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使用動物骨骼?臺灣更新世晚期鹿角槌,拿來當器具! Posted by 楊子睿 2021-12-01 2328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527,適讀年級:七年級 臺灣西南部的外海,介於澎湖群島與臺灣島之間的澎湖水道,過去產出了許多第四紀的哺乳動物化石,這些化石的表面有時甚至會有人類使用過的痕跡,究竟過去的人類曾經如何使用這些動物骨骼做為器具呢?
看哪!小琉球潮間帶有什麼有趣的生態故事?好多黑海參哦! Posted by 趙世民 2021-11-01 2500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520,適讀年級:七年級 在小琉球肚仔坪的潮間帶有一個高密度的黑海參族群,每隻大小只有其他地區的1/5,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尺5.6隻,是目前全世界黑海參最高密度的記錄。牠們會進行二種方式的斷裂生殖,也是首次記載,頗有學術及科普價值...。
現存唯一具外殼的頭足類!鸚鵡螺的中性浮力,使牠在水中維持同體積海水的重量 Posted by 單希瑛 2021-11-01 2246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557,適讀年級:八年級 鸚鵡螺會隨著成長,分泌新的隔壁,形成新的腔室。每個新的腔室最初都充滿腔室液,這些液體會被慢慢排除,以增加浮力來抵消軟體和外殼增長的重量。牠在海水中始終維持著中性浮力,也就是牠幾乎等於同體積的海水。
科博館真菌的秘密基地-真菌菌種種原庫,超低溫冷凍保存,活得更久! Posted by 黃俞菱 2021-11-01 175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SR值568,適讀年級:九年級 科博館有一個真菌菌種種原庫,是採用超低溫冷凍保存法,以確保野外採集回來的珍貴真菌菌種活得非常久。目前它正式保存的真菌菌株約3000多株,最早的菌株已經保存30多年了!
印痕陶片中的史前稻米,稀有現身彰化縣牛埔遺址! Posted by 李作婷 2021-11-01 2200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539,適讀年級:八年級 2018年發掘的牛埔遺址考古標本當中,偶然地發現了兩件印有稻米印痕的陶片。稻米印痕資料可以提供研究史前人植物利用的參考資料,對於不容易保存植物性遺留的考古遺址,印痕陶片的發現,帶領我們一窺史前植物的樣貌。
枯水期現珍寶?日月潭的水下考古,文化遺留有跡象! Posted by 屈慧麗 2021-10-01 2273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547,適讀年級:八年級 2021年4月因日月潭水位下降,文化部接獲民眾通報發現疑似水下文化資產,其中包括疑似「邵族水社部落舊址」、「漢人聚落遺址」及「清朝時期墓碑」,文資局水下遺址科立即安排學者前往進行現地會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