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幕後的精彩-「蒐藏庫大開箱」活動


民眾參觀植物工作室。(圖/許美蓉)

光鮮亮麗的展品陳列與精彩的教育活動體驗,是否就可以滿足科博館粉絲們對知識的追求與探索?一件標本是如何被挑選進入蒐藏庫?它們又是如何被保存在被戲稱為標本納骨塔的環境?這背後究竟藏有多少的專業知識與不為人知的祕密?讓我們娓娓打開。

科博館館藏從零開始,自 1983 蒐藏的第一件植物臘葉標本,到建館 37 週年的今日,已累積了約 1,652,300 件的館藏量。這些涵蓋動物、植物、真菌、地質及人類等領域的標本與文物,不僅提供了研究、展示及教育方面的知識產出,甚至部分較為珍貴的標本文物也曾外借給友館展示。近年來博物館界將藏品的各種資源運用逐漸開放給民眾,將藏品近用(access)的公共性予以實踐。

蒐藏庫屬於博物館後臺研究的場域,各館所對於庫房的人員進出以及藏品的保存與安全皆有嚴格的管理與規定,加上庫房內的館藏品需維持恆溫、恆濕與防治蟲害的環境,對於學術團體的教學活動參訪,科博館僅接受大專院校相關科系的師生來函申請,並無提供一般民眾購票即可入庫的服務。在「庫房保存環境」與「提供民眾更多的服務」兩相權衡下,今年科博館藉著館慶的特別日子,於元旦首次舉行「蒐藏庫大開箱」的活動,安排生物學組中昆蟲及植物學域的專業人員,專門為 40 位民眾導覽博物館的後臺(behind the scene)-標本工作室及蒐藏庫,傳達博物館蒐藏的使命及其意義,進而讓民眾成為博物館的支持者。

蒐藏庫大開箱的意義

回溯蒐藏庫大開箱活動的初衷,是希望能藉此來宣傳博物館的使命,特別是在 2022 年國際博物館協會修改了博物館的定義為「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服務、非營利的常設性機構,對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從事研究、收藏、保存、闡釋與展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具易近性與包容性,促進多樣性和永續性。博物館以倫理、專業和社群參與的方式運作和交流,為教育、娛樂、反思和知識共享提供各種體驗」,其中的易近性與包容性(accessible and inclusive)、專業(professionally)、社群參與(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ies)、各種體驗(varied experiences)、知識共享(knowledge sharing)是當代國內外博物館從業人員努力關懷與推動的信念,而蒐藏的不可取代性,更是其永續的重要來源。

民眾藉由活動看到博物館努力保存自然與文化的重要資產,博物館則可爭取更多的支持與資源,改善更好的軟硬體與空間,提供更多的服務。

蒐藏庫大開箱主視覺1。(圖 / 黃姿菁)
蒐藏庫大開箱主視覺1。(圖 / 黃姿菁)
蒐藏庫大開箱主視覺。(設計者:黃姿菁)
蒐藏庫大開箱主視覺。(圖 / 黃姿菁)

報名結果與活動內容

為求公平公正,蒐藏庫大開箱活動報名採亂數抽籤方式正取 40 名、備取 20 名,在 8 天的報名時間總計有 354 人報名,以年齡在 20-39 歲最多,佔 65.3%;報名者以居住在中部縣市者較多,亦有來自基隆市、高雄市及連江縣等地民眾報名。

大開箱活動每場有兩大主軸:一、「直擊標本工作室」介紹標本製作與保存方式,二、「走進標本蒐藏庫」介紹自然史標本蒐藏的故事與意義。每場各 40 分鐘,由維管束學門楊宗愈博士及植物工作室團隊、昆蟲學門負責人蔡經甫博士及昆蟲工作室團隊進行導覽及標本製作演示,同時參觀後再交換,活動過程為 90 分鐘。其中楊宗愈博士說明藉由製作植物標本所使用的舊報紙因為時空的改變而有新的發現:2010 年他在俄羅斯做研究看標本時,發現了當時所使用的報紙有中文、日文,且有「臺灣」、「征臺軍」、「劉永福」等字樣,所傳達的是以日本人的角度來看當時臺灣先民如何抵抗被接收的訊息。後來他將舊報紙轉贈給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而蔡經甫博士則以科博館受贈的蝶翅貼畫為例,說明過去享有「蝴蝶王國」美譽的臺灣,在 50 年代昆蟲產製品加工的熱潮,許多家庭的男性成員到野外捕蝶,帶回家給女性成員進行蝴蝶展翅的工作,讓家庭得以有穩定的收入;後因棲地改變與過度捕捉,蝶翅貼畫已成為歷史,默默地述說著臺灣生態的演變。結束參觀後,由生物學組主任鄭明倫博士主持 Q&A,全體大合照以及填寫問卷。

民眾參觀昆蟲學門蒐藏庫的蝶翅貼畫。(圖/許美蓉)
民眾參觀昆蟲學門蒐藏庫的蝶翅貼畫。(圖 / 許美蓉)
民眾參觀植物工作室。(圖/許美蓉)
民眾參觀植物工作室。(圖 / 許美蓉)

活動評估與分析

本次活動從發想、溝通、協調、製作、主視覺設計、報名、行銷宣傳、會場布置、演示、導覽解說、問卷設計……等,有 23 位跨組室人員各司其職,準備時間約為 2 個月。評估其實際收益及成本雖不成比例,但收到的回饋卻是令人相當振奮的。

分析參加者所回饋的問卷得知:本活動的管道大多數是透過本館社交平臺(臉書、IG 與官網),其次是親友介紹、其他或是會員系統的郵件通知而得知,顯示科博館在經營社交平臺的努力以及受到忠實粉絲的高度關注。而在報名的動機上,以本身熱愛博物館者佔了一半居多,其次是活動新鮮有趣、體驗以充實生活、親友相約等動機。

活動中有一半的參加者期待探索科博館的蒐藏庫,亦有不少人希望獲得博物館幕後的另類知識,另外還有人期待體驗與以往不同的科博館。可見有非常多的觀眾對於博物館的幕後工作感到好奇,希望能了解博物館多樣的面貌。而在喜愛的活動項目中,昆蟲蒐藏庫及其工作室、植物蒐藏庫及其工作室受歡迎程度相近。

關於整體活動安排的滿意度,參加者回饋最多的是整體視覺設計的滿意,其次是活動的內容設計與安排,對於報名流程以及時間的安排稍微略低的評分,但總體的滿意度高達 90% 以上。民眾回饋的建議及未來活動的期待如下:「非常充實知識量滿滿的活動」、「希望未來有機會參觀更多的蒐藏庫」、「參觀的時間能寬裕些」、「希望半年辦理乙次」、「想看全部的蒐藏庫」……可以感受到參加者的支持與期待。日後最想參觀的蒐藏庫以古生物學門佔最多(可能因為有恐龍化石?),其次是生物領域、人類學領域的蒐藏庫。

值得期待的參觀活動即將啟動

從年初的大開箱活動中,本館聽到了民眾期待參觀更多、不同幕後工作的聲音,於是我們安排在 7 月 20 日的「古生物標本蒐藏庫大開箱」,由張鈞翔博士介紹科博館歷年來精心蒐藏的化石標本,以及楊子睿博士講述在去年與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國立成功大學地科系學生等多個研究單位合作挖掘屏東恆春距今超過 8 萬 5 千年,全長超過 15 公尺的鯨魚化石標本清修。另外由人類學組考古學門劉克竑老師與民族學門廖紫均博士所共同策劃的「海海人生-臺灣中部海線考古開箱」活動亦將於 9 月 16 日舉辦。喜愛科博館、熱愛科博館的民眾,記得搶先報名參加喔!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互動式科普繪本製作過程中的重要元素與挑戰

拆掉的房子也有價值?識貨者急於蒐購!博物館裡也珍藏一些建築構件

排灣族祖靈柱的歸宿?婚姻結盟嫁入博物館!國寶登錄的多元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