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前時代石錛大解密:重量、材質、製作與用途


像人腳的T型柄石錛(張朝欣 攝)

石錛是臺灣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石器之一,使用時間長達數百年。石錛的尺寸、重量和石材種類變異很大,石錛必須裝在木柄上才能使用,本文介紹3個裝柄和綁縛方式的例子,以供參考。

石錛的偏鋒端刃之謎

石錛是臺灣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石器之一,類似的石器在世界各地都曾發現,而以中國南方、臺灣、東南亞和大洋洲諸島最常見。即使在臺灣在進入鐵器時代之後,仍有許多地區的史前居民仍持續使用石錛好幾百年。

石錛是磨製石器,形狀大致接近扁平的長方體,一端為刃部,是使用的部位;另一端為柄部,用來裝柄綁縛。石錛主要的特徵是偏鋒端刃,所謂端刃是指刃部位於器身較窄的一端,像斧、鋤之類的工具都是端刃器;而刀就是邊刃器,刃部位於器身的一長邊;至於矛頭、箭頭之類則是全刃器,除了柄端之外,器身周緣全部開刃。所謂偏鋒是指刃部斜削,刃線偏向器身背面,類似刨刀。偏鋒和端刃是石錛最主要的兩項特徵,藉此區別其他種類的石器,例如石斧和石錛的外形雖然很像,但因為石斧的刃部從兩面傾斜形成中鋒,所以和石錛被歸類為兩種不同的工具。

石錛的形狀和尺寸變異極大

石錛在長寬、厚薄、重量等方面變異很大,雖然大部分石錛長度在10公分以下,而以長5公分左右的最常見,但筆者見過最大的兩件玉錛,出土於臺中市豐原區,尺寸分別為37.5*7.5*1.5公分及39.5*6.7*1.4公分;科博館藏最小的一件完整石錛,尺寸只有2*0.9*0.3公分,可見差別之大。考古學者把器身較寬的稱為錛(adze),較窄的稱為鑿(chisel),但因為器形相近,經常合併敘述,統稱為錛鑿形器。臺灣史前石錛的橫剖面大部分為長方形,少部分石錛正面窄背面寬,橫剖面呈梯形。大部分石錛的背面平坦,但有些背面帶有一橫向凸脊;還有些標本刃端厚、柄端薄,前後分為兩階,稱為有段石錛;另外,有些石錛的橫剖面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多與先打再磨的製法有關。

2件巨大的玉錛(劉克竑 攝)
2件巨大的玉錛。(圖 / 劉克竑)

南島文明中的神器,從木工到儀式都無所不能!

錛在字典上的解釋為「平木器」或「削平木料的平斧頭」,可知錛是一種木工用具的名稱。考古學者把形制類似的古代石器命名為石錛,可能是以民族誌類比法,判斷這類石器的主要用途可能也是木工用具。從民族誌記載可知,在南島語族的社會中,石錛是常見而重要的工具,具有實用性、儀式性和代表財富等功能。其中實用性的石錛主要為木工用具,例如製作獨木舟、砍伐樹木和其他的木工製作。儀式性的錛尺寸大,木柄精緻,可做為酋長的權杖,只在儀式性場合使用,例如在伐木造船時砍下第一個木片或殺死俘虜;前文所說的兩件超級大玉錛,可能就是儀式性的錛。實用性石錛在尺寸與形狀上的差異,也可能代表各種不同分工的木工用具,類似現代的錛子、偏刃斧、扁鏟、鑿子、刨子和雕刀等。

探究史前石錛製作的奧秘:臺灣各種石材都能用?

臺灣史前時代可以用來製作石錛的石材種類頗多,屬於火成岩類的有安山岩、斑狀安山岩、玄武岩等;沉積岩類的有砂岩、粉砂岩、頁岩、凝灰岩等;變質岩類的有閃玉、蛇紋岩、硬頁岩、玄武岩質安山岩(俗稱西瓜石)、變質泥岩、板岩等,大部分都屬於堅硬、緻密且顆粒較細的石材。許多出土石錛的遺址,附近都沒有適合的石材,必須從遠處取得,其中不少可能是成品石錛交易。澳洲墨爾本蒙納許大學的Marianne Turner教授曾提出一個理論,根據石材成本和效益各項目的綜合判斷,解釋不同地區的人如何選擇製作石錛的石材。成本項目包括產地的位置、取得石材的難易度、石材的適用性、取得打剝用石錘的難易度、石材的分布情形等。效益項目包括打剝石材的難易度、石材的韌性、石材的堅固程度和石材的均勻性等。

石錛製作的兩種方法

臺灣史前人製作石錛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磨鋸法,先將含有石英顆粒的變質砂岩剝成片狀,做成石鋸。考古遺址出土的石鋸形狀大致為長方形薄片,一側邊有明顯的磨痕,沒有鋸齒,看來有點像是刀刃,但並不銳利。將閃玉、蛇紋岩、變質泥岩等石材,用石鋸加水慢慢地鋸切,塑造出石錛的外形。一般都由石材的兩面對鋸,鋸痕呈外寬內窄的V字形,且經常在兩面鋸痕尚未相接時,就施以重擊,使石材沿著鋸痕斷裂。等錛坯鋸切成形,還要在砥石上研磨,使石錛的表面光滑平整。但通常不磨石錛的柄部末端,留下鋸切與敲斷的明顯痕跡。

石錛的鋸痕(劉克竑 攝)
石錛的鋸痕。(圖 / 劉克竑)

第二種製作石錛的方法是先打剝後磨製,適用於安山岩、玄武岩、砂岩、頁岩、凝灰岩、西瓜石等石材。先從大礫石打下大小、厚薄合適的石片,然後用較大的石錘打剝石片的周緣,將石片打成石錛的粗坯,與打製石鋤的方法相似。此時粗坯的邊緣因布滿打擊疤,所以相當鋒利。然後改用較小的石錘細打或啄製,將原本鋒利的邊緣修整得圓鈍,也進一步塑造出錛坯的形狀。最後將錛坯在砥石上通體細磨,將兩側邊及兩寬面研磨平整。磨製刃部時,必須將打剝時產生的凹陷、裂痕及石材本身的缺陷全部磨除,因此研磨刃部的時間往往超過全部磨製時間的一半。

以先打剝後磨製的方法製作石錛(張朝欣 攝)
以先打剝後磨製的方法製作石錛。(圖 / 張朝欣)

如何安裝古代石錛柄?從良渚文化及南島語族中看到的例子

石錛必須裝在木柄上才能使用,目前在臺灣尚未發現帶著木柄的石錛,所以我們無法確定臺灣古代的石錛究竟如何裝柄?另外,由於前文說過,不同大小與形狀的石錛,代表各種功能不同的木工用具,所以可能有多種不同的安柄與綁縛形式。

中國大陸曾經挖到一些帶木柄的石錛,或許可以用來參考。例如1978年在江蘇省溧陽市古沙河故道出土了一支帶柄石錛,屬於良渚文化晚期。這支石錛,長15公分,寬2.8公分,為有段石錛剖面近正方形;木柄長29公分,頭部較粗,寬5.5公分,手握處變細呈扁圓形。木柄頭部鑿一卯口,可準確插入石錛柄端,以榫卯方式安柄,不需綁縛。石錛與木柄近乎直角相交,石錛的刃線走向與木柄垂直,類似鋤頭。在良渚文化的分布區內,曾出土多件相同結構的帶柄石錛,木柄最長的有50公分。

新幾內亞的原住民和太平洋一些島嶼上的南島語族,直到近代都還在製造及使用石錛,最普遍的裝柄方式為頂裝式,將石錛綁縛在木柄的頂端,簡稱T型柄。大型石錛可以直接綁縛在木柄上;小型石錛則先裝在木鞘中,再綁在木柄上。

以下簡述新幾內亞Komoro Timika地區原住民製作T型柄的方法:

1. 砍下樹木的分枝處,去除樹皮,以分枝的幹做為握把,長度至少要30–50公分。

2. 保留10–20公分的主幹,製作安裝石錛處,因為形狀像人腳簡稱柄足。

3. 將柄足的底面削平。

4. 木鞘的製作方法︰取一段長20公分的樹幹,將表面削平後,從中間劈開,再將兩個木片中間刻出可以放入石錛的凹槽。

5. 將製作好的木柄、木鞘陰乾。

像人腳的T型柄石錛(張朝欣 攝)
像人腳的T型柄石錛。(圖 / 張朝欣)
石錛與錛鞘(張朝欣 攝)
石錛與錛鞘。(圖 / 張朝欣)

由於臺灣史前時代大多是長5公分左右的小型石錛,所以簡述巴布亞新幾內亞Asmat族綁縛小型石錛的方法做為範例︰

1.先將石錛固定在錛鞘內,石錛的刃部露在鞘外。

2.再將錛鞘放置在T型木柄上方,同時可以調整錛鞘的角度決定使用方式︰如果要做錛斧,刃部與木柄的長軸平行;若要做錛子,則刃部與手柄的長軸垂直。

3.以藤皮緊緊編織纏繞錛鞘與T型木柄的柄足,綁好之後抽緊藤皮,並將藤皮頭藏好。

4.綁縛好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臺灣史前時代石錛的裝柄與綁縛方式,必然是多元而複雜的,因此前面的3個範例,只是我們的參考,而不是問題的標準答案。

以藤皮綁縛的石錛(張朝欣 攝)
以藤皮綁縛的石錛。(圖 / 張朝欣)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從尼安德塔人到現代時尚:植物纖維的演進與應用

前進清水社口尾遺址!挖出史前人的特殊文化

清水社口尾遺址出土墓葬 3D 掃描與典藏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