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邱少婷提供
隨著科學測量工具的進步,可利用尺度更精微的工具以及新的測量方法來探索、觀測和記錄大自然。
生命從一個細胞開始,以植物的演化來說從水中的游動孢子開始,由同型演化到大小不同的異形細胞結合,形成接合子長成新個體,這樣的子子代代不斷地更替。在植物生命延續的過程中,即使適應了陸域環境的種子植物,不論配子體和孢子體的形態多樣,依然保持著這一代接一代的世代交替。因此要深入了解植物生命,不僅要對俊美的外型觀察入微,更要對各種子籽詳盡的探索。人類對微觀世界的好奇,就是借助尺度更精微的工具來擴展視野。
尺度更精湛的顯微觀察與微觀世界
大自然的微妙無時無刻地展現,放大鏡、微距鏡、顯微鏡……是由低倍轉換至高倍率的不同尺度,隨著顯微觀察尺度的提升,美麗的微觀世界成為垂手可得。
由於光學原理已臻成熟,以往各式精密但笨重的顯微鏡,隨著資訊科技發展、材料科學的設計應用和公民實驗能力的擴張,製作和擁有輕便實用的科學儀器不再是遙不可及。運用光學的原理,以直射穿透光、斜射光、落設光、偏振光、螢光等來觀測物件,讓專業的顯微觀察人人可行,而且可以從小培養,使人類探索自然的視野越加精湛。
科學的進展包括利用新的測量方法,探索和觀測持續演變中的大自然,例如:使用手機拍攝功能觀測和記錄自然現象,特別是觀測那些與自然共存的各種生命體,探索其微觀構造和生生不息的歷程。
植物生命的奧妙從一個細胞開始,簡單如配子、接合子、孢子,發育成了孢子體、配子體。一般植物的孢子體行減數分裂而產生孢子,孢子發育成配子體,再產生配子,兩個配子結合後即接合子,然後繼續發育成孢子體。陸域植物中苔蘚的配子體和孢子體在微距放大下即可觀察。
苔蘚的配子體和孢子體及其繁殖
植物界由綠藻演化而來,依演化的先後,可分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植物登陸須適應離水的生活方式,從水中綠藻開始,演變到葉狀體匍匐貼近水源。苔蘚中的錢蘚類植物表面,為防止失水,又仍需為光合作用的氣體交換開個通氣口(air pore),因此在朝天的表面形成規律的點狀的洞洞。通氣口的細胞構造很簡單,尚未演化成可以開閉自如的保衛細胞,無法調節氣體進出量,故不適合被稱為氣孔,容易與具保衛細胞的氣孔(stoma)混淆。
蘚類的繁殖方式,有一種是葉狀體的擴張營養生長。先長出芽杯(gemma cup),內有芽孢(gemma),當芽孢被水滴沖出杯外或流落到適當的地方,就可以行無性繁殖而成新的個體。另一方式是進行有性繁殖,葉狀體先長出配子體枝(gematophore),分別是雄配子體枝和雌配子體枝,雌雄外觀可由裂緣來辨識,分別為深內凹刻或波浪狀。藏精器深埋在雄配子體枝,釋放精子的開口朝天。而藏卵器在雌配子體枝位在朝地近軸處。雌雄偏向不同,當雨水滴落雄配子體枝,可將精子由傘面順著軸沖流到葉狀體和地面,溼答答的薄水層可供精子游向雌配子體枝的藏卵器,而藏卵器的頸口朝地,精子可順勢由下往上游向卵。
藏精器內的精子游到藏卵器與卵結合後,發育成孢子體,連結到雌配子體枝,其足和柄均深藏不露,僅觀察得到孢蒴孢子囊,成熟的外觀像露出的褐黑色珍珠。孢子由孢蒴溢出,落在適合萌發的環境,就長成新的葉狀體。
裸子植物-松子與被子植物-蘭花
維管束植物包含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三大類。相對於苔蘚植物以產生孢子、雌配子體、雄配子體……等形體,完成生命的歷程。維管束植物中的蕨類是靠孢子繁殖,屬於孢子植物(隱花植物),在其釋放孢子後,微小的孢子仍需落到有足夠水分的環境,才能萌發,長成新的生命個體。
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均以種子繁殖,屬於種子植物(開花植物)。種子植物的孢子不需要外界環境的水,而可以在空中傳粉。種子植物要保住水分的繁殖構造是胚珠(ovule)。胚珠是以層層的組織圍繞保護著卵的構造,花粉粒必須落在珠孔,才能生長出花粉管,送精子與卵結合,發育成胚。周圍的組織也會繼續發育,形成保護的種皮構造,可提供幼胚的營養,這個可以傳播的新生命體就是種子。
種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的蘇鐵類,胚珠著生在繁殖葉上,授粉和受精由小長大成種子的過程展露無遺,因胚珠和種子沒有子房或果實的包覆,為裸露種子的生命體。供食用的松樹種子,去除種皮後,米白色的營養組織就是提供胚發育成長的重要構造。
種子植物傳粉、受精、胚珠發育成種子的過程,雄孢子或花粉粒如何抵達胚珠的開口(珠孔),以便與傳粉者共同演化的方式最特殊,例如:蘭花的雄蕊和雌蕊合成「蕊柱」,成對的花藥則特化成「花粉塊」,暗藏在蕊柱的頂部,傳粉者進出採蜜時,其通關任務就是黏貼上花粉塊,然後到下一朵花時,將花粉塊傳遞到蕊柱上柱頭。
花粉 = 孢子,花粉粒 = 雄配子體,胚囊 = 雌配子體,胚 = 接合子發育成幼小的孢子體,種子即以種皮和營養組織包覆著幼胚的構造,讓植物傳播具有更適應陸域環境的優勢。
開花植物(種子植物)的種實具有豐富養分,以支援繁殖時的營養需求,也成為其他生物的重要食物。世界上最大的種子為海椰子,最小的種子在蘭科,其中風蘭種子又小又輕,不含提供胚成長的養分支援,其種子是由一層細胞的種皮和胚構成。極少數的特殊植物種子,可在手機顯微鏡下透過直射穿透光來觀察,也可運用斜射光方式,形成類暗視野而顯現出來。
以上的近距離和放大高倍率觀察,已經不是研究人員的專利了,民眾只要學會運用隨身攜帶的手機或平板,搭配設計精良的輕便研究型手機顯微鏡,就可觀察入微,目睹精微尺度的粒子、孢子、花粉粒、種籽、蟲子,變身成為有深度探索的科學家!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