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中社遺址出土人骨的牙齒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的考古隊,2019年在臺中市清水.中社遺址南社挖出了42具墓葬人骨,以其中13具牙齒保存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人骨為樣本,觀察每一具人骨牙齒的生理和病理,希望能對清水.中社遺址史前居民牙齒的情況有所了解。

搶救!搶救!透過挖掘,史前人讓我們明白些什麼?清水.中社遺址的考古遺物現身說法!


臺中市的清水.中社遺址南社的年代,大約在距今1500年到1000年之間,屬於番仔園文化早期。當時這裡的居民已開始使用鐵製工具,但只挖到一些碎鐵片,反而挖出不少石器。此外還發掘出越窯的瓷碗,可能表示在唐末、五代至宋初,已有中國商人來臺灣和平埔族人的祖先交易。

神秘史前聚落:南勢坑遺址揭開古代居民的生活面紗


南勢坑遺址位於臺中市沙鹿區南勢里自由路一帶,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曾在此地進行了6次發掘,本文試著復原南勢坑人的生活。南勢坑遺址是一個史前聚落,年代約在距今1100〜400年之間,位置在大肚臺地西側的緩坡上,背倚大肚臺地,面對清水海岸平原,周圍生態資源十分豐富。南勢坑遺址的居民是平埔族拍瀑拉族的祖先,屬於番仔園文化鹿寮類型。這個遺址應該是沙轆社社域南端的一個小聚落。南勢坑遺址有許多灰坑,出土大量的陶容器破片、貝殼、獸骨,也有零星的鐵器、陶紡輪、骨角器或裝飾品。居民的工具以鐵器為主,應該是向臺灣北部沿海族群,以及漢人的商人或漁民交易得來的,婦女種植稻米、紡線織布,男人打獵,以維持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