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記憶,預防災害:將自然災害做為文化遺產


圖/蔣正興 提供

岩手縣宮古市茂市的大津浪記念碑。(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自然災害常烙印在土地與建築物上,形成了自然災害遺址,如果我們能透過適當的遺跡遺址保存來增加人們的災害記憶,就能提供未來防災減災的參考。(圖/維基百科)

地震遺址:從傷痛到文化遺產的轉變

地震、海嘯是自然的重大災害,往往造成人們嚴重的損失。自然災害常烙印在土地與建築物上,形成了自然災害遺址。如果保存這些遺址,可能對於周圍居民造成另一種傷害,畢竟大部分的居民不希望喚起痛苦的回憶。然而,除了這些負面記憶外,地震遺址在歷史和社會中又扮演什麼角色呢?如何把這些自然災害遺址轉換成珍貴的文化遺產?

臺灣中部地區在短短不到百年間,經歷1935新竹臺中地震、1999年集集地震等兩次重大自然災害襲擊,總計造成約5千7百人死亡。其中1935年新竹臺中地震後,在苗栗銅鑼及臺中后里等地建立紀念碑(圖1),其碑文內容除了紀事外,也有不少銘刻死難者姓名,除顯示出對於個別受難者的重視,也是在告訴我們地震將不斷地重演,後代子孫永遠不能忘記地震的教訓。1999年921地震造成巨大災難後,教育部立即規劃地震博物館的設立,以積極保存地震遺址。在籌設921地震教育園區的過程中,雖然居民的反對與抗爭最後得以溝通化解,但也因而了解博物館須具備撫平傷痛與安定民心的功能。因此該館的展示設計除以地震科學教育為展示的主軸,也以人文及歷史紀念為輔。921地震教育園區利用地震遺址做為地震科學、地震體驗與防災教育的基地,成功的將地震遺址轉成文化遺產。

臺中市后里區舊泰安車站旁的震災復興紀念碑
臺中市后里區舊泰安車站旁的震災復興紀念碑

保存災難記憶:石碑見證日本人對自然災害的尊重與反思

相鄰的日本,也經歷多次地震與海嘯,他們積極地保存自然災害的文化遺產。例如,大阪市大正橋旁的石碑「大地震兩川口津浪記」,這個石碑記錄1854年安政南海地震後引發的海嘯,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此地也曾在1707年發生寶永南海地震海嘯並同樣造成了多人死亡。1854年海嘯時,人們因未汲取寶永南海地震海嘯教訓而再次付出慘痛犧牲。該石碑描述人們誤認為海嘯來臨時只要在水面就安全,因此許多人在兩次的海嘯中都選擇躲在河岸的小船與木屋內避難,但海嘯卻沖毀了小船與小屋,人們因此而蒙難。可以想像立碑之時,那種充滿悔恨的心情,希望透過立碑讓後代子孫記取教訓。

大地震兩川口津浪記石碑
大地震兩川口津浪記石碑

位在日本大阪府堺市大浜公園的擁護璽,這座石碑最初建在御蔭山上,於1895年移至大浜公園,石碑記載寶永南海地震海嘯的災害事蹟,村民從中獲得寶永地震海嘯教訓,當發生安政南海地震時,村民躲避到高處,從而躲過了海嘯的襲擊。另外位於岩手縣宮古市茂市的石碑,上面刻有「不要在此處以下蓋房子」。因為這裡曾經歷兩次大海嘯,分別於1896年的海嘯(60多人死,2人倖存)及1933年的海嘯(100多人死,4人倖存)。經歷兩次毀滅性的海嘯後,村民出錢建造的石碑,希望向後代傳達海嘯警語。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到達這座石碑就停止了,顯示村民因為遵循石碑警語不於此處以下(約海拔60公尺)蓋房而避開311海嘯災難,成功挽救了該地區11戶家庭的34人生命。

日本大阪府堺市大浜公園的擁護璽
日本大阪府堺市大浜公園的擁護璽
岩手縣宮古市茂市的大津浪記念碑。(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岩手縣宮古市茂市的大津浪記念碑。(圖/維基百科)

日本人嘗試透過石碑來將其災難經驗傳承給後代,這說明了遺跡遺址在預防災難方面的價值。雖然這些石碑將來可能被忽視或被後人遺棄,或者被青苔覆蓋而難以辨認,但這些石碑仍可提升我們對災害的記憶。臺灣同樣經歷了1867年基隆海嘯,基隆地區海嘯週期約為170年,該地區已經快要到了海嘯週期,如果我們能透過適當的遺跡遺址保存來增加人們的災害記憶,就能將這個自然災害記憶傳給下一代,並提供未來防災減災的參考。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25年前的阪神地震與129年前的濃尾大地震

還記得那一晚的天搖地動嗎?921地震教育園區斷層剖面挖掘保存史,說給你聽……。

遭遇地震,醫院如何持續運作?「隔震」是有效的抗震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