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仔園文化的陶容器


番仔園類型的陶缸,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文化是臺灣中部地區重要的史前文化,屬於距今約 1600 至 400 年前的金石並用時代,是中部地區平埔族群的祖先。陶容器包括日常用的罐、甑、缽、蓋、缸、瓢等器型,也有少數儀式性陶器。

番仔園文化

臺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史前文化,考古學上稱營埔文化,年代大約在距今 3000 至 1600 年前。由於臺灣北部沿海地區的十三行文化人,在公元前後即開始製造鐵器,所以臺灣中部的史前居民,就能透過交易取得鐵器,進而逐漸進入金石並用時代。考古學者把這個階段的臺灣中部史前文化稱為「番仔園文化」。

番仔園文化以臺中市大甲區鐵砧山「番仔園遺址」命名,主要分布在大肚臺地兩側及臺中盆地,範圍北起苗栗縣南部的海岸丘陵,南至彰化縣八卦臺地周圍與平原地區。代表遺址除了番仔園遺址,還有外埔區麻頭路遺址、清水區的清水.中社遺址、沙鹿區的鹿寮遺址、南勢坑遺址、龍井區的龍泉村遺址、南屯區的南屯.山仔腳遺址、惠來遺址、麻糍埔遺址、番婆庄遺址,以及彰化縣福興鄉菜園角遺址群等。

番仔園文化的前期稱為「番仔園類型」,年代距今約 1600 至 1000 年前。陶器承續營埔文化的特色,器表與陶胎的顏色大部分是灰色,只有少部分陶器表面呈淡橙色、灰褐色或近黑色;陶質以細砂陶為主,少數是粗砂陶,也有少量表面磨光的黑陶。器形以陶罐、陶缽為主,也有陶甑、陶缸等,但數量較少。大部分陶器素面無紋飾,一部分陶罐肩部有櫛點紋、圈印紋、劃紋或波浪紋。番仔園類型雖然已經開始使用鐵器,但石器還沒完全被淘汰,仍有打製石鋤、石錛、石刀、打製石片器與石鎚等,其中尤其以馬鞍形石刀最具特色。

番仔園類型的劃紋與圈印紋,龍泉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劃紋與圈印紋,龍泉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櫛點紋,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櫛點紋,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文化的後期稱為「鹿寮類型」,年代大約距今 1000 至 400 年前,陶器顏色以橙色、淺褐色、灰色為主,偶有近黑色;器型以陶罐、陶缽居多,也有少數陶甑、陶瓶等。部分陶器素面無紋飾,少數陶器延續番仔園類型的裝飾方式,可能是受到十三行文化的影響,大部分陶器在頸部以下全面拍印方格紋、魚骨紋、斜條紋等。石器數量很少,只有石鎚、砥石等。鐵器卻很多,包括鐵刀、鐵矛頭、鐵鏃、鐮刀、鐵針等,大部分可能是向漢人購買的。骨器很多,包括骨針、骨簪、骨飾品等;此外還有大量瑪瑙珠、琉璃珠等外來交易品。

鹿寮類型的拍印紋陶,鹿寮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鹿寮類型的拍印紋陶,鹿寮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從文化內容、存在年代和分布範圍判斷,番仔園文化人應該是臺灣中部地區平埔族的祖先。根據語言學者的研究結果,認為道卡斯語和巴布薩語的關係最接近,其次是拍瀑拉語和洪雅語,這 4 種語言當初是由同一種語言逐步分化出來的,而且分化的時間可能還不到一千年。考古學者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發現中部各地的史前文化,在番仔園文化時期逐漸產生了區別。

陶罐

番仔園文化的陶容器,以侈口、縮頸、圓腹、圜底的陶罐最常見,這種器物的主要功用,是當作烹煮食物的鍋子,也可稱為陶釜。據清代黃叔璥著《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的記載:「炊飯用鐵鐺,亦用木扣,陶土為之,圓底縮口,微有脣起以承甑;以石三塊為竈,置木扣於上以炊。」鐵鐺就是鐵鍋,是向漢人購買的;木扣是西拉雅族對陶鍋的稱呼,各平埔族群原來都能自製。番仔園文化的陶罐除了圓腹罐之外,還有圓肩罐、垂腹罐和肩折罐,但數量比較少;口部外敞,器形淺而寬的可稱為陶盆。

番仔園類型的圓腹罐。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圓腹罐。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鹿寮類型的圓肩罐,南勢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鹿寮類型的圓肩罐,南勢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陶盆,龍泉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陶盆,龍泉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陶甑

番仔園文化的陶甑是蒸熟食物的器具,與蒸籠的功用相同,器形與陶罐相似,底部為圜底或尖底,底部的中央有一個穿孔。使用時以箄子遮住穿孔,在甑內盛裝食材,放在另一個裝水的陶罐上,然後在甑上放陶蓋,以火燒煮,用蒸氣將食物蒸熟。臺灣原住民大部分使用木甑,周鍾瑄《諸羅縣志》「番俗篇器物條」記載:「甑以大木刳虛其中若桶,編篾為臍。」阿美族和有些平埔族既用木甑,又用陶甑,陶甑用來蒸飯,而木甑則用於蒸薯芋。阿美族的陶甑形狀像葫蘆,但比較寬扁。製作時將兩隻陶鍋土坯疊起黏合,上方的鍋底即成為隔板,將甑體分為上下兩層,再在隔板上穿十餘個小孔,上層兩側裝方柱形的把手,方便持拿。淇武蘭遺址出土噶瑪蘭族的陶甑,通常以大小相當、紋樣排列也相同的兩個陶罐相疊黏合;上罐底部帶有一穿,少數帶二穿,穿孔呈圓形或三角形。這兩種陶甑與番仔園文化的陶甑形狀差別很大。

番仔園類型的陶甑,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陶甑,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陶缽與陶蓋

番仔園文化的陶缽器形口大底小,沒有內縮的頸部,全器最大徑在口緣處,大部分為敞口或近直口,少數斂口。大部分缽為平底或圜底,也有微凹底。陶缽的用途可能類似碗,用來盛裝食物。陶蓋的形式與陶缽相似,形狀為敞口、口大底小,但陶蓋在內部加裝把手,便於提取;大部分為圓形剖面的橋形把,少數為扁形斷面的半圓形穿孔把,以及罕見的連接於器壁的橫把。由於陶缽的形式與大小都與陶蓋相近,只是沒有把手,因此不能排除部分陶缽或許兼作陶蓋使用的可能。在清水.中社遺址曾出土少數陶缽,表面拍印非字形紋,從陶器的特徵判斷,可能是史前人從苗栗帶到臺中來的。

番仔園類型的陶缽,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陶缽,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由苗栗帶入臺中的陶缽,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由苗栗帶入臺中的陶缽,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陶蓋,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陶蓋,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鹿寮類型的陶蓋,南勢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鹿寮類型的陶蓋,南勢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陶缸

番仔園文化的陶缸可能是盛水的器具,形狀像大型的陶罐,沒有把手,質地為粗砂陶。科博館曾發掘並復原了 2 件大陶缸,一件出土於清水.中社遺址,器形為侈口圓腹,腹部最大直徑 47 cm ,器高 48 cm ,器身的厚度約 4 – 6 mm 。另一件是由屈慧麗博士在麻糍埔遺址發掘出土,腹部最大直徑約 100 cm ,器高 64 cm ,器身厚約 1 – 2 cm ,重達 30 公斤,是臺灣目前出土最大的陶容器。這 2 件陶缸出土時,都沒有發現任何可能是甕棺的跡象。

番仔園類型的陶缸,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陶缸,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陶瓢

平埔族常把乾燥的葫蘆或瓠瓜做成器具,「番俗六考」記載:「用匏斗,狀如葫蘆,口小腹大,可藏米數斗。」「又製葫蘆為行具,大者容數斗,出則隨身,旨蓄(案:儲備的食物)、毯衣悉納其中;遇雨不濡,遇水則浮(案:抱著漂浮渡河)。」雖然木、竹、藤、葫蘆之類的有機材質,很難留存下來,但在惠來遺址與龍泉村遺址,卻都出土過陶瓢,外型模仿用切半瓠瓜製成的瓢。龍泉村遺址出土的這件陶瓢,窄端帶有流口,也可作為握柄,圓端帶穿孔可繫繩,口緣附近帶櫛點紋,非常精緻。

番仔園類型的陶瓢,龍泉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陶瓢,龍泉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儀式性陶器

從史前遺址發掘出土的大部分陶容器,幾乎都是鍋碗瓢盆之類的日常生活用具;但也有少數陶容器,有的形狀特殊,質地細膩,也有的紋飾精緻,尺寸異常,可能是儀式性陶器,作為生命禮俗儀式進行時使用的禮器、巫師施行巫術的道具,或是出現在墓葬中的陪葬品。在番仔園文化的遺址中,偶而也會發現儀式性的陶容器。例如在清水.中社南社地點發掘 M41 號墓葬時,在人骨頭部旁發現陪葬的完整高腹陶罐,胎薄而製作精緻,造形優美。

番仔園類型的陪葬陶罐,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番仔園類型的陪葬陶罐,清水.中社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鹿寮類型的陶瓶,南勢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鹿寮類型的陶瓶,南勢坑遺址出土。(圖/劉克竑)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考古動態最前線!大肚營埔遺址搶救發掘速報

用火與窯之秘辛,「臺灣陶瓷史」新書推介

枯水期現珍寶?日月潭的水下考古,文化遺留有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