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來了! 破解臺灣西部前陸盆地的秘密 Posted by 蔣正興 2023-02-14 1531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SR值542,適讀年級:八年級 臺灣西部前陸盆地範圍分布在臺灣海峽、西部海岸平原及西部麓山帶。臺灣西部的地震,雖比不上臺灣東部外海的地震頻繁,但臺灣大規模的歷史災害地震皆發生在前陸盆地之中,特別發生在構造與沉積同時作用的西部麓山帶。
西元1781-1782年真的發生過海嘯嗎? Posted by 蔣正興 2022-10-01 1536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SR值581,適讀年級:九年級 1781-1782年的大海嘯,由於周圍國家缺乏文獻記載,推測1782年的海嘯事件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學者關注臺灣西南海域的海底峽谷,谷壁發生海底山崩可引發海嘯。臺灣西南海域的海底山崩值得進一步調查與監控,以提供未來海嘯防災的參考。
新臺灣之光!高比率連接陸地的海底峽谷,是因地震頻繁? Posted by 蔣正興 2022-06-01 1415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SR值539,適讀年級:八年級 海底峽谷是陸上沉積物搬運到深海的重要管道,可同時傳輸有機物質及營養鹽到深海,成為底棲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量的熱點。臺灣周圍的 13 條底峽谷中有7 條海底峽谷仍然與海岸相連,以及5條海底峽谷仍能與陸上河流相連,遠高於世界的平均數。
遭遇地震,醫院如何持續運作?「隔震」是有效的抗震利器 Posted by 蔣正興、王哲夫 2020-12-01 129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SR值487,適讀年級:五年級 近幾年來,臺灣地區地震頻繁,許多建案主打隔震(免震)設計,本文就來淺談醫院「隔震」,透過教具來認識隔震的效果,並推廣此有效的抗震利器。若其能夠施設於國內醫療等重要單位,則可為人民創造一個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
保存記憶,預防災害:將自然災害做為文化遺產 Posted by 蔣正興 2020-07-01 156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SR值505,適讀年級:六年級 自然災害常烙印在土地與建築物上,形成了自然災害遺址。日本人嘗試透過石碑來將其海嘯災難經驗傳承給後代,臺灣同樣經歷了1867年基隆海嘯,該地區已經快要到了海嘯週期,如果我們能透過適當的遺跡遺址保存來增加人們的災害記憶,就能提供未來防災減災的參考。
春遊的意外發現-泰安舊站的震災復興紀念碑 Posted by 鍾令和 2020-04-01 124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SR值506,適讀年級:六年級 走訪后里泰安櫻花祭時,意外發現臺中縣震災復興紀念碑。筆者藉此整理一些有關這個臺灣地震史上死亡人數第一名的歷史地震事件與臺鐵舊山線的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