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細節一覽無遺!科技考古從空中俯看大地,會有不同的新發現!


圖 / 屈慧麗、王素芬提供

拜科技日新月異之賜,「太空考古」指的是從衛星發射電磁波訊號,得到地表回傳的影像,並加以分析高空拍攝的資料,讓考古學家面對一片毫無遺跡現象的沙漠或雨林,能精確找到埋藏於地底的河川或古代遺址。

(圖片來源:博學多文)

不用再汗流浹背的發掘,太空考古替考古學家分勞解憂

過去我們對考古學家的印象是透過汗流浹背的發掘,在運氣好的時候才能挖掘到一些從地表看不見的遺物,再從這些斷簡殘篇中辛苦的拼湊出完整報告。拜科技日新月異之賜,「太空考古」(satellite archaeology)指的是從衛星發射電磁波訊號,得到地表回傳的影像,並加以分析高空拍攝的資料,讓考古學家面對一片毫無遺跡現象的沙漠或雨林,能精確找到埋藏於地底的河川或古代遺址,這種遙感探測是一種新興的考古技術。

當考古學家對全球遺址的分布與類型有更周全的了解之後,才能從遺址表面、地底甚至海洋蒐集到資料。遙測技術有助於對遺址全面的掌握,甚至可避免遺址在無意間被破壞,也讓學者更能洞悉大自然是如何與我們的互動,文明是如何以驚人的速度興盛與崩壞,進而組構出人類的適應、發展與演化的故事。

遙感探測,減少對研究對象的干擾

遙感探測是利用系統裝置,在不直接接觸目標物的情況下,收集有關電磁波等輻射能量的資訊,透過光譜分析和識別,萃取有關現象的特徵資訊。遙測可從空中向地面取得大面積的資訊,和傳統地面調查相較,能節省許多人力、物力與時間。此外,在資料收集過程中因不需直接接觸目標物,可以,因此近年在資源調查上的應用已十分普遍。

透過遙測技術,得到在地表調查中不易察覺的現象

以往遙測應用於考古遺址的相關研究,多著重在尋找面積大且明顯的遺址,例如沙漠中的古代城池。如果遺址被地物覆蓋的情況不嚴重,亦可以從地面上顯示的幾何圖形來分辨埋在地下的遺跡。透過遙測技術,有時可以得到在地表調查中不易察覺的現象,如土壤、地形的細微差別,不同季節中植物生長狀態的對比。分析對比各種現象的差別,就有可能找到埋藏在地下的遺址或遺物。

自然界的任何物體只要溫度大於絶對零度,就能放射出具有能量的電磁波,遙測系統的感測器就是設計來接收物體所放射的電磁波能量。當電磁波由能量來源(如太陽),經過地球大氣的衰減作用-吸收及散射後到達地球表面時,會與地球表面產生3種能量的交互作用:分別為反射、吸收和穿透,此3種交互作用於不同的物體在各波段有不同的比例。在可見光中,各物體的顏色即代表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遙測亦可使用相同原理來辨識不同的地物。

王素芬老師利用航照資料及衛星影像,初判遺址的位置

彰師大王素芬老師利用航空照片資料及衛星影像來初判遺址的位置,其選用SPOT衛星影像解析度為12.5公尺,具有3個波段,分別是綠光、紅光和紅外光。而相片基本圖原始資料來自於航空照片經正射化之後所製成,比例尺為1/5000。她提供臺中考古遺址分布的地理環境特性,並分析七期重劃區內遺址與歌劇院在空間分布的關連性,做為考古基地開挖前之探坑抽樣參考。其中以2000年SPOT衛星影像進行判釋,該基地在當時因經過人為整地,原有地況已遭破壞,影像圖中紅色部分表示植生,藍色部分表示人工建物。本文透過科博館的挖掘資料,瞭解遙測在考古學應用的潛力與限制,並提出後續相關研究建議。

衛星影像與6處遺址位置
衛星影像與6處遺址位置

透過航照,分析基地與可能的水路關聯性

水為史前人生活基本要件,臺中市過去在遺址附近均有水系分布,由於遺址分布廣泛,僅以惠來遺址進行標定,量測出遺址與水系的最近距離在500公尺之內。將惠來遺址、臺中公園、軍功公墓、麻糍埔與鎮平里等6個臺中市之前發現遺址的地區,標繪臺中市1/1000水系圖相關位置,以了解遺址與水系之間的關係 ,之後透過航照,分析基地與可能的水路的關聯性,提供人工挖掘參考。

臺中市水系分布與6處代表遺址
臺中市水系分布與6處代表遺址

從水系圖推測,都市開發對水系造成的改變

從水系圖可看出不連續的狀況,推測是都市開發對水系造成的改變,在七期市政路與河南路口明顯發現,水路原呈東北西南走向止於臺灣大道以北,在重劃區內中斷後又於市政路以南出現,故推測該水路因都市發展而受到破壞。研判該水道應為同一水路,如圖黃色虛線部分直線連接 ,該線恰經過歌劇院西北角。

從衛星圖像進行水路模擬
從衛星圖像進行水路模擬

依水系分布推測,進行人工試掘,確實出土了遺物

以水系分布推測遺址分布地點,參考模擬線段通過市政路與河南路口的遺址(如下圖黃色虛線所示),以古人營漁獵生活推估附近應有流水沖積河岸及遺址。若於模擬水道二側加緩衝區,經圖面量測水道寬約20公尺,以20公尺劃設緩衝線 (如下圖藍色虛線所示),於模擬水道和緩衝線距離約280公尺的平行直線(如下圖綠色虛線部分)穿過惠來立體停車場,之後於此基地進行人工試掘,確實出土了繩紋紅陶及石材遺物。

模擬水道和280公尺範圍內
模擬水道和280公尺範圍內
惠來立體停車場
惠來立體停車場
探坑出土繩紋紅陶及石材
探坑出土繩紋紅陶及石材

建議未來研究,應選用波段數較高的遙測影像

人工挖掘是發現遺物的可靠方法,然而挖掘費時費力且趕不上都市開發的腳步,往往在來不及挖掘前遺址即遭破壞,因此人工挖掘輔以大面積的調查方式有其必要性。在影像選用上,高光譜遙測是目前遙測技術發展的一大重點,高光譜具有圖譜合一功能,並具有從可見光到熱紅外光的一系列波段,對資訊較微弱的地面及地下遺跡的識別能力高於以往的遙測技術,建議未來研究應選用波段數較高的遙測影像。

在分析方法上,本研究於進行水系與現有遺址的相關位置分析時,選擇6個遺址屬抽樣推論,未來應進行全面調查和繪製遺址分布圖,並用統計方式建立遺址與水系距離之間的關係,方能進行大面積且全面性的預測。

全民共學太空考古,追溯人類共有的歷史與基因

在這個盜墓者猖獗及以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中,有許多遺址是不被當地政府看重的,太空考古試圖扭轉遺址正快速消失的不幸,《我從太空考古》一書的作者莎拉.帕卡克(Sarah Parcak)希望Global Xplorer全球探索計畫能結合群眾、人工智慧與區塊鏈力量,讓太空考古的技術延伸應用到保護遺跡方向。考古學從過去到現在,在遙測技術加入之後面臨了轉變,在英國、羅馬與埃及等地利用這項技術而發現的大量遺址。莎拉團隊用衛星影像畫出位於埃及開羅南部的聚落的立體地圖,找出聚集豐富的中王朝時期的遺址,並且用衛星定位標記了大大小小的盜墓坑。歷史學、考古學與科學相輔相成,就讓太空考古學帶領我們重回過去、追溯人類共有的歷史與基因,從中學習並對未來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我從太空考古》一書封面
《我從太空考古》一書封面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番仔園文化的陶容器

古神獸,出沒!線上蒐藏庫展覽介紹

龍泉村遺址的史前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