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與聖母的相遇

聖德蘭聖殿:以小德蘭修女聞名,小德蘭以顯神蹟而聞名。(圖/廖紫均)

媽祖被歸類於漢人信仰,聖母則是屬於天主教,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宗教,卻在臺南的萬神節裡同時出現,並一同參與繞境,以及各自辦理祈福儀式。形成兩極化的情形,一方是樂觀其成,另一方是難以接受。

跨文化中的女性神祉與信仰傳承

媽祖與聖母在分類上被視為女神,媽祖為北宋時期逐步在中國民間開始流傳的女神,從小村落祭拜的神祉,逐步轉為地方上守護一方的神明。隨著越來越多的閩粵移民,將媽祖信仰帶到臺灣、南洋,媽祖逐漸成為海神,保護出外甚至遠洋的旅人。而聖母為基督宗教裡耶穌的母親,僅天主教與東正教對聖母有特殊的禮儀與敬拜,新教受唯獨聖經的影響,不承認聖母相關的禮儀。但是聖母圖像傳到中國,因為天主教的本地化策略,使聖母也成為重要的女性神祉。

左圖:施至輝先生所雕媽祖神像。右圖:科博館所藏軟身媽祖像。(圖/取材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藏)
左圖:施至輝先生所雕媽祖神像。右圖:科博館所藏軟身媽祖像。(圖/取材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藏)

女神信仰的交融與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

聖母的普及與天主教在中國的開展有關,由於 16 世紀以後,越來越多的傳教士進入中國,帶來聖母的圖像,為了讓中國本地的民眾接受,聖母的圖像與媽祖之間幾乎呈現混融,媽祖與聖母之間互相轉化,甚至於媽祖抱子像,經過明代以來的考證是從聖母抱耶穌的圖像轉譯來的,因此在中國備受歡迎和普及。女神信仰在中國的重要性,源於天災人禍的發生、苦難、社會的需要,以及女性多處在社會的底層,需要有信仰的出口。聖母被塑造成救苦救難的形象,為的是與信徒的生活接軌,讓更多人接受外來的基督宗教。

然而聖母圖像背後的基督宗教,其關聯的宇宙觀、人與自然、人與超自然等層面,與中國傳統信仰所帶出來的理念自然不同。為了讓基督宗教淺顯易懂,用聖母的圖像與媽祖接軌、互換,形塑成相似意義的女神,雖說聖母有伴隨相關的禮儀,但不妨礙普羅大眾對其拔苦的意象。在中國確實因為聖母像的貼近民心,而讓天主教的傳播順利,當然在中國廣為流傳的聖母像,形象早已被轉化為中國人的形式,少數殿堂才以原本西方人的樣貌露出。

存放於巴黎外方傳教會的聖母像。(圖/廖紫均)
存放於巴黎外方傳教會的聖母像。(圖/廖紫均)

從天后崇拜到靈修母親的象徵

由於聖母是耶穌之母、神的母親,因此民間以天后的概念來理解,若回歸聖經,聖母的名稱很多,各有指涉的意涵,例如新厄娃帶出聖母的無染原罪;新約櫃帶出天主之母、無罪原染、靈肉升天的信理;天上元后帶出天主之母的信理等。聖母作為救贖、貞女、代禱、教會之母等角色,帶出教徒的靈修中,將聖母視為自己的母親。事實上聖母像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遠超過耶穌受難圖,中國廣大信眾對於女性的救贖者,以及苦難的脫離、聖母的超能力,有廣大的信眾支持。這也使得西方傳教者在中國進行傳教時,會大量運用聖母圖像。

劉一峰神父於聖安妮德雷聖殿,解說聖母的母親-聖安妮與聖母的故事。(圖/廖紫均)
劉一峰神父於聖安妮德雷聖殿,解說聖母的母親-聖安妮與聖母的故事。(圖/廖紫均)

從沿海女神到臺灣的瘋媽祖文化

對比民間信仰裡最常被提及的天后是媽祖,媽祖的靈力經由信徒透過不斷的分香、建廟,讓媽祖信仰壯大與傳播。原本媽祖是沿海地區的小神,因不斷地受到敕封,逐漸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女神。媽祖信仰傳到臺灣後依舊有盛大的影響力,因此統治政權常希望以贈寺廟匾額,來鞏固與各地方的關係。由於信眾認為層級愈高的神祉,神明的靈力越大,因此媽祖透過不斷地分香、建廟來擴張影響力。媽祖逐漸從沿海一帶保護漁民,轉為綏靖地方保護鄉民的地方守護神。臺灣每年 3 月的瘋媽祖,是信徒對於媽祖信仰的態度,以及對進香儀式的支持。

宗教信仰與觀光節慶的交融與爭議

媽祖與聖母原是屬於兩個不同範疇的宗教體系,卻在臺南建城四百年的活動裡,因赤崁萬神節的舉辦而同時存在於繞境空間,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臺南市政府以發展觀光為考量,結合地方的廟會,希望透過兩位不同宗教系統的女神,將活動帶入高潮。萬神節原本就屬於觀光、節慶脈絡下的產物,並非臺南古城自早期已有的神明交陪活動,因此將這兩種體系的女神置入當中,無非是炒熱活動氣氛,接近表演的性質。關於這個現象,感到反感的是天主教友,認為媽祖不是神明,為何可以和聖母畫上等號。而媽祖的教友,原本就接受多神的信仰,認為聖母不過是眾多不熟悉的神明之一,形成彼此互相拉抬炒熱氣氛。

從天主教的角度來看這個活動,天主教進行本地化,因此會採用本地的習俗,甚至本地的想法,天主教對於在地既有的活動或是信仰等,採取寬容的態度。然而萬神節將媽祖與聖母畫上等號,兩個象徵符碼對於天主教徒是不同的意義,縱然有臺南主教基於某些考量率眾參加,就某種程度來說,可以算是天主教的本地化策略之一,但是不盡然可以被普遍接受。從歷史來看,最初 16 世紀天主教進入中國時,對於拿香拜拜一事,各宗派持有不同的看法,這件事一直延續到 20 世紀,梵二大公會議後,正式定調為慎終追遠,風波才平息。

臺灣的媽祖信仰與聖母崇拜

由於宗教展現的是一個民族的宇宙觀,牽涉到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超自然之間的關係,而宗教同時也做為人群與社會組織的另一面鏡子。以臺灣的情況而論,自明清時期漢人將信仰帶入,民間神明信仰與社會組織各層面的交織既廣且深,尤其對於外來宗教具有極大的包容力,這當中有統治階層如何運用宗教對地方進行治理的部分。當然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並非從光復後才開始,而是延續明清時期的狀況、日治時期,一連串的解構與重新建構,外來宗教與本土宗教間的競合,重新整併為臺灣社會裡的宗教。

從這個角度來看,臺灣一般民眾對待這兩位神祉的並列,是以並存與共榮的態度,因為漢人的信仰實踐中,是從務實、功利的面向,發展所謂生活的宗教。而自幼在西方社會薰陶下的西方傳教士,未必能完全理解,西方強調的是個人層面的社會實踐,以及個人信仰的自我倫理和負責,概念上與漢人信仰以社會為基礎是有差距的。媽祖信仰是臺灣延續中國,並且更加壯大的地方神明信仰,媽祖信仰背後牽動的地緣、血緣關係的祭祀組織,是地方上各種權力網絡的交織。聖母背後的天主教信仰,在臺灣的教友人數遠不及媽祖信仰的情況下,牽涉到宗教的轉譯與詮釋。因此也不難理解天主教的臺南教區,面對臺南市府的邀約,會欣然參與盛會。

聖德蘭聖殿:以小德蘭修女聞名,小德蘭以顯神蹟而聞名。(圖/廖紫均)
聖德蘭聖殿:以小德蘭修女聞名,小德蘭以顯神蹟而聞名。(圖/廖紫均)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我國取得原住民身份的法律演變

烏龍茶不烏龍!還很正!品臺灣老茶蔚為風尚!

教會裡的社會扶助工作-從玉里天主堂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