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製作原住民科學布袋戲


科博館於2023年臺灣科學節再次推出原住民族布袋戲「吉娃斯勇闖科博館」,藉由原住民角色,進行科博館科學研究成果的推介,介紹博物館如何進行多元概念(原住民族、戲劇、科學、教育)、多元媒介(博物館、布袋戲)的重組與轉化,進行全新的嘗試。

ke’ na ‘Tayal 說族語:以原住民族語命名的動植礦物


名字,是人們對「物」的稱呼。原住民族適應於各地至今數千萬年,是最熟悉各地萬物的人群,卻因為未熟悉名法則,致使大量科學命名,非由原住民族語命名。然而,一些學者雖非原住民,卻也將原住民族語用來命名動植礦物,讓這些動植礦物「說族語」。

西北海岸原住民文物展廳:轉型正義的新視角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過去百年來累積相當豐富的西北海岸原住民族文物收藏。該館自2017年與當地原住民族人合作進行展廳更新,於2022年6月重新開幕。這個展廳如何從傳統自然史呈現方式翻轉,以原住民族觀點進行轉型正義,值得一看。

排灣族祖靈柱的歸宿?婚姻結盟嫁入博物館!國寶登錄的多元敘事


國內公有博物館長期典藏的排灣族祖靈柱申請登錄國寶,分析結果顯示,源出部落面對祖靈柱被公有博物館申請登錄為國寶時的反應,不同敘事間的方向並不同;對於訴求祖靈柱返還,以及對於婚姻結盟、結拜結盟的理解,亦存在差異。

原住民文面禮俗是生命進程的記號!從耆老到新生代的傳承,民俗類文化資產保存的重點在哪?


近年來許多縣市政府登錄原住民族文身文化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並將文身耆老登錄為保存者。其他民俗類的保存者都是實際執行民俗活動者,而文身耆老並不實際執行文身活動者,其中的若干議題,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