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的房子也有價值?識貨者急於蒐購!博物館裡也珍藏一些建築構件


圖 / 廖紫均提供 

博物館館藏具研究及教育功能,和一般民間的文物收藏有很大的差異,博物館蒐藏有既定的目標,且進行整理與保存。但若最初入藏的定位不明,在數十年後卻成為館方很難處理的文物,如館藏品中的建築構件等。(圖/博學多文)

不同屬性的博物館蒐藏物件的脈絡組成各異

博物館成立之初,是以蒐藏的功能見長,將人類活動相關的物件留存,這些物件所組構的意義,就成為這些蒐藏的主題。早期博物館的發展還屬不成熟的階段,進行的蒐藏多以片段、奇特、珍貴、稀有等為主要導向,構組成一個個的故事。這一類的蒐藏充其量屬於藝文品的概念,僅是收集相關喜好的物件,並且擺設在一起。很多的物件被蒐藏在一起,其價值的認定往往取決於脈絡,單件的文物不盡然具有很高的價值,但是擺在一起形成脈絡,除了可以清楚地對整個組件進行詮釋,也可以看出整個組件在文化中的位置與意涵。這樣的思維影響到後來,當博物館趨於成熟,開始在西方社會的角落被成立,博物館就開始以學科的考量,來進行蒐藏物件的脈絡組成,例如以藝術史見長的博物館,和科技史為主的博物館著重的重點就不同。

古代的建築構件讓館方感覺棘手

然而在眾多的博物館蒐藏中,某些文物的定位會讓館方感覺棘手,例如建築構件的蒐藏,尤其是來自古代的建築構件,當初被保存下來,是源於構件裡的彩繪、雕刻、組構出來的整體、或是構件的某些部分在文化中具有重要性,而被蒐藏到博物館。由於建築構件原本的功能是座落在土地,用來做為住居、或是宗祠、寺廟等,這些建築物當初被拆解,有不同的理由,多數的建物會採取異地搭建,僅有少數才會進入博物館的典藏室。異地搭建的建物在歐美多處都可見到,重新創造歷史空間與時間,重現原有的傳統生活與空間型態,組構的地點是預定的場合,例如瑞士的斯坎森戶外民俗博物館,美國德州休士頓的 The Heritage Society Museum at Sam Houston Park,裡面有 10 棟 1823 – 1905 年的歷史建築。多數的建物會選擇原地保存,而原本房子裡的家具、器物、工藝等,也被植入房子內進行擺設。而原地保存的建物還有一種,是當地的居民活化與進駐被修復後的老宅,居民的進駐同時意味著老宅的生命延續。上述的 3 種處理方式,被稱為生態博物館的經營概念,這種型態的博物館,提供了空間,做為地方上的居民與博物館互動場域,目的是要建構地方認同與集體參與,讓民眾對於社區歷史能有更深的認識。

讓古建築還諸戶外藍天白雲下,難矣!

臺灣的狀況多數屬於原地保存,而一些木構件早已被拆解的,臺灣的館所有的尋求文資銀行的協助,將木構件中沒有彩繪、雕刻等裝置藝術者,交由文資銀行靈活運用,例如在其他房舍修建時,做為建築修改用的木料,或者供建築系的學生實習時可以拿來做為練習。有的博物館例如科博館,繼續保持這些建築的脈絡,繼續蒐藏於館內。選擇第二種處理方式者,需要冒的風險是,當館藏品越來越多時,這些大型建物的木構件相當占空間,一些不錯的其他文物因此無法蒐藏。再加上這一類的蒐藏因為體積大,很難被做為展示或教學上的運用,多數在庫房一躺就是數十寒暑。當然這些建物的構件,原本就屬於戶外藍天白雲下的產物,最好的方式是在戶外重新搭建,但是當搭建的費用過高,但來自政府部門的款項不高時,這個選項就又容易成為懸案。因此時至今日,未曾有任何館所,將其蒐藏的建築構件重新搭建起來。

臺中文學館採取就地保留與運用
臺中文學館採取就地保留與運用
知名的摘星山莊在20多年前曾面臨拆遷,科博館被告知要蒐藏這些構件,後經地方人士運作得以原地保留。
知名的摘星山莊在 20 多年前曾面臨拆遷,科博館被告知要蒐藏這些構件,後經地方人士運作得以原地保留。

萬福宮轉身於科博館展場中展示寺廟建築的再脈絡化很難展現

由於蒐藏在庫房需要花費館方典藏維護的經費與人力, 因此建築物本身的價值是最常被拿來討論的。以科博館的建築木構件蒐藏為例,最為著名者為拆自茄萣萬福宮的廟宇構件, 1987 年由蒐藏家轉賣到科博館。與原有建築的差異在於以懸掛的方式展現在展場,當初的考量是降低廟宇的高度,讓觀眾可以欣賞構件的細節,以及細觀當中的彩繪等細部構造。該展示方式目前在臺灣其他館舍並沒有跟進,源於懸掛方式所需的技術較多,加上臺灣的地震頻繁發生,以及需要的花費與維護費也高。萬福宮興建於 1795 年(清乾隆 60 年),以奉祀五府千歲為主,在博物館被搭建的目的是為了讓觀眾學習寺廟建築,因此展場並沒有將原本萬福宮的祭祀神明一起擺設,而是於展場兩旁,介紹臺灣民間信仰主祀神明的階序來取代。茄萣一帶為臺灣重要的民俗音樂保留之地,以及萬福宮做為地方的中心,是這些地方戲曲重要的活動空間,也因為此寺廟建築的被再脈絡化而很難展現。當初在搭建萬福宮時,一些瓜筒、斗栱等小木,因為在組構時不易被組裝,因此從鹿港延請施鎮洋老師傅,製作新的小木,以施工時易使用的尺寸崁入細節。因此形成尚有 141 件的小木與門板等無法在展場展出,然而其相關的交趾陶、剪黏等作品,工藝價值極高,有待修復後展出。

萬福宮為臺灣第一座以懸吊方式展示的建築蒐藏
萬福宮為臺灣第一座以懸吊方式展示的建築蒐藏
萬福宮的剪黏
萬福宮的剪黏

林宅古厝構件入藏科博館缺少陪襯構件,就顯得不完整

另外館內保存的幾棟建築構件中,以林宅的年代最早,是 1994 年林紹甲先生捐贈,該古厝為 1873 年動工、 1881 年完工,仿林式漳州的房舍,包含木柱、門扇、公媽龕、案桌、大通、二通、彩繪牆板、栱等共 1535 件。林紹甲家族來自福建漳州府平和縣坂仔墟壺頂厝社下尾樓,第 19 世來臺,第 21 世林火炎建造,位在臺灣府彰化縣棟東保下橋仔庄,位在現今中興大學的附近。林紹甲家族與霧峰林家有親戚關係,其父親曾於前清時期與日治時期當過地方官,林宅在臺灣早期開發史上,有其角色定位。就其構件本身的價值來說,扣除彩繪、雕刻等特殊物件,陪襯的構件似乎看不出明確的價值。若就物質文化研究的角度而言,缺少陪襯構件,要還原或是呈顯其相關脈絡,就會顯得不完整。對於這一類陪襯性質的構件,不同的館所因本身的條件與考量,採取的處理方式也不同。曾有匠師以為,要保留這些陪襯構件,才能讓後世的人精確地知道原始的尺寸,以及原來的重量,在進行復原時才能更精準的掌握與模擬,若僅保留數位檔,匠師們還得經過摸索的過程。

庫房空間有限,木構件蒐藏不易

除了搭建的費用是個難題,即使選擇不搭建,在蒐藏庫的存放也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這一類的木構件,共同的特色是尺寸不一,再加上相當佔據庫房面積,因此在庫房內選擇蒐藏的櫃架,或是櫃架的空間安排,與一般的文物在處理上會有些許不同。一般的文物所處的庫房為密閉空間,有恆溫恆濕的空調照顧,木構建因為體積大,一般昂貴的蒐藏庫房無法負擔,通常會選擇半開放空間,溫溼度條件比較沒有辦法達到恆溫、恆濕。筆者尋訪兩家文化部設立的文化資財中心,這兩家中心以為恆溫恆濕的花費太高,對於建材保存不切實際,以臺南的資材中心來說,僅區分為放在室內與室外兩種。

科博館館藏的許宅大型建築構件
科博館館藏的許宅大型建築構件

蒐藏環境控制不良,影響建築構件保存

由於建材的存放需考量實際的花費,因此櫃架在室內空間的安排也會是重點。一般庫房櫃架的擺設是以能夠對空間的利用最大化為原則,因此會將高聳的構件直立放置,故貼著牆壁來製作櫃架。然而這樣的存放概念在半開放空間就會形成難題,因為貼著牆壁容易影響到空氣對流,又因為空間的半開放,使得溫濕度的恆定困難,加上構件自身在加工處理前的防腐、防蛀等處理不完善,則容易有菌害等問題。恆溫恆濕的要求其實不能夠除菌或是除黴,當濕度比較低,而溫度也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使得文物處在一個黴菌較不易孳生的環境。通常物件發黴時的處理,博物館的一般是用 75% 的酒精清洗,來抑制菌類的孳生,但是對於已經在文物生根的黴體,其實無法根治。即使適當的溫溼度條件,但通風不良處,仍然還是有黴菌的產出。而次氯酸水是一般認為比較有效可以殺死黴菌的化學物,但是這個方式可以用在民宅裡,在博物館裡卻會造成文物的染色,且永遠無法復原。

大型構件黴害問題,比一般文物還要複雜

處理這種大型構件的黴害問題,相對來說比一般文物還要複雜,一般文物因為鎖在密閉空間,藉由空間的溼度降低,黴體也會自然死亡的概念來進行。但是面對大型構件,若是採用微環境處理技術,也就是裡面搭建小方倉並配置除濕設備,或者是將木構件以單體的方式打包,每個被打包的構件以吸濕劑來調節濕度,所耗費的人力與費用,會相當高。因此有空調技師提出折衷的辦法,以為將蒐藏櫃架移開緊貼牆壁的狀況,距離至少 60 公分,並在牆上裝置空氣牆,讓空氣到牆面時進行對流,在空氣流通的狀況下,黴菌也就不易孳生。

博物館蒐藏政策與方針需重新思考與調整,以符合未來的運作

博物館進行蒐藏的第一個目的是為了做研究,而博物館在進行蒐藏時,是依據某個既定的目標,而將收集所得的文物進行分類與保存。蒐藏的過程反映了蒐藏者期望庫房裡的知識往哪一個領域擴展,因此蒐藏行為被視為研究工作中材料蒐集的一部分。只是當博物館的研究或是蒐藏的方針做了調整,某些藏品在庫房裡的定位就會變成弔詭,而此時也意味著館方需要對原來的蒐藏政策與方針重新思考與調整,以期更符合未來的運作。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賽德克族織接的過去與未來

博物館原住民文物重製問題,法規究竟管理些什麼?

排灣族祖靈柱的歸宿?婚姻結盟嫁入博物館!國寶登錄的多元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