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陶瓷史」是 2023 年 4 月推出的新書,介紹了臺灣史前到現代的窯爐發展之下,陶器、瓷器的技術演變,以及臺灣陶瓷史的構成與物質遺留的特色。閱讀這本書,就像走過一趟臺灣史前到歷史時期的陶瓷演化之路,也是一段臺灣先民生活史記之路。
從石煮法到煉鐵,一樣都不少
科博館 2023 年 4 月推出的「用火的日子」特展,介紹的是人類用火的歷史。其中最令人好奇的是,臺灣從開始有人類活動的 25000 年前舊石器時代以來,到距今 400-500 年前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之前,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用火經驗」?上萬年的時間,史前臺灣人有什麼樣獨特的用火過程?留下了什麼樣的遺跡、遺物,讓我們可以追尋這段消失的過往?
從臺灣史前史的過程來看,目前知道的只有短短的 2 萬多年,和周邊有幾十萬年史前史的國家、地區相比時間算很短,但是我們不得不感到驚訝的是,臺灣史前人生活上的各種器物和技術並不比他們少。從石煮法、燻烤骨角工具、燒製陶器、製作彩陶、熔製琉璃珠、鍛煉金屬器等等,出現在世界各大文明中的用火技術相關物質文化,臺灣史前史上都沒有缺少。根據出土遺物來看,臺灣史前人在使用火的行為發展上,從 500 度的低溫火,到燃燒出 1500 度以上的高溫火,自有一套完整的傳承與演變。
我們除了可以從不同溫度燒製成的考古遺物來追溯這個過程之外,「史前窯爐、火塘」的出土,更是重要的證據。不同形式的窯爐,具有不同的升溫機制,為了達到增加進氧量、提升保溫性、均勻溫度、穩定升溫等目的,史前煉鐵爐或是現代燒製磚瓦、陶瓷的窯爐,都出現了和史前的平地坑燒火塘不同的形態與設計。包括建構密閉窯體、分化出火膛和窯室的設計之類。也因此,要了解人類用火的歷史,除了考古遺物本身,火塘、窯、爐都是很重要的證據。
史前陶藝史裡的迷思
2023 年 4 月推出的「臺灣陶瓷史」這本新書,介紹了臺灣史前到現代的窯爐發展之下,陶器、瓷器的技術演變,以及臺灣陶瓷史的構成與物質遺留的特色。作者盧泰康博士,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除了是陶瓷研究專家,對於古窯以及歷史考古也有豐富的經驗。書中介紹了史前陶器、原住民陶器和近代傳世陶瓷,對於臺灣出土古窯的介紹,更是令人驚艷。從第壹章史前陶器的介紹中,可以看到臺灣近 5 千年的史前陶器發展,技術上是朝著燒出更緻密、更堅固的陶器發展,例如書中提到的灰黑陶的出現等等。然而,同時出土的史前燒陶坑都被認為屬於坑燒式或平地堆燒式,也是最原始的燒陶技術。如此一來,陶器質地的發展,是否有可能透過練土、製坯或其他燒成技巧,來逐步達成這些改變,值得考古學家深思。
第貳章「原住民族陶器」的章節中,除了透過民族誌紀錄,也摘錄許多日治時期的明信片圖像,詳細且生動的說明了原住民族陶器製作的步驟。這些資料讓我們看到製陶過程中,為了燒出好看、好用的陶器,如何在練土的階段開始準備好合適的坯土。陶坯製作階段,如何用拍打、修整、陰乾等機械式手段來做出厚薄均勻、坯體強固的陶坯。最後的燒成階段,如何用心的準備燃料堆放和窯體建構等等。書中也將臺灣各原住民族的陶器和技術都做了介紹,讓讀者能一次性的對臺灣南島語族的陶器類型有更全面性的認識。
飄洋渡海而來的窯爐技術
第叁章傳世陶瓷器方面,介紹的是臺灣史上最熱鬧的一段歷史,透過大航海時代人群的遠程移動,帶來了多元的物質文化。正值史前臺灣與歷史臺灣的交界與轉換階段,我們從陶瓷器上,看到了文化接觸以及新的需求。傳入的物品,代表的是新的資源輸入島內,包括陶瓷器本身和用陶瓷器裝載來的外地物資,有酒,甚至火藥等。新的物質也帶來新的生活方式,自然也引發了新技術的傳入。書中第肆、伍、柒章,介紹了 17 世紀後島內出現的燒製磚瓦的窯爐,例如彰化二林的烏瓦窯。18、19 世紀以後則有燒製糖漏的瓦漏窯(歸仁窯)、燒製硬陶的硘窯(西大墩窯)等。這些考古發掘出土的古窯遺跡,填補了臺灣先民生活史當中一段段不為人熟知的環節。書中也記錄了各地現存的窯業,和被棄毀即將消失的古窯現況,讀者可以從照片和測繪圖上清楚了解當時代窯溫技術的特點,並且回味當年盛極一時的風貌。另外書中第陸章,則探討了和漢人信仰文化息息相關的交趾陶在臺灣的發展。透過物質文化分析、科學檢測和史觀的探討,重新認識這些色彩繽紛、意象生動的陶偶、陶塑的設計與製作。與臺灣傳統精神密切交織的陶瓷工藝,終究在臺灣建構起自成一格的特色。
臺灣陶瓷史的史觀
「臺灣陶瓷的歷史,就是臺灣歷史的縮影」,該書作者在前言的提示,正是全書的史觀核心。綜觀全書,我們可以看到陶瓷文化的樣貌,反映了各個階段民生活動的發展史,影響的因素包括:持續的經驗傳承、外來文化交流、技術導入、商業化等等。例如在鐵器時代之前技術發展緩慢的原因,或許正如作者在書中曾提到的,鐵器時代以前的臺灣有難以親近的在地族群固守,加上強行開發或交流的效益不高。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臺灣陶器技術在長達 4000 多年的史前階段,只能依靠有限的經驗累積,緩慢的演化。
而在鐵器時代之後,整體的陶瓷文化,明顯有飛躍性的改變。這個改變,無疑地和航海時代的物資流通有關。這個階段,與其說是帶來了新的陶瓷器,不如說是新的需求。隨著新移民或是新的開發,帶來了對不同陶瓷器的需要。也因此這個階段是以多元輸入的組合,反映在陶瓷器的種類上。清代以後到日治時期,窯業及陶瓷技術的發展,可以看到逐漸地依附在本地資源分布之下,紮根並成長。陶瓷產品雖然以內銷為主,卻也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臺灣風格。諸如此類,透過閱讀「臺灣陶瓷史」,我們就像走過一趟臺灣史前到歷史時期的陶瓷演化之路。作者以畫工細緻、圖文並茂的書寫內容,帶領讀者從動態的歷史角度,來欣賞陶瓷與古窯。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