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茶中之王與傳承之道


圖/廖紫均提供

牛欄坑的肉桂

武夷茶在福建的烏龍品飲系統裡,佔有一席之地。臺灣早期移民的製茶,不論是樹種或是技術,據說是來自閩北,其實就是武夷。

茶道源流:臺灣包種茶與武夷岩茶的共同緣起

武夷岩茶自古受到帝王將相、風流雅士的讚賞,皇帝的貢茶即出自此,元明兩朝設立御茶園。在元代時曾統計,天下貢茶中,武夷山的貢茶佔了三分之二,因此精緻的製茶技術長年在此流傳。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是許多茶客所津津樂道的,而翻開臺灣早期的茶史,武夷的樹種與做工其實隨著早期移民進入臺灣,因此現今的包種茶或是烏龍茶,有多少仍是武夷岩茶的蛛絲馬跡,對於想追溯臺茶源流的人,有不得不去了解的驅力。

武夷山一角
武夷山一角。

翻閱歷史足跡,武夷岩茶號稱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武夷岩茶最早的記載是在唐代孫樵的書信,將這種產在丹山碧水的茶稱為晚甘侯,晚甘是指入口很久還有香味,侯是尊稱。但是武夷岩茶被普遍認識,其實比較晚,因為早期它常被做為建州北苑貢茶之一進入朝廷。建州茶區非常有名,據說鬥茶源自建州,而武夷岩茶被認為是其中之一隨著北苑茶進貢朝廷。武夷茶是從元代開始單獨成為貢茶,武夷因此揚名天下,與北苑貢茶並稱,只是現今很多人反而不知北苑貢茶,只知道武夷茶。

山區小塊畸零地成為茶園
山區小塊畸零地成為茶園。

茶中之王:武夷岩茶的傳承與經典品種

武夷茶在明清時期在製茶技法上有所突破,有一說是與明代的廢團茶改散茶有關,武夷人發明了揉曬、發酵、焙火等工藝,與過去的綠茶不同,因為顏色鮮潤、湯色明亮、滋味濃烈而被稱為紅茶,尤以桐木關最為有名,甚至是明清時期銷售歐洲最重主要的茶。明末清初隨著製茶技術的革新,透過做菁工藝,讓生意部分發酵,葉緣變紅再加上高溫殺菁,而有烏龍茶類的出現,這個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製茶技術,之後在福建、廣東一帶流行,爾後傳到臺灣,這三地現今被認為是世界的烏龍茶品飲圈。

武夷茶的焙火
武夷茶的焙火。

武夷岩茶的樹種相傳超過千種,其中的大紅袍被列為四大名欉、遠近馳名,有茶中之王稱呼。大紅袍的特色是早春發芽,通樹艷紅似火袍而得名,目前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岩峭壁上的 6 棵,被認為是 1927 年天心寺方丈所種的母株,這裡日照短晝夜溫差大,岩頂終年有細泉浸潤,因為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其茶質的獨特性。大紅袍有個美麗的傳說:一位進京趕考的秀才途經武夷山生病,因為喝了天心寺方丈的茶而病痊癒,後來考上狀元被招為駙馬。爾後他將同一泡當年方丈贈與的茶,給生病的皇后治病,病癒後皇帝非常高興,前往天心寺御賜大紅袍給那些茶樹,據說被紅袍覆蓋到的茶樹,製作出的茶品質特別好。在臺灣的武夷岩茶,除了大紅袍,肉桂、奇蘭、水仙也都是茶桌上的常客。

六棵大紅袍
六棵大紅袍。

岩韻的奧秘:武夷岩茶的地理與品質差異

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等地形相當複雜,所以不容易大規模的種茶造成土質的流失,任何一小片的畸零地或是山間陡峭處,就可以是一小塊的茶園,武夷山的土質多為爛石和礫壤,由於岩層土壤種類多,依地區又有不同的變異,因此可以有千年以上的植茶,但是土質不太受到影響。曾與友人探討臺灣幾個老茶區的土質酸化問題,包含北部茶區的貓空,甚至鄰近的新北的茶園、凍頂烏龍茶區等,都被認為有這樣的現象,被歸咎於臺灣的山坡地容易開墾。

也因為武夷的複雜地質,造就其岩骨花香的岩韻重要來源,不同的地貌造就不同岩韻,因此茶所種的地點被認為決定岩茶的高下,所以岩茶裡簡略的分為,正岩、半岩、洲岩、外山茶。而正岩區又分為名岩和正岩,前者就是指三坑兩澗的慧苑坑、牛欄坑等 5 處,而風景區內其他的茶園,例如天心岩、竹窠、燕子窠等處其岩谷陡崖,土壤通透性能好,所產的茶品質高,味醇厚,岩韻也很顯著。半岩是在風景區的周邊,低海拔的青獅岩、獅子口以及九曲溪一帶。洲茶則是公路兩邊所產的茶葉,洲茶無岩韻,有花果香,滋味較薄。而外山茶則脫離了武夷產區,但是以武夷的技法製茶,而被稱為外山茶。這幾個類別在價格上有很明顯的區隔,品起來也有很大的落差。

品味武夷岩茶:茶中石的魔法

筆者於今年 3 月前往武夷時,牛欄坑著名的肉桂,以號稱牛頭地點的價位最高,每泡換算成臺幣要價不斐,但那是在產區的價格,據聞這個品質在臺北永康街,價位更是翻倍,而且不見得有這樣的品質。只是這泡茶帶回臺灣後,茶友表示幾年前的牛肉(牛欄坑的肉桂),做工似乎比現在好,但是臺灣重視山場(岩茶所產的地點),連帶影響中國的消費者也跟著重視,所以家裡的茶園正好坐落在好位子的茶農,發現茶價不斷的翻倍,不願意將好茶菁給幾位著名的製茶師製茶,寧可自己做,形成現今的武夷茶品質似乎沒有比 20 年前好的情況。牛欄坑的牛頭,縱使在這樣的條件,泡出來的茶湯,內有的茶質豐富,感覺上像是喝粥,帶有膠質的黏稠感。

連橫曾經在《茗談》中寫道:「茶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點出了武夷岩茶在品茶石的地位。其實清代的袁枚原本只喝江南的龍井茶,以為福建茶濃而難以下嚥,但是當他到武夷一游,方丈和尚請他喝到武夷食,以為清芬撲鼻、舌有餘甘、讚不絕口。細細的品嘗與緩緩的下嚥,是品武夷的基本。但是這個功夫茶的泡法,以及武夷茶搭配的功夫茶具,其實與明末不少遺族為了躲避殺害逃至武夷山區有關。山區寺院多,寺院也種茶,而功夫茶的泡茶法在這樣的因緣下被發展與推廣。

牛欄坑的肉桂
牛欄坑的肉桂。

臺灣茶與武夷茶:源遠流長的茶道

現今臺灣茶的製作,有的以條索狀,尤其以北部的茶區更為常見,很多人解釋為那是家傳的製茶技術,殊不知臺灣最初以條索為主,因為這個製茶技術來自武夷。而臺灣著名的凍頂烏龍,其實原本也是從武夷引進製茶技術與樹種,爾後才引進包布的半球狀技法,再加上後來因為製茶工具的發展,而有球狀茶的盛況。所以早期的臺灣製茶,其實受到閩北的影響甚鉅。現今臺灣不論中部或是北部,都還是有茶農聲稱製作的臺茶為武夷,理由是茶樹種為來自武夷,而製茶技術沿襲以往。

如果喜歡茶,沒有品過武夷的岩韻,不能稱為懂茶。而武夷的岩韻又是來自茶樹所生長的特殊地點所獨有,因此名岩的稀有,是許多茶客所爭相追逐的。筆者今年春天走訪一趟武夷,帶回幾個樹種與地點的茶樣,熱水一沖,一股優香瀰漫開來,有的似花香,有的似青地衣夾蜜桃香,有的是具有更難以形容的香氣與韻味,輕輕一啜,滋味很醇,彷彿武夷四季的景致都收攝在茶湯中。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史前時代的溫度魔法,談「同火的日子」特展

別再叫他「喪巾」:以原住民知識重新命名原住民文物的倡議

博物館原住民文物重製問題,法規究竟管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