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石哪有這麼正 Posted by 陳君榮 2023-11-15 2647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50,適讀年級:八年級 螢石以豐富的色彩和獨特的晶形吸引了眾多礦物愛好者的喜愛。本文淺談螢石的顏色與晶形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的控制機制。
能用腳壓碎獵物外殼的三葉蟲 Posted by 單希瑛 2023-11-09 2436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524,適讀年級:七年級 三葉蟲及一些早期節肢動物具有和現生鱟同源的附肢結構,科學家比對了兩種三葉蟲與鱟的附肢構造,推測其中的霸王萊德利基蟲具有和鱟類似的攝食機制,能用附肢上的顎基將帶殼獵物壓碎後再送進嘴裡,可說是最早發現的食殼性動物。食殼性的出現可能也帶動了掠食者與有殼獵物的軍備競賽。
屎有明訊:恐龍便便裡的名堂(15) 晚侏羅世:莫里遜層的難題(中) Posted by 鄭明倫 2023-11-05 4799字,閱讀時間約10分鐘SR值552,適讀年級:八年級 莫里遜層有著高多樣性的蜥腳類恐龍。由於資源有限,為了不吃垮生態系,這些巨龍便有了食性上的差異與行為上的適應。本篇介紹巨龍間的資源利用分化。這類資訊過去很難直接從化石取得,但拜新科技之賜,隱藏在化石裡的秘密逐漸被揭開,特別是牙齒。
再訪八仙洞考古遺址 Posted by 屈慧麗 2023-11-03 2589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55,適讀年級:八年級 八仙洞考古遺址因有碳十四年代證據支持,最早約近3萬年是迄今所知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史前文化遺留,同時也是跨越整個史前史,自舊石器、新石器再到金屬器時代歷史最悠久之考古遺址,2006年被政府指定為國定考古遺址。
屎有明訊:恐龍便便裡的名堂 (14) 晚侏羅世:莫里遜層的難題(上) Posted by 鄭明倫 2023-10-20 4450字,閱讀時間約9分鐘SR值575,適讀年級:九年級 北美的莫里遜層是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晚侏羅世龍鄉,出土多樣性極高的恐龍。推估當地在沉積年代是半乾燥/季節性濕潤、類似今日非洲稀樹草原的環境。但這樣的環境真能支撐這麼多恐龍?若是,又是怎麼辦到的?
歐本海默與天文學 Posted by 王斌威 2023-10-16 3166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SR值599,適讀年級:九年級 1930年代是一段全球歷史上變革劇烈的時期,其中核物理學取得了重大突破。歐本海默不僅是曼哈頓計劃的關鍵人物,他對恆星最終命運,特別是黑洞形成的研究,為現今對宇宙的認知奠定了基礎歐本海默在曼哈頓計劃以外的科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