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南村遺址考古試掘

劉克竑提供

箭頭。

社南村遺址原是巴宰平埔族岸裡大社的領域,一直沒有經過考古發掘。銀泰科技公司計畫在此增建兩棟廠房,因為位在社南村遺址範圍內,所以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進行田野發掘,共挖了 8 個探坑,有相當多的史前陶片與石器。

社南村遺址

國道 1 號豐原交流道一帶,是臺中市神岡區社南村。只要對臺灣歷史稍微有點認識的人就知道,地名中帶個「社」字的地方,原來經常是原住民的聚落。社南村也不例外,因位於岸裡大社南側而得名,附近還有大社、社口、社皮等相關地名,以前都是巴宰平埔族人的居住地。

2006 年,中央研究院的調查人員在「臺中縣考古遺址普查與研究計畫」下,在社南村發現了一個面積相當大的考古遺址,附近水稻田的田埂上常可見到陶片遺留,不過一直沒有經過考古發掘。

2018 年,銀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計畫增建兩棟廠房,因為廠房預定建在已知的「社南村遺址」範圍內,所以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進行考古試掘。

發掘

預定新建的兩棟廠房,其中 A 廠房的預定地上,目前還有使用中的舊廠房,所以暫時無法試掘;而 B 廠房的預定地上,也有一小部分是使用中的舊廠房,所以只能在剩下的空地進行試掘。科博館的考古隊於 2018 年 1 月 29 日至 2018 年 3 月 14 日在此進行田野發掘工作。由於未來的廠房主體是鐵皮結構,只有水泥柱腳會深入地下,所以本計劃的試掘探坑,大部分位於未來廠房的柱腳位置,一共發掘了 8 個 2m × 2m 的探坑,編號 P1 – P8 。每個探坑都是正南北向,發掘以人工層位的方式,每 10 cm 為一層挖掘,到生土層為止。發掘過程中逐坑逐層紀錄遺跡和遺物的出土狀況,並拍攝照片,繪製平面圖及地層斷面圖,並收集文化和生態遺物。

密集的史前遺物。
密集的史前遺物。

探坑

開始挖掘時,先在 B 廠房預定地的西北角,挖掘 P1 、 P2 探坑,發現當地的地層受到現代工業廢棄物及建築廢棄物嚴重擾亂,向業主詢問的結果,得知這個區域過去曾經是汽車維修廠,拆除時已嚴重破壞,因此在挖了 50 cm 後,就停止發掘。

我們避開擾亂區,又挖了 6 個探坑,土質都是很細的壤土,淺層的土是淺灰色的,可能以前耕種過,土中含有不少清代的青花瓷和硬釉陶的碎片,其中有 2 個探坑還挖到近代墳墓的結構一角,由出土的遺物與遺跡看來,這是近代的地層。下層的土是黃褐色的,土中有一些史前陶片和石器,雖然是史前時代的地層,但遺物很零星。只有 P4 與 P8 接連續兩坑,在淺灰色土層以下,黃褐色土層上緣,有一層厚約 40 cm 的土層,呈較深的灰色,可能是一個灰坑,就是史前的垃圾坑,出土了相當多的史前陶片與石器,大致上說,這次發掘出土的標本, 9 成都出在這個灰坑中。

石器

這次發掘規模不大,石器的數量卻相當多,一共 81 件,其中 73 件出土於 P4 與 P8 。但只有少數是完整的,大部分已經殘破了。其中打製石鋤 15 件,是耕種時掘土與除草的農具;打製石片器 28 件,是用最簡單的方法,製作而成的多功能小刀。在這兩個探坑中,另外還有接近 300 件的打剝石片,這批石片或大或小,形狀厚薄不一,可能是打剝斧鋤形器與石片器時產生的廢棄物,雖然不算是石器,卻也是人類製造的物品。

打製石鋤。
打製石鋤。
石片器。
石片器。

打製石器之外,還有一些磨製石器,包括 2 個箭頭與 9 件石錛,以及 23 件網墜。箭頭是打獵的用具;石錛用來做木材加工,類似現在木匠用的鑿子;網墜是在長條形的小石子兩端鋸切出溝槽,可以綁繩子,用途是使漁網下沉,以便捕魚。此外還有製造石器的工具,包括石鎚與砥石。石鎚用來從石材上打剝石片,以製造斧鋤形器、石片器等打製石器。使用時會留下打擊疤,甚或造成剝損。砥石的用途是磨製石器,材質是砂岩,使用時會產生平整的磨面,很容易辨認。根據這些石質遺物,我們可以了解社南村遺址史前人群生活的各個方面。

箭頭。
箭頭。
石錛。
石錛。
網墜。
網墜。

陶器

這次發掘一共獲得史前陶片 3,679 片,總重 31,880 g ;包含灰黑色粗砂陶、褐皮灰胎粗砂陶、橙皮灰胎粗砂陶、橙色粗砂陶與橙色泥質陶等 5 類。其中灰黑色粗砂陶應屬於營埔文化,約占總重的 1/3 ,都是罐型器,器表沒有紋飾。牛罵頭文化的陶器,包括褐皮灰胎粗砂陶、橙皮灰胎粗砂陶、橙色粗砂陶,部分表面帶著繩紋,有的地方繩紋已經剝落了,器型也以罐型器為主;橙色泥質陶的器型,幾乎都是高圈足的三連杯與豆型器。此外也有陶蓋鈕與陶紡輪等。

牛罵頭文化的繩紋陶片。
牛罵頭文化的繩紋陶片。
營埔文化的陶片。
營埔文化的陶片。

文化與年代

這次試掘的結果,確認了該地屬於社南村遺址的一部分。從出土史前陶片的顏色、質地、器型、紋飾等屬性看來,包括牛罵頭文化(距今約 4500 – 3500 年)和營埔文化(距今約 3500 – 1500 年)兩種文化類型。原來我們認為這裡可能會有平埔族的遺跡,卻沒有發現明顯的證據,只找到他們老祖宗的遺物。這裡出土的近代瓷器碗盤,主要產自泉州德化窯,年代都在清代晚期,經由海船運來販賣,是當時臺灣最常見的餐具。不過我們不能確定這批瓷器的使用者,究竟是漢人還是巴宰平埔族人。

青花瓷碗。
青花瓷碗。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南勢坑 II 遺址搶救發掘成果

史前時代的溫度魔法,談「同火的日子」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