的方式在某些面向上很相似,有些海洋生物也同時精通這兩項技能:著名的擬態章魚 (mimic octopus, Thaumoctopus mimicus) 會模仿包含鰈魚或海蛇等動物的形態與行為來迷惑天敵;靜止在沙地或岩石上時,也會配合周圍環境轉換體色來隱藏形跡。當藍鰭剃刀魚頭下尾上懸停在水中,擬態一般掠食者不感興趣的海綿,牠們就同時運用了這兩種隱身的方式。

在水中頭下腳上懸停的藍鰭剃刀魚,模仿隨海流搖曳的管狀海綿。(圖/黃興倬)
在水中頭下腳上懸停的藍鰭剃刀魚,模仿隨海流搖曳的管狀海綿。(圖 / 黃興倬)

「偽裝」的藝術

「我不在那裡」是偽裝的最高指導原則。在藍水團廣被運用的透明策略,在海底也有相當多的案例。許多底棲小型蝦類的大部分身體在海水中呈現透明,但是卻在身體的特定部位保留了醒目的斑紋。當這些透明的生物在海底移動時,身上的斑紋反而會和水中不時出現的懸浮顆粒一起不規則飄動,混淆掠食者的搜索目光;而特定的顏色斑紋,也有助於同類的相互辨識,增加配對繁殖成功的機率。

清潔蝦Urodaridella antonbruunii 全身幾乎透明,身上的細紋與斑點在海底反而加強其隱蔽性。(圖/黃興倬)
清潔蝦Urodaridella antonbruunii 全身幾乎透明,身上的細紋與斑點在海底反而加強其隱蔽性。(圖 / 黃興倬)

鮋科的魚類,是海底的中階掠食者。牠們經常在海底靜止埋伏等待獵物上門,同時也要留意不要引起高階掠食者的注意。背帶帆鰭鮋Ablabys taenianotus的身體能呈現斑駁的珊瑚藻與細礫石海底的質感,靜止不動時還會撐起如船帆般的背鰭,模仿海藻隨著海流搖曳,減少掠食者的注目,也降低獵物的戒心。

這隻背帶帆鰭鮋呈現如同珊瑚藻和砂礫的體色,若不仔細觀察極難發現。(圖/黃興倬)
這隻背帶帆鰭鮋呈現如同珊瑚藻和砂礫的體色,若不仔細觀察極難發現。(圖 / 黃興倬)

大膽用色,小心藏身

相較於和棲地背景相似的體色,發展出高對比的醒目體色,有時也有降低自身形體被辨識的功能。

最明顯的例子,是珊瑚礁中各種色彩繽紛的魚類。有些珊瑚礁魚類發展出由高對比色塊構成的體色斑紋。在同樣繽紛的珊瑚礁,身披如此醒目的體色穿梭其中,反而能讓天敵掠食者難以鎖定行蹤,或是判別身形輪廓。而有些動物的身上有大型的眼斑,也能讓天敵誤判目標體型的大小,或是從背後襲擊的時候遲疑不前,如此便能爭取到珍貴的逃命機會。

此外,由於紅光在水中容易被吸收,當天色昏暗、深度增加、或是在較陰暗的地方,物體的紅色都不明顯,因此絕大多數的海洋生物對紅色都不敏感。許多生活在深海的海洋生物,遂發展出紅色體色,使牠們在低光度環境中,難以和其他陰影區別。

假裝成無害生物

由於弱毒性和不可口等特性,多數海洋生物都視海底的珊瑚、海綿和藻類為人畜無害的棲地背景生物。弱小動物若能發展出與這類背景生物相似的構造或體色,就很有機會躲過天敵掠食者的搜尋目光。相對地,若是埋伏型的掠食者發展出上述的形態特徵,只要靜靜潛伏在海底任何一處,就可以好整以暇等待大餐自己上門。

躄魚 (frogfish) 的身形,跟絕大多數魚類的流線體型相去甚遠:粗短渾圓的身體,胸鰭和腹鰭特化成足狀,用來在海底匍匐前進。躄魚的體色多半模仿海綿,有的種類甚至能在體表模仿海綿的孔洞。當靜止不動的時候,很難把牠們的樣態跟魚類連想在一起。當潛在的獵物靠近時,一支由背鰭特化的「釣竿」會從頭部伸出,「釣竿」末端的構造酷似浮游動物,會吸引貪食的獵物前來,等到距離夠近,躄魚會張開大嘴瞬間將獵物吸入,極富彈性的身體甚至能容納與牠等大的獵物,再慢慢將之消化。

這隻暗紅體色的躄魚,身上布滿模仿海綿出入水孔的斑點,靜靜在海底等待獵物上門。(圖/黃興倬)
這隻暗紅體色的躄魚,身上布滿模仿海綿出入水孔的斑點,靜靜在海底等待獵物上門。(圖 / 黃興倬)

就地取材DIY

如果沒有得天獨厚的特異形態與體色,來偽裝或擬態,那就自己想辦法來製作屬於自己的偽裝外衣吧!好幾個種類的蜘蛛蟹,甲殼上密生帶有倒鉤的殼毛,能像魔鬼氈一樣黏附珊瑚或是藻類的碎屑。將這些隨地可得的素材黏滿身體表面,一整套野地偽裝就此完成。不僅如此,有的蜘蛛蟹還會將活的海綿或海鞘黏在身上,當踡伏不動的時候,更增強偽裝的效果。

你看得出來這是一隻身上黏滿藻類的蜘蛛蟹嗎?(圖/黃興倬)
你看得出來這是一隻身上黏滿藻類的蜘蛛蟹嗎?(圖 / 黃興倬)

化被動為主動

底棲的烏賊和章魚,無疑是海底的偽裝擬態大師。牠們的皮膚由色素層 (chromatophores)、虹彩層 (iridophores),以及能反射可見光的白色層 (leucophores)構成。皮膚最表層的色素層中,色素細胞被包圍在具有彈性的細胞彈性囊 (cytoelastic sacculus) 中。肌肉的收縮與舒張,改變彈性囊的形狀與大小,讓色素細胞改變顏色的深淺。虹彩層由水平排列的多層細胞組成,受神經訊號刺激改變角度和厚度,就能以反射或偏振的方式產生虹彩光澤。而最底層的白色層細胞含有反光蛋白 (reflectin),幾乎能反射所有可見光。透過這三層細胞的組合變化,就能改變皮膚的顏色、透明度、反射性,甚至自主發光。

頭足類表皮的多層色素細胞讓牠們能夠呈現極富變化的色彩,甚至在黑暗中發光。(圖/黃興倬)
頭足類表皮的多層色素細胞讓牠們能夠呈現極富變化的色彩,甚至在黑暗中發光。(圖 / 黃興倬)

這些頭足類偽裝大師,能用皮膚感知環境光線的變化,並隨之改變皮膚的顏色與表面質感,因此牠們能極巧妙地配合所在位置,快速變換體色,不但能騙過天敵,甚至能迷惑獵物,使之手到擒來。

隱形絕非萬靈丹

人類對其他生物的偽裝和擬態如此著迷,是因為許多生活在地表以上的動物(包括我們自己),高度仰賴視覺來探索這個世界,因此這些巧妙欺騙視覺與認知的自然案例,總能吸引我們的目光,激起我們的好奇心。

然而,大自然經過長久的演化,生物就算有一百種欺敵的策略,就會至少有一百零一種破解的方式。生物們也不是只配備視覺一種感官,嗅覺、觸覺,甚至電覺,在眼睛失效的時候都可以即時上場救援,同樣地在這場至死方休的躲貓貓遊戲中,爭取那寶貴的黃金幾秒甚至零點幾秒,拿下成功出擊或是幸運逃生的機會。

不過,那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本文結束分隔線

看哪!綠島公館鼻的藍鰭剃刀魚,像是水中漂浮的海綿!

看哪!小琉球潮間帶有什麼有趣的生態故事?好多黑海參哦!

哇!海星大爆發!是興旺?還是浩劫!實地到中國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