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的設計,主要以臺灣各地低海拔植物為戶外展示重點,同時在熱帶雨林溫室中蒐集了國外的雨林物種,並設立特展室不定期推出展覽,增加植物園展示及教育功能。(圖/博學多文)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的設計,主要是以臺灣各地低海拔植物為展示重點,包括北部、中部、南部、恒春半島(含隆起珊瑚礁區、季風雨林區、海岸林區)及蘭嶼等區,充分顯現出臺灣低海拔植物的多樣性。同時在熱帶雨林溫室中,蒐集了國外的雨林物種;且設立特展室,不定期推出植物特展,藉由蒐集植物活體,增加植物園的展示及教育功能。
西屯路改造、特展室建設:強化植物園教育功能
因科博館本館與植物園中間隔著一條西屯路,為了聯結兩個園區,本段的路面採用舖地磚及柏油路面呈現,同時在路兩旁(包括植物園周邊)栽種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一則讓車速降低,以減少行人穿越馬路的風險,二則可藉由黃連木,將二個園區結合在一起。
科博館運用西屯路景觀道路的工程剩餘款,在植物園研究中心外的西屯路旁,建造一座小温室,當做定期推出植物展覽的特展室,以增進植物園的教育功能。
當特展室完工時,推出的第一個特展為「多肉植物特展」,藉由特展,蒐集植物材料,以增進植物園蒐藏及教育資源。多肉植物特展結束後,這些多肉植物材料就直接布置在大溫室前面的多肉植物展示區。
亞利桑那州出土的巨型瓦勒邁杉化石,原來是科博館的化石典藏品,因量體太大、太重,無法順利送到科博館地下蒐藏庫。為了讓它呈現展示暨教育功能,經協商後移至植物園研究教育中心前做化石展示。
此化石為美洲原生瓦勒邁杉的化石,要在植物展示,第一個想法就是將它的親縁植物種在附近,用來展現古代與現代的植物關係。但因其近縁植物均屬北溫帶針葉樹,臺灣無法取得,同時在臺中栽種氣溫太高,不易存活,因此只好放棄這個想法。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是在亞利桑那州沙漠出土的化石,因此,科博館就以現生美洲沙漠的植物當背景,選擇了仙人掌科及龍舌蘭科多肉植物為配角,營造出一個化石出土的環境。
鳳梨科植物特展
鳳梨(Ananas comosus)是臺灣非常重要的農產品,藉由與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合辦鳳梨特展,讓社會大眾瞭解時常在吃的鳳梨的植株形態及臺灣育種成果。從這裡延伸到其他觀賞鳳梨的展覽,依其生態習性分成地生型鳳梨,積水鳳梨及空氣鳳梨等展覽。這一系列的鳳梨科植物展覽,所蒐集到的植物材料,就成為植物園大溫室常設主題的材料。
蕨類特展
藉由與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系郭城孟老師合辦蕨類特展,同時舉辦蕨類野外研習活動,將展示及教育結合在一起。特展結束後,科博館將所蒐集的蕨類植物,布置在植物園周遭黃連木樹下,營造出臺灣原生植物在景觀上利用的特色。
蝴蝶入口意象和植栽槽的設計巧思
在植物園建築的藍圖中,原設計在溫室鋼構上掛上印有蝴蝶的大型布條展示,當風一吹布條就會迎風飄動,象徵著熱帶雨林的蝴蝶從熱帶雨林溫室飛到亞熱帶的臺灣。但因後續維護問題,以及太過於抽象與植物園不符,於是周延鑫前館長就請昆蟲學門的蒐藏經理拿出館藏的珠光黃裳鳳蝶標本,請廠商按比率放大,做出植物園大溫室的入口意象。並將其食草植物港口馬兜鈴(Aristolochia zollingeriana)種在後面立架上,而將其蜜源植物海檬果(Cerbera manghas),種在水池旁,並在蝴蝶下以磁磚做出海檬果的花,呈現珠光黃裳鳳蝶正在吸食花蜜的畫面。
另外因熱帶雨林溫室外面地磚面積太大,又是西曬區,會造成溫室內地下展場太熱,故加上二座多肉植物的植栽槽。面對入口的左側花壇以多肉植物趨同演化(註:不同親縁的植物本來的形態具有很大的差異,但因為適應相同環境因子的限制,而演化成外形類似的植物)為概念,設計龍舌蘭科,如龍舌蘭(Agave) 王蘭(Yucca)等屬、百合科的蘆薈(Aloe)、鳳梨科的沙漠鳳梨(如Dyckia)等外形呈現幅射對稱狀的沙漠植物,雖然是不同類別的植物,但因同樣為了適應乾旱環境,而呈現出幅射狀的葉形排列,這就是趨同演化。
右側花壇,則以仙人掌及大戟科多肉植物演化為主題,分別種植仙人掌科及大戟科的多肉植物。仙人掌科有玫瑰麒麟(Pereskia corrugata,註:具真正葉子)、 團扇類(Opuntia,註:葉退化成棍棒狀)及葉片退化成針狀的仙人掌類。
大戟科的有麒麟花(Euphorbia milii,具真正葉子)、綠珊瑚(Euphorbia tirucalli,葉退化成棍棒狀)、無葉者(球狀無葉似仙人球)。
在植物園大溫室的空間規劃中,入口就是以松蘿鳳梨(Tillandsia usneoides 註:一種空氣鳳梨)當垂簾,吸引觀眾目光,且在入口處布置空氣鳳梨及積水型鳳梨兩類植物,與溫室外的沙漠型鳳梨(Dyckia)相呼應,將 3 大類生態型的鳳梨呈現出來,讓觀眾認識熱帶美洲的植物。
大溫室內原來就有設計一些樹木,所剩的空間有限,因此只能利用地被植物,來增加展示的多樣性。地面層蒐集了熱帶美洲原產的黛粉葉(Dieffenbachia)及火鶴花(花燭(Anthurium))為地被植物,而地下一層則以同屬天南星科,但原產於亞洲的粗肋草(Aglaonema)為地被植物,呈現熱帶雨林溫室的植物多樣性。
舉辦花藝展覽
植物園除了常設的展示外,在過去曾經與映月古流、美加花藝、臺灣花藝家等民間團體,合辦清明花藝、中秋花藝、聖誕花藝等季節性花藝展,由花藝家展示其插花作品,並安排解說;科博館負責做說明牌,介紹花材植物的中名、學名及科名。這些資料都是因為在植物園辦展,為了提升教育意義,所做出與其他花藝展不一樣的展示教育活動。同時也讓植物園在這些民間節氣時,提供觀眾來參觀賞心悅目的花藝設計展。
科博館演化步道:鐵冬青和臺灣原生種植物的精彩替代
科博館正門前通往臺灣大道的綠園道,由科博館設計成演化步道,以石板圖樣來說明物種的進化,兩旁以黑板樹(Alstonia scholaris)為行道樹,形塑出一條具有教育意義的綠園道,是一件兼具教育及景觀的創舉。然而因黑板樹老化易斷枝造成危險,且地面光線不足,造成原有的地被植物死亡使土壤裸露,館方希望由植物園來規劃行道樹更換。
鐵冬青(Ilex rotunda)是臺灣原生種植物,它的葉片小且亮麗,加上紅色的果實掛在樹上頗為吸睛,經館方同意後就購買一批小苗,先在植物園苗圃培養後,再移植到演化步道栽種,現在已成為結實纍纍的大樹,頗具特色。而且在樹下栽種臺灣原生種的絡石(Trachelospermum gracilipes)當地被,也解決了土壤裸露的問題。這些植物都是臺灣原生種植物,在這裡也營造出整個博物館就像被植物園包圍起來的氛圍。
由於種小樹,每一株鐵冬青的樹形得以正常生長。當發現生病的黑板樹時,就以鐵冬青苗木替換。不會造成砍伐黑板樹後景觀上的衝擊。
經驗分享:在科博館植物園工作的幸福之旅
從小就喜歡花花草草的我,居然能有這個機會來到科博館工作,參與整個植物園的建設。藉由辦理特展,蒐集不同類型的植物,學習如何將植物的知識介紹給社會大眾,真是人生的最大幸福。時值科博館植物園開園 25 週年,感謝科博館給我這個機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