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地震,醫院如何持續運作?「隔震」是有效的抗震利器 Posted by 蔣正興、王哲夫 2020-12-01 129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SR值487,適讀年級:五年級 近幾年來,臺灣地區地震頻繁,許多建案主打隔震(免震)設計,本文就來淺談醫院「隔震」,透過教具來認識隔震的效果,並推廣此有效的抗震利器。若其能夠施設於國內醫療等重要單位,則可為人民創造一個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
跑、跑、跑!「2020地質嘉年華」千人路跑,臺灣西部海岸知多少? Posted by 鍾令和、邱佳翔、王承皓 2020-12-01 1897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SR值529,適讀年級:七年級 藉由「2020地質嘉年華」千人路跑在雲嘉南風景區的舉辦,介紹七股潟湖與離岸沙洲等與西部相關的海岸地形,與台江內海的前世今生。
還記得那一晚的天搖地動嗎?921地震教育園區斷層剖面挖掘保存史,說給你聽……。 Posted by 蔣正興 2020-11-01 1596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SR值552,適讀年級:八年級 原址位於臺中霧峰的光復國中已走入歷史,改建為921地震教育園區。因著921的強烈地震,造成斷層錯動、校舍倒塌、河床隆起等。其中最精華的除操場跑道外,就是園區的斷層剖面,此剖面已成為自然科學領域珍貴的教材。
桃芝、逃之?! 2001年的桃芝颱風重創竹山地區,面對天災人禍,如何因應? Posted by 鍾令和 2020-10-01 2512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72,適讀年級:九年級 桃芝颱風的單日降雨僅僅715mm,過去25年單日最大降雨超過700mm有25次,連前10名都排不進。然而,距離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不到1公里外的木屐寮生態園區,曾受桃芝颱風的土石流淹沒,讓人次意識到原來受災區這麼近。
保存記憶,預防災害:將自然災害做為文化遺產 Posted by 蔣正興 2020-07-01 156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SR值505,適讀年級:六年級 自然災害常烙印在土地與建築物上,形成了自然災害遺址。日本人嘗試透過石碑來將其海嘯災難經驗傳承給後代,臺灣同樣經歷了1867年基隆海嘯,該地區已經快要到了海嘯週期,如果我們能透過適當的遺跡遺址保存來增加人們的災害記憶,就能提供未來防災減災的參考。
春遊的意外發現-泰安舊站的震災復興紀念碑 Posted by 鍾令和 2020-04-01 124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SR值506,適讀年級:六年級 走訪后里泰安櫻花祭時,意外發現臺中縣震災復興紀念碑。筆者藉此整理一些有關這個臺灣地震史上死亡人數第一名的歷史地震事件與臺鐵舊山線的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