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紅毛猩猩:突破觀影與談經驗!


臺灣野望影展映後與談,邀請專家、達人、學者分享經驗與觀點,或延伸補充相關內容。筆者2020年獲邀在不同單位與談3部影片,其中在臺灣博物館與談的「拯救紅毛猩猩」,準備過程中感觸良多,在此跟讀者分享。

野生哺乳動物如何覓食?牠們有什麼生態習性?讓專家研究、研究!


研究哺乳動物的覓食習性,除了傳統的調查方法,穩定同位素分析也能探究動物的覓食生態,如利用質譜儀測量不同物種的組織中留存的穩定同位素比例,可以解析複雜生態系中的食物網結構,以更大的時間與空間尺度來檢視動物的覓食習性。

誰來造訪科博館?伊甸園中的食蟹獴,嬌客入園短暫旅宿!


2021年4月初,科博館植物園出現一隻食蟹獴,滯留約20日,為2公斤左右成年雄性個體,無遭長期籠養的跡象。牠能在遊客眾多的吵雜氣氛中保持適當距離,對僅5公尺旁運動的民眾不以為意。這是食蟹獴首次現身臺灣都會區。

環境也有DNA?追索動物的腳蹤,看崛起的生態監測普查工具


環境DNA,是指由環境所採集樣本內含的生物殘留物的DNA混合體。生物及脫落的組織含有細胞,不管DNA是否仍包覆在細胞內,或是細胞被分解使DNA溶於或吸附在環境樣本中,統稱eDNA。eDNA近十年來已逐漸被應用到脊椎與無脊椎動物生態普查。

解決油棕產業與紅毛猩猩保育之道:學者立場複雜且分歧


在紅毛猩猩保育和油棕產業的衝突中,學者的立場同樣複雜。一派學者主張體制內改革,認為只有財團企業配合,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另一派學者則認為如此不可能有超然立場的研究,所以站在監督者的角色看企業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