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尼安德塔人到現代時尚:植物纖維的演進與應用


圖/李作婷、鍾文寧提供

牛埔與鵝鑾鼻繩印紋

植物纖維的利用,無疑的是人類古老的工藝之一,考古學家甚至在舊石器時代地層裡,發現尼安德塔人已知利用韌皮纖維撚線的證據。儘管真正的植物編織品並不普遍出土於考古遺址,所幸有陶器上的繩印紋可以佐證這類植物纖維利用技術的發展。

植物纖維的奇幻演化

植物纖維的利用,無疑是人類古老的工藝之一,考古學家甚至在舊石器時代地層裡,發現尼安德塔人已知利用韌皮纖維撚線的證據。紗線,是植物纖維最初級的產品,人類以此進行各種編織,製成布匹或繩索。儘管真正的植物編織品並不普遍出土於考古遺址,所幸有陶器上的繩印紋可以佐證這類植物纖維利用技術的發展。

探索臺灣細繩紋陶:紋飾背後的多元纖維利用技術

帶有繩紋的陶器,是考古學上出現年代較早的陶器類型,一直以來,都是考古學家推測史前時代已知植物纖維利用的證據之一。臺灣的繩紋陶最早出現在距今 5500 年前左右,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較之世界上最古老的繩紋陶晚了將近一萬年。這個時期的繩紋陶,主要是在頸部以下做出絞線狀凹紋,由於繩紋的徑寬較粗,又被稱為「粗繩紋」。新石器時代中期,大約距今 4500-3500 年前,也是以繩紋陶為特徵的文化,由於此時期繩紋徑寬較細,被稱為「細繩紋陶」。

臺灣繩紋陶的最盛期隨著黑陶的出現而結束,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 3500-2000 年前)先是出現了少量繩紋黑陶,之後帶繩紋的陶器只有零星出現,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元的圈點紋、刺點紋、羽狀紋、重菱紋、方格紋、籃紋等紋飾。然而整體來說,在大部分的地區,紋飾陶器都不再是主流了。

各個時代、地區的人群,面對多元的纖維材料,其內在技術體系也必定存在許多相異之處。尤其以臺灣細繩紋陶文化時期而言,正是臺灣地區性文化多元發展的時代,儘管各地出土的繩印紋看起來相差無幾,然而在纖維植物的利用上是否也存在內在的多元性,值得深入了解。

從繩印紋解讀史前人的生活技術

史前人生活上使用線繩的場合,除了編織之外,還有其他的用途。如果參考 150 年前《東瀛識略卷六》所記載,臺地番人生活使用「鐵鏃鋒銛長約二寸,有雙鉤,長繩繫之。……弓箭俱用竹,搓苧繩為弦,漬以鹿血,堅軔過絲革。……番不知書,結繩記數,如上古時。」由此可見撚繩的使用廣泛,而用撚繩來製作陶器紋飾,也是生活中的一種應用。

考古學家推測並復原出的史前繩紋陶紋飾製程,應該是用一塊纏繞了數圈繩索的板子,在微濕的陶土上次序、規律地拍印出來的。「急就篇註」曰:「繩謂紨兩股以上,總而合之者也」;也就是說,繩是先由纖維撚合成紗,再合股撚製成線或繩。換句話說,繩紋其實就是撚合紗線的印痕,如此一來,繩印紋理應會保留紗線撚合技術的線索。

纖維、單紗與線
纖維、單紗與線

植物纖維要經過撚合的步驟來增加其韌性,以及延長纖維的長度。纖維撚合的步驟,首先是將一定量的纖維絲,沿軸心以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撚轉成一股紗;而後再將兩條單股紗合撚成線,或稱為繩。使用的纖維種類、撚合方式都會造成撚線的不同特徵。撚線以其沿軸心螺旋的方向,來區分「撚向」,螺旋呈左下右上傾斜為「Z 型撚」,右下左上傾斜為「S 型撚」。紗線撚合 360 度後產生的螺旋,稱為「撚迴」,撚迴的形狀由其長、寬和傾斜角度構成趨近平行四邊形的型態。撚迴的寬度代表繩的徑寬,長度加上撚迴傾斜角度,可以反映出繩的撚合鬆緊度或繩的單紗徑寬。舉例來說,兩股單紗撚合時,撚合度越鬆則線的徑寬變大,撚迴長度也變大,撚迴角度則變小;撚合度越緊,則反之。但是有時撚迴長度較大,也可能是使用的單紗較粗,這種情況則線的徑寬通常也較大。

撚向、撚迴
撚向、撚迴

要從繩印紋來推測撚繩技術的差異,可以根據以上的特徵來觀察。例如,撚向,可能反映出撚繩的操作習慣;撚迴的形狀,可以看出單紗徑寬、撚合鬆緊度甚至撚合股數。而這些特徵的差異,都可能反映了史前撚線技術的不同選擇。

繩紋陶文化:中南部出土陶片研究

(一)繩紋的屬性測量

分別觀察臺灣中部和南部的細繩紋陶文化的出土陶片,中部的牛埔遺址牛罵頭文化的繩紋陶,和南部鵝鑾鼻遺址牛稠仔文化墾丁文化相的繩紋陶,發現兩地的繩印紋撚向都是左上右下的 S 型,無一例外。繩紋特徵方面,牛埔的繩紋撚迴平均寬度 1.3mm,長度在 1.0-2.0mm 之間,平均值 1.8mm,撚迴角度分布在 30-50 度之間;鵝鑾鼻的平均寬度 1.7mm,長度在 2.0-2.5mm 之間,平均值 2.4mm,撚迴角度在 30-40 度之間,集中在 35 度左右。兩者較之,鵝鑾鼻的繩紋撚迴明顯較寬,長度也較大,但是牛埔的數據上,當撚迴長度變大,撚迴角度也變大。相對地,鵝鑾鼻的數據則比較集中,正相關趨勢不明顯。

繩紋之撚迴角度與長度關係圖
繩紋之撚迴角度與長度關係圖

(二)繩印紋的特徵與拍印用撚線的型態復原

根據實驗拍印操作,發現到 S 型撚向印痕是由 Z 型撚向的撚線翻印出來的。並且,繩紋的單一撚迴型態,呈現一個近光滑的平行四邊形弧形凹槽,並沒有複撚線印痕會出現的複數線條狀凹槽。這顯示繩紋都是由兩條單紗的合撚線印出來。另一方面,牛埔的繩印痕,其撚迴長度和角度成正相關,這可能表示牛埔遺址那些撚迴長度大的繩紋,並不是因為拍印的撚線旋撚結構較鬆散,而可能是使用了徑寬較大的單紗,來製作拍印用撚繩;反觀鵝鑾鼻的繩紋型態變化,則可能是因拍印用撚線的鬆緊度差異所造成。

繩紋撚向與翻印之繩印紋
繩紋撚向與翻印之繩印紋
牛埔與鵝鑾鼻繩印紋
牛埔與鵝鑾鼻繩印紋

臺灣原住民使用的纖維材料:從玉器的穿孔到撚線技術的演進

從民族誌和史籍資料來看,臺灣早期方志記載的原住民,使用多種纖維,從狗毛、樹皮、香蕉絲、棉、苧麻、黃麻、瓊麻等等都有;其中哪些是最早使用的纖維材料,目前並不可考。纖維材料使用的發展,必然共伴著需求的增加和技術的演進而發生。比如細繩紋陶時代以後增加的許多小型玉飾品,玉珠、玉梳型玉器等,器身上的穿孔,比起大坌坑文化的貝珠、魚骨珠的穿孔都更小。玉器做為貴重物品,既要用更細的線來穿戴、縫製,又需要韌性、強度更好的線,撚線技術的發展或許也受此影響。當然此時這樣的說法,僅屬天馬行空的猜測,但是要說明的是,文化內在的物質變遷,互相牽動,在細微的行為差異的背後,很可能代表了不同的物質條件和文化選擇,同時也促成了人類行為的發展。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印痕陶片中的史前稻米,稀有現身彰化縣牛埔遺址!

想知道史前人耕田用哪些工具嗎?重現打製石鋤的製作方法

鑑古知今!你從歷史走來,回頭一望已數十年載!從老圖像和考古文物看環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