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珠在原住民服飾的運用 – 談科博館的貝殼製品蒐藏


泰雅族貝珠腿飾。(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本文藉由科博館所蒐藏的原住民貝類衣飾,來探討這類衣飾在使用的文化脈絡中所具有的功能、價值與社會意義,同時,透過瞭解織造的過程,探究喜好貝類製品的社會,是如何運用與詮釋這一類的製品。

海之輝煌:臺灣文化中的貝製珠飾與裝飾品

將貝殼加工做成裝飾品,在很多文化都可見到,走訪科博館的展場,南島語族展區或是大洋洲展區都可見到貝製的珠子或是裝飾品,由於這些戴有貝飾的物件,在各自的文化脈絡,具有不同的意涵,也特別吸引一般大眾的目光。以臺灣來說,多數館所蒐藏的文物,使用的貝類多為硨磲貝、子安貝、鸚鵡螺等。硨磲貝是一種大型的海底貝類,目前被列為保育類,常見於泰雅族、排灣族的服飾,已被磨製為較小型的珠子或其他形貌做為裝飾,而子安貝是俗名,正式名稱是黃寶螺,在阿美族、排灣族等的服飾上可見到;鸚鵡螺可見於達悟族婦女的胸飾。由於館中有不少這一類的藏品,此文將簡介其中幾件。

璀璨之衣:臺灣原住民貝珠衣的製作與價值

在臺灣原住民的服飾中,貝珠衣是最常被製作的貝類裝飾織品,一件貝珠長衣約需要數萬顆的貝珠綴飾,最重可達 6、7 公斤,甚至更重。臺灣所見以硨磲貝製的服飾,年代多在日治或是更早的時期,日治之後少見,除了費工,也和原料的取得不易有關。貝珠衣的服飾外型為傳統的泰雅族方衣,是無領、無袖、前開、對襟、無釦、縫腋之長衣。其製作方法為以麻線織成的布面上綴貝珠串,貝珠串是橫綴或縱綴的裝飾,而貝珠間是並排對齊。由於硨磲貝要被磨成細小的貝珠,需要相當的技術,根據日治時期文獻的資料,是由東海岸的阿美族婦女製作,後來這個製作技術傳到噶瑪蘭族,泰雅族再跟這些工藝師進行交易而獲得。據說這些貝珠串以 10 串為單位綁在一起,販售時是用袋子裝,以一袋可裝多少數量來計價。

泰雅族的貝珠衣。(圖/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泰雅族的貝珠衣。(圖/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閃耀的工藝:泰雅族貝珠製作與社會地位的織布之光

關於貝珠的製作,根據資料是將硨磲貝經過打碎後,再將貝殼在石灰上來回推動,將原本的稜角磨掉,然後在貝殼上以特殊的鑽孔器具鑽洞,以線串成一串之後,再磨製成大小相同、看似做工繁複的貝珠串。由於泰雅婦女製作貝珠衣時,貝珠乃是用購買取得,由於貝材取得不易,因此能織做出貝珠衣者,能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畢竟要將為數眾多的貝珠穿綴在服飾上,需要有精細的做工與高超的技術,並非每一位懂織布的婦女皆可以達成,因此能完成的婦女,被視為擅織者。原本泰雅族傳統社會以織布的精巧與否來評定婦女的社會地位與才能,織布技巧精湛者,其紋面的部位愈大,地位也愈高;若不會織布,則無法成家。而貝珠衣因其珍貴性,能織做的婦女,在當中獲得的社會尊崇更多。由於貝珠取得不易,臺灣光復以後出現的貝珠衣,有的會以黑色的塑膠珠取代,不似日治時期的純貝珠材料。

光華交映:泰雅族貝珠的社會價值與多元用途

貝珠的價值在泰雅社會被彰顯,因此貝珠也被等同貨幣,婚嫁時的聘禮、衝突時的賠禮,甚至交易時也可以使用。有一種說法是以物易物來進行交易,例如貝珠衣在婚嫁時可做為聘禮,若女方家族的社會地位較高,有可能不只索取一件,男方家族就需依對方要求準備。另外在處理家族衝突時,因為貝珠衣的珍貴性,被理虧的一方,可用來代替賠償的價金,以解決部落或是家族間的紛爭。由於貝珠衣相當沉重,因此很少做為日常的服飾,只有特殊場合、身分者才能穿著,例如馘(ㄍㄨㄛˊ)首勇士、頭目、族長等,或是結婚的男女,算是部落中最貴重的服飾。

綴織之裙:泰雅族獨特貝珠裙的禮俗與製作技藝

泰雅獨特的衣飾文化中,貝珠裙也相當受到矚目,珠裙常使用於訂婚或女子生產後男方送給女方家長的答謝禮。由於貝珠裙相當沉重,不適合穿著,因此成為貨幣交易的功能。根據日治時期的研究調查,過去在桃園的大嵙崁部落,若女方家世顯赫,男方甚至要給女方很多珠裙當聘禮,若數量不足可以用勞力換取,也就是婚後須住女方家工作數年,獲許可後才可將妻子帶回家。所以若這對夫婦離婚,女方也須賠償一定數量的珠裙給男方,假若當時男方有再婚,那麼數量可以減少。由此可見珠裙與貝珠衣的使用、功能類似。

泰雅族的貝珠裙。(圖/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泰雅族的貝珠裙 1。(圖/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泰雅族的貝珠裙。(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泰雅族的貝珠裙 2。(圖/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貝珠裙的織做技術是以一片長方形的苧麻原色織布為底組織,先織做成腰裙,一般的腰裙上端左右兩側有編織綁帶,在平時或工作時穿著,但若飾有貝珠則被視為禮服。裙子正面共分 3 個區域,左、右兩側以縱向方式縫綴數條貝珠串,中間則用橫向的珠串,有的珠裙每一排的貝珠串飾的間隙中,織有黑色線或紅色線做為區隔,有添加色彩之意。腰裙雖為女子的服裝,但貝珠綴飾的珠裙例外,為男子專用,它與珠衣同為慶典盛裝時的禮服,意義相同,為有功績的男子穿用,或作貨幣、聘禮之用。另有說法是有些部落,貝珠衣是做為過世時的陪葬品。

華麗之環:泰雅族尊貴的貝珠項鍊與其社會象徵

泰雅族的貝珠項鍊,一般多繞在頸部做為裝飾,為儀式盛裝舞蹈時的重要點綴;項鍊繞於頸部時,由於長度很長,所以纏繞後使飾物呈拋物線形,自然垂下掛於頸部或下垂到胸部做裝飾。此項鍊男女皆可配戴,通常佩戴者在當地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由於整串以貝珠為主體,其功能與貝珠衣、貝珠裙一樣,具有貨幣流通的價值,由於其稀少貴重,通常為身分較高者,例如頭目、族長、勇士等穿戴。製作項鍊時,將麻線或毛線等穿以小玻璃珠、貝珠成串,以銅鈴做兩端的收尾,再將數串貝珠收束一起,形成該件的外觀,由於做工繁複,不易學習,強化了該項鍊在泰雅社會的尊貴性。從日治時期遺留的影像中,可見到不少太魯閣族婦女穿戴這種貝珠頸飾,除了本館的藏品來自秀林鄉,其他館所亦有類似的蒐藏來自秀林。

泰雅貝珠項鍊。(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泰雅貝珠項鍊。(圖/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耀眼奪目:泰雅族梯形耳飾的神聖與美麗

除傳統貝珠長衣、貝珠裙、貝珠項鍊外,梯形耳飾是極為普遍的飾品之一。泰雅耳飾的材質大多以貝片製成,也有以竹管或骨片製成。而此件梯形貝片與珠串組成,梯形見片以白色貝殼磨製而成,上窄下寬,薄而光滑、四角亦磨去稜角,貝片有一面略呈向內凹的弧形,貝片上端鑽有一小孔,以串接珠串做為裝飾。由於泰雅族男女皆有穿耳、佩戴耳飾的習慣,大都於 13、14 歲即開始戴用,而且他們以耳孔愈大為愈美。大部分的耳飾,不分男女皆可戴用;只是平時多不佩戴,多在參加宴會跳舞時才使用。一般泰雅男女佩戴耳飾,大都為裝飾以增加個人美觀,或表示佩戴者對該社會的貢獻,也是泰雅男子出征時,為提高士氣與信心,勇士們須佩戴的附件之一。然而此件耳飾,僅有「馘首」者可以戴,因為「馘首」代表能為祖靈認可,並能獲得族人尊敬與受到祖靈庇佑。佩帶此種耳飾時,將珠串穿過耳洞固定,梯形貝片自然垂墜於耳下。

泰雅族梯形耳飾。(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泰雅族梯形耳飾。(圖/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征戰華章:泰雅族貝珠腿飾的武士風采與祭典用途

貝珠腿飾的材料來源與貝珠衣及珠裙相同,同屬於具有某些特殊身分或是階級者使用,都以不易取得的貝珠為原料,主材為麻和貝殼,將白色貝殼珠橫串在麻繩上,下方綴以鈴鐺做裝飾。腿飾的形制與腰飾極為類似,為一方形狀,尺寸較小些而且是成對的,縫製小貝珠及彩色玻璃珠珠串後,珠串末端飾以銅錢或小銅鈴,而布塊上端之左右角各有一麻繩綁帶。其穿戴方式,係將棉布塊或麻織編帶上緣兩端的綁帶相繫於小腿上,配戴部位在小腿上部接近膝蓋處,成對戴上後下襬自然敞開。腿飾主要用途在於裝飾並彰顯其武功,一般限泰雅男子在祭典盛裝舞蹈時才可佩戴,且非已獵得人頭者不得戴用貝珠腿飾,因此多在獵頭英雄祝祭時使用。

泰雅族貝珠腿飾。(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泰雅族貝珠腿飾。(圖/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傳承之韻:達悟族多元材質的胸飾藝術

達悟族胸飾是將貝殼製品(如子安貝、鸚鵡螺),混合其他材質製作成胸飾,如木珠、骨珠、植物種子的硬殼、貴重的寶石、金銀箔片、制錢、木片或黃色琉璃珠、紅磚色琉璃珠(mowlag)以及銀製的圓片串成,長度有時及膝,這些都稱為胸飾。而當中最名貴的不是貝殼製品,而是瑪瑙,傳統習俗中,母親會在女兒出嫁時,將瑪瑙傳給女兒。雅美(達悟)族胸飾可分為男子與女子之用,一般有以金片製成男子 ∞ 形胸飾,或以番龍眼、毛柿樹等植物木片製成的半月形胸飾,為男性老年人所佩戴。女子胸飾有的以植物種子與斧形銀片串成或利用豬的兩犬牙磨製成,有的則以玻璃珠、瑪瑙與鸚鵡螺磨製成的梯形貝片串成。

達悟族胸飾。(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達悟族胸飾。(圖/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海之華彩:達悟族傳統與創新交織的貝項鍊藝術

達悟族貝項鍊除婦女配戴外,也有男子盛裝時穿戴。利用珠子,方形貝殼串成,此外也有運用其他材質,如金屬、毛柿樹、植物木片、琉璃珠、瑪瑙珠、植物種子等材質搭配。蘭嶼的達悟族(雅美族)婦女,會將海邊拾來的鸚鵡螺外殼,裁切成方形, 7 片鸚鵡螺切割磨製,上面鑽出孔,以麻線串起,貝片之間穿有小圓珠,頸飾末端以麻繩做環形節。本件為達悟婦女盛裝時配戴,該項鍊與女性脖子的圍度相同,兩端繫繩繫綁於頸後,貝片自然垂墜於頸部。

達悟族貝項鍊。(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達悟族貝項鍊。(圖/取材自科博館民族學檔案資料)

傳承的心:現代創新與古老藝術的尋根之旅

服飾上的配件,除了表達穿戴者的品味,也表達場合、身分、階級等社會因素,以貝殼類來產出服裝上的裝飾,在現代社會裡因材料難取得以及相關工藝沒落,越來越少人會施作。因此年輕一輩的織者,鑑於傳統工藝逐漸流失,開始開發各種可能的替代品,例如用陶管來製作貝珠,或是用其他的原料來模擬貝珠。對於部落的人來說,或許織造的材料已經不復以往,或是織造的技術已經斷層,但是對於傳統文化的尋根,以及試圖模擬古人的技法,以做為傳承的基礎,那個汲汲營營追尋的心,卻永不蛻變。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觀音信仰的演變:臺灣的宗教多樣性與文化融合

烏龍茶不烏龍!還很正!品臺灣老茶蔚為風尚!

文面形式的演化:群我差異與親緣關係辨識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