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藍碧海峽潛旅紀行(三):頭足類小怪物

本文為 2024 年 7 月筆者赴印尼藍碧海峽潛水拍攝當地海洋生物潛旅紀行系列之第 3 篇。本篇敘述在當地拍攝在臺灣緣慳一面的火焰烏賊和擬態章魚、行為逗趣的條紋蛸(椰子章魚)、以及一種模仿海綿質地保護色的未知種烏賊的過程。

印尼藍碧海峽潛旅紀行(一)當地地理景觀與博比特蟲


位於印尼北蘇拉威西的藍碧海峽,是愛好微距拍攝的潛水人心目中的聖殿。本文將分為四篇,紀錄今年 7 月在藍碧海峽水下拍攝諸多奇妙的海洋生物過程,以及在當地附近景點參訪之紀行。本篇概述藍碧海峽之地理環境與周遭海底生態,以及拍攝以現代八卦新聞人物命名的海洋生物 – 博比特蟲的經歷。

從巨大到寄生 從深海到陸地 無所不在的甲殼動物-等足類


從海拔 5000 公尺的高山,一路分布至水深 2000 公尺以下的深海,等足類約有 4500 種海棲種類、 500 種淡水種,以及大約 5000 種陸棲的潮蟲類,是最成功的陸生甲殼類。從自由活動到高度專一化的寄生,等足類佔據多樣化的生態區位,是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最佳明證之一。

公民科學家的力量 — 標本蒐藏的新來源


當熱心記錄物種及生態現況的臉書朋友們,紛紛成為分駐各地現場的公民科學家,不僅協助我們取得第一手的標本及相關訊息,甚至提供許多極有用的標本。本文記錄這些公民科學家們在科博館無脊椎動物學門蒐藏研究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