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製作原住民科學布袋戲


演出後請小觀眾親身體會布袋戲戲劇,融入劇情及角色中。(圖/陳叔倬)

科博館於 2023 年臺灣科學節再次推出原住民族布袋戲「吉娃斯勇闖科博館」,藉由原住民角色,推廣科博館科學研究成果,介紹博物館如何以多元概念(原住民族、戲劇、科學、教育)、多元媒介(博物館、布袋戲)的重組與轉化,進行全新的嘗試。

博物館中極具潛力的藝術教育工具:布袋戲

STEAM 是指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的整合教育。 STEAM 旨在將 STEM 學科與藝術學科完美整合,教導學生創新、批判性思考,以及在富有想像力的設計或創造性方法中,使用工程或技術來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同時建立學生的數學和科學基礎。科博館開館至今 38 年,具有非常紮實的展示、典藏、研究、教育根基,過去亦投入 STEAM 多元整合、探究實作教案。

科博館在 2011 年與電影《賽德克巴萊》合作,推廣賽德克族文化,特別製作了賽德克巴萊歷史布袋戲,藉由簡單但深具內涵的對白與故事情節,以及生動活潑的布偶肢體操作,除了成功向兒童群眾介紹賽德克族文化與霧社事件歷史之外,更讓兒童接近布袋戲劇的傳藝之美。賽德克族始祖神話傳說,傳唱歌謠及布袋戲文化共列文化部頒訂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潛力點,在賽德克巴萊歷史布袋戲的精心安排下,獲得了完美的結合。《賽德克巴萊》布袋戲製作後即為科博館的常備活動,至今在科博館內已上演超過 80 場,並至各地自然史教育館、原住民族部落巡演,廣受喜愛。

原住民科學與布袋戲藝術的結合

原住民族科學知識是指原住民族在長期的歷史和文化演進中,累積的科學知識體系。這些知識通常與自然環境和文化習俗有關,並且與現代科學知識存在著某些相似性和相互補充的關係。

近年來,布袋戲劇朝向科學教育知識發展。例如科學教育的重要社群媒體-泛科學,曾在 2019 年結合傳統布袋戲技藝,推出科學布袋戲系列影片,用輕鬆詼諧的方式,探討各種常見的問題,呈現生活中的科學,至今製播超過 20 集,廣受好評。

如何製作原住民科學布袋戲

結合以上的議題發想,科博館在 2023 年推出「吉娃斯勇闖科博館」布袋戲,內容融合科學知識和原住民族文化元素。其過程如下:

1. 選擇科學主題:科學主題可以是自然科學、生命科學、物理科學等各種科學領域。在選擇科學主題時,需要考慮到該主題是否符合原住民族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並且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必要時可以同時結合多個主題,進行劇本編寫。此次的「吉娃斯勇闖科博館」布袋戲,選擇以科博館過去的科學研究成果為內容,包括蘭嶼的長尾南蜥護蛋行為、臺灣寬尾鳳蝶的命名等。

2. 融合原住民族科學或文化元素:在原住民族科學布袋戲中,必須融合原住民族科學或文化元素,原住民族科學包括科學知識、科學哲學、宇宙觀等。原住民族文化包括語言、音樂、舞蹈、服飾等。這些元素能夠豐富劇中的情節和氛圍,同時也能夠展示原住民族科學與文化的特色和價值。為了讓科學知識能與原住民族文化、布袋戲特色結合,本劇採借泰雅族的夢占做為媒介,讓吉娃斯能與動物角色互動。

「吉娃斯勇闖科博館」富含原住民族文化元素。(圖/陳叔倬)
「吉娃斯勇闖科博館」富含原住民族文化元素。(圖/陳叔倬)

3. 選擇人物角色:在原住民族科學布袋戲中,人物角色也非常重要。一種方式是請求已有的原住民角色授權使用。《吉娃斯愛科學》動畫是一個已經完善開發的原住民角色 IP ,其中包括吉娃斯 Ciwas 、飛卉 Behui 、巴彥 Bayan 、猴子乃奈 ngayngay 等。另增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原住民族角色,例如頭目、祭司、獵人、織女等。這些角色具有原住民族的性格和特點,亦能配合演繹科學知識的相關內容。本劇即採借吉娃斯愛科學的 IP ,製作布袋戲偶。

科博館吉祥物龍爸龍媽進入布袋戲中,介紹科博館的科學研究。(圖/陳叔倬)
科博館吉祥物龍爸龍媽進入布袋戲中,介紹科博館的科學研究。(圖/陳叔倬)

4. 製作戲偶和道具:戲偶和道具是原住民族科學布袋戲的重要元素。可以選擇一些具有原住民族風格的道具,例如房舍、穀倉、編器、織品、獵具、農具等。這些元素能夠增加劇中的情節和氛圍,同時也能夠展現原住民族科學與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進行動物的角色演出時,除了動物原本的造型之外,本劇讓每一個動物角色進行擬人化變形,變化出另一個人形偶,藉此與原住民人偶對話互動。

科博館館長及他的烏賊科學研究也進入布袋戲中。(圖/陳叔倬)
科博館館長及他的烏賊科學研究也進入布袋戲中。(圖/陳叔倬)

5.編寫劇本:劇本是原住民族科學布袋戲的核心部分。在編寫劇本時,需要考慮到科學知識和原住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合,並且注重劇情的連貫性和吸引力。同時也要注意語言的使用,以符合原住民族語言和文化特色的詞彙和句子。當設定好以上的角色與內容後,即開始進行劇本編寫。

6.排練和表演:在進行排練和表演時,需要注重角色和動作的表現,同時也要注意原住民族科學與文化的呈現。

現場演出轟動,廣受好評。(圖/陳叔倬)
現場演出轟動,廣受好評。(圖/陳叔倬)

7.參與演出:布袋戲戲劇是一種非常容易參與演出的戲劇。在布袋戲藝師演出完布袋戲正戲後,將邀請觀賞孩童一起參與,進行部分內容的演繹。讓孩童親自操偶,可加深孩童對於戲劇內容的印象,促進對於原住民族科學的認識。

演出後請小觀眾親身體會布袋戲戲劇,融入劇情及角色中。(圖/陳叔倬)
演出後請小觀眾親身體會布袋戲戲劇,融入劇情及角色中。(圖/陳叔倬)

科博館自製「吉娃斯勇闖科博館」布袋戲

科博館依循過去製作《賽德克巴萊》布袋戲的經驗,參考「泛科學」布袋戲的製作,取得《吉娃斯愛科學》IP 授權設計人物角色,於 2023 年製作全新的原住民族科學布袋戲:「吉娃斯勇闖科博館」,已於 2023 年 11 月臺灣科學節時成功演出 24 場,場場爆滿,滿獲好評。(本文轉載自《2023全國科普論壇論文彙編》)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餘韻裊裊飄茶香!臺灣茶界的明日之星:有機茶

轉身之前:回顧2001-2020史前館的原住民族特展

怎麼「拿麼厲害」?當代部落的紅榜文化,充滿原住民的詼諧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