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羅洲雨林裡重新認識西谷米

不同種植物做成的西谷米比較。圖左為西谷椰子製成的西谷米,雖為工業製程,但顆粒較小且具有稜角;圖右為樹薯製成的西谷米,仍為工業製程,除了粒徑較大外,顆粒也較為渾圓。(圖/蔡孟穎)

「前進婆羅洲」特展中的「西谷米」,是否與記憶中的甜品似曾相識呢?跟著婆羅洲的本南族人,探索熱帶雨林並品嚐手工製西谷米,重新認識西谷椰子。若想深入了解,歡迎前往馬來西亞砂拉越洲,感受這獨特的西米文化!

從展覽看見當地的民族植物 – Sago

臺灣是一座位於熱帶與溫帶交界的亞洲島嶼,季節變化明顯,許多植物在秋季氣溫微降時開始落葉,冬季時臺灣的人們需穿上稍厚的保暖衣物,欣喜於用溫帶植物的意象,如楓樹、松柏類、梅、櫻、牡丹等植物,妝點著大大小小的傳統與西洋節慶。但臺灣南端的森林或蘭嶼,卻一直保有熱帶森林那種多層次、野性的綠意。

婆羅洲是馬來群島(Malay Archipelago)中的一座大島,也是亞洲最大的島嶼,面積約臺灣的 20 倍大。這座全區落在熱帶雨林生態區系的熱帶島嶼,島上曾經覆蓋高達 90% 的熱帶森林。然而,這座位於臺灣西南邊、相距僅有千里的亞洲大島,對於生長在臺灣的我們,似乎有著若即若離的相似與疏離。

2024 年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一特展室展出的「前進婆羅洲:我們與婆羅洲的距離」特展,是一個自然、人文與環境議題為出發點的特展,運用無形與有形的「距離」牽引臺灣與婆羅洲的相似與差異,觀眾在觀展的同時,或許反思熱帶森林砍伐、大規模經濟作物栽植、全球經濟影響下的當代環境變遷議題。而談論飲食幾乎是臺灣的共通語言,展覽中運用當地的飲食文化與植物元素,悄然地包裝著人與環境間相互依存的關係,此時,一項熟悉的食物,也是馬來西亞砂拉越當地的獨特產品-西谷米 (或稱西穀米、西米),就這樣映入眼簾。

初識 Sago palm

在臺灣的飲食中,許多人對於「西谷米」的初識,也許是從漂浮在手搖飲品中的半透明圓粒,或是東南亞甜點-摩摩喳喳中,漂浮著五顏六色或半透明的小球。這些口感 Q 彈、稱為西谷米的半透明小球,讓人不禁好奇:什麼是西谷米?

西谷米(Sago),成分主要來自於許多種棕櫚科(Arecaceae)植物莖部的內髓,例如砂糖椰子(Arenga pinnata (Wurmb) Merr.) 與孔雀椰子(Caryota urens L.)都可以萃取出可食用的澱粉,在商品名稱上,也常混用西米澱粉 (Sago starch)的名稱來販售。但其中最常見、最大宗的來源則是西谷椰子(Metroxylon sagu Rottb., 英名:sago palm)。

西谷椰子或稱蒴莪樹,是棕櫚科的一員,在棕櫚科這個大家族,可以再細分為 5 個亞科。西谷椰子位於省藤亞科,在臺灣最相近也最為人熟知的植物物種大概是臺灣傳統的編織植物-黃藤(Calamus quiquesetinervius Burret)了。根據馬來西亞史上最偉大的植物學家 Odoardo Beccari 於 1918 年的研究認為,西谷椰子的天然分布區域應該位於摩鹿加群島(Moluccas)的部分區域。近期對於馬來群島西谷椰子的親緣關係研究,則支持西谷椰子的天然分布區域在華萊士線以東的島嶼,位於摩鹿加群島到新幾內亞島(New Guinea)一帶。在新幾內亞,西谷椰子是重要主食之一,當地語言使用 saksak、rabia 和 sagu 稱之,以製成西米澱粉糊(Sago jelly)的方式食用。

在馬來群島一帶可以觀察到不同變形(form)的西谷椰子,其中最常提到的是無刺的 M. sagu 與有刺的 M. rumphii ,這兩者最明顯的不同在於 M. sagu 的葉片, 其葉鞘、葉柄與葉軸是光滑且不帶有尖刺,但如果透過植物小苗形態的觀察與分子遺傳學細細地來剖析,兩者竟然沒有顯著差別。因此植物學家認為西谷椰子的許多變形都是同一個物種:西谷椰子(M. sagu)這一個種。

現今的西谷椰子透過人為攜帶與栽培利用,成功跨越了華萊士線,廣泛分布於華萊士線東西兩側的熱帶地區。在婆羅洲島,稻米還沒從中國華南一帶傳入前,西谷椰子是當地許多原住民族重要的澱粉主食,即便今日的馬來西亞砂拉越州(Sarawak),當地人仍持續種植西谷椰子,做為稻米歉收時的抗災荒糧食。

西谷椰子的地理分布圖。灰底範圍為西谷椰子(M. sagu)現今的分布範圍;虛線為華萊士線;摩鹿加群島(Moluccas,1)和新幾內亞島(New Guinea, 2)為大多數學者所認定的西谷椰子天然分布區域。(圖/蔡孟穎)
西谷椰子的地理分布圖。灰底範圍為西谷椰子(M. sagu)現今的分布範圍;虛線為華萊士線;摩鹿加群島(Moluccas,1)和新幾內亞島(New Guinea, 2)為大多數學者所認定的西谷椰子天然分布區域。(圖/蔡孟穎修改自 “Natural Earth“)

在婆羅洲上遇見 Sago palm

在一次前進婆羅洲、探訪熱帶雨林的踏查之旅中,透過當地本南族嚮導的指引,筆者親眼見到大名鼎鼎的西谷椰子,這是一趟乘著涼爽的微風,穿梭在巴南河(Baram River)中的行程。當日一行人搭乘長舟採水路前行,船伕熟練操作長舟的螺旋槳,帶領我們行經激起水花的礫石淺灘及靜謐的深潭,兩岸是植物高低參雜的河岸林相,處處可見到當地居民與河流共同生活的風情。當經過一個河道轉彎處後,就看到了西谷椰子高聳的花序,大夥興奮的請船伕停下馬達,用木槳划向岸邊。登岸後,看見岸邊長滿尖刺的高大成株,而在成株的地面上,也很容易找到萌蘗或發芽的小苗。

西谷椰子(Metroxylon sagu)。(A)西谷椰子巨大的花序;(B)西谷椰子外觀;(C)西谷椰子的種子小苗。(圖/洪麗智)
西谷椰子(Metroxylon sagu)。(A)西谷椰子巨大的花序;(B)西谷椰子外觀;(C)西谷椰子的種子小苗。(圖/洪麗智)

婆羅洲島上擁有極高比例、與臺灣同屬南島語族的原住民群體,例如婆羅洲當地可見干欄式建築-長屋,是伊班族與比達友族的特色;而本南族則是以狩獵與採集為主,西谷米就是本南族的日常主要澱粉來源之一。本南族人會在雨林中尋找適合的西谷椰子樹,將樹幹砍倒後,切除樹皮及外側的附生植物,再將樹幹縱切為兩半,用木棒狀的工具搗碎樹幹內的纖維,接著將這些纖維加水搓揉、用蓆子過濾、洗出內含的澱粉,最後將潮濕的澱粉烘乾成粉末或顆粒,裝罐即可保存半年以上。

本南族人採集西米澱粉的製作流程。(圖/洪麗智)
本南族人採集西米澱粉的製作流程。(圖/洪麗智)

本南族人是如何食用這些乾燥烘乾成粉末或顆粒的西米澱粉呢?在這趟雨林踏查過程中,就請當地的本南族嚮導親自示範一下:首先將西米澱粉加入冷水、攪拌均勻為糊狀,用手指沾了感覺稍有黏稠即可,接著燒一鍋熱水,在加入熱水的同時持續攪拌,此時糊化反應會讓乳白色的澱粉水逐漸變得透明,體積吸水膨脹,變得更黏稠,如糨糊或麻糬一樣,等到整鍋西米澱粉皆為半透明的西米澱粉糊(sago ‘porridge’) 時,即可食用。本南族人會使用上頭有 4 個分岔的小木棍來插起西米澱粉糊直接食用,也可以沾其他配料來變化不同口味 。這樣黏糊的西米澱粉糊在臺灣人的味蕾中,是怎麼樣的風味呢?原味帶有淡淡的草木灰味道,口感類似客家花生豆腐般的綿密,而除了原味外,也嘗試搭配幾種不同配料,如糖粉、可可粉、鹽巴與胡椒粉等,其中可可粉口味獲得在場臺灣人的一致好評,是這趟婆羅洲踏查之旅的美味記憶。

製作完成的西米澱粉糊。使用上頭有著 4 個分岔的小木棍來捲起約一口的份量,方便使用也方便入口。(圖/洪麗智)
製作完成的西米澱粉糊。使用上頭有著 4 個分岔的小木棍來捲起約一口的份量,方便使用也方便入口。(圖/洪麗智)

Sago palm 的當代風華

婆羅洲當地的西谷椰子,除了莖部內髓所含的澱粉可萃取供食用之外,纖維可以製作繩索、編籃等,樹葉則可以做為屋頂,樹幹也可以是輕型建築材料,與當地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而在西谷椰子的樹髓可獲取蒴莪蟲(Sago bettles)的幼蟲,由於幼蟲肥肥胖胖富含蛋白質,也是當地人蛋白質滿滿的昆蟲料理。

市集販售蒴莪蟲的幼蟲是當地的特色食材。碩莪蟲是常見的棕櫚科害蟲,可能的物種有椰子大象鼻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ier, 1790))、亞棕象甲(Rhynchophorus vulneratus (Panzer, 1798))等。(圖/蔡孟穎)
市集販售蒴莪蟲的幼蟲是當地的特色食材。碩莪蟲是常見的棕櫚科害蟲,可能的物種有椰子大象鼻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ier, 1790))、亞棕象甲(Rhynchophorus vulneratus (Panzer, 1798))等。(圖/蔡孟穎)

然而隨著外部文化的影響,曾經是游牧的本南族人開始定居下來,近年大規模的雨林開發,使得本南族在原始雨林可採集的野生西谷椰子數量減少。當傳統手工的西米澱粉供不應求時,他們改向市場購買商家大量種植、工業化生產的西米澱粉。市售的澱粉會經過漂白處理,呈現白色粉末狀,而手工自製的澱粉則不會特別進行漂白,仍會呈現自然的棕褐色。在平日,本南族人主要食用來自市售的白色西米澱粉,只有在重要節日或貴賓來訪時,才會端出產量較少、相對珍貴的棕褐色手工西米澱粉宴客。這一白一褐的西米澱粉之間,雖然沒有營養成分上的明顯差距,卻帶著不同環境與時代的漸次演變,成為本南族餐桌的文化縮影。

西米澱粉的外觀形態。(A)工廠生產;(B)手工生產。(圖/蔡孟穎)
西米澱粉的外觀形態。(A)工廠生產;(B)手工生產。(圖/蔡孟穎)

回到臺灣,在臺灣的眾多西谷米原料,都是來自於西谷椰子嗎?仔細瞧瞧許多西谷米的成分表上,幾乎都寫著樹薯澱粉(Cassava powder / starch or tapioca powder / starch)。樹薯是大戟科家族(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來自南美洲,也是當地原住民重要的糧食之一,與馬鈴薯、番薯名列世界 3 大薯類作物。樹薯澱粉取自植物的根部,但新鮮的樹薯塊根含有天然的氰化物,具有毒性,不能生食,而市售的樹薯澱粉都已去除毒素,是安全無虞的食材。但為什麼樹薯會悄然無息地取代西谷椰子,成為西谷米中的主要角色呢?西谷椰子雖然在單位面積的澱粉產量,為稻米與玉米的 3 – 4 倍,比起樹薯更高達 17 倍。但種植一棵西谷椰子,則需 12 – 15 年才能採收,相比於樹薯可一年一收,產量大且價格低廉。另外,樹薯的種植成本低,且產量穩定,更符合商業化的市場需求。

市售西谷米原料外觀(菲律賓購得)。(A)包裝正面,寫著大大的 Sago;(B)包裝背面,寫著由樹薯澱粉製造。(圖/蔡孟穎)
市售西谷米原料外觀(菲律賓購得)。(A)包裝正面,寫著大大的 Sago;(B)包裝背面,寫著由樹薯澱粉製造。(圖/蔡孟穎)

令人好奇的是,西谷椰子製成與樹薯製成的西谷米,吃起來會有什麼差異?從外觀上來看,西谷椰子製成的西谷米顆粒具有稜角,而樹薯澱粉製成的西谷米顆粒頗為圓滑。在氣味上,西谷椰子製成的西谷米煮熟後會明顯帶著一股淡淡的中草藥香氣,但口感卻不如樹薯製成的西谷米 Q 彈,偏向質地柔軟與黏稠,是一種別具風味的飲食感受。

不同種植物做成的西谷米比較。圖左為西谷椰子製成的西谷米,雖為工業製程,但顆粒較小且具有稜角;圖右為樹薯製成的西谷米,仍為工業製程,除了粒徑較大外,顆粒也較為渾圓。(圖/蔡孟穎)
不同種植物做成的西谷米比較。圖左為西谷椰子製成的西谷米,雖為工業製程,但顆粒較小且具有稜角;圖右為樹薯製成的西谷米,仍為工業製程,除了粒徑較大外,顆粒也較為渾圓。(圖/蔡孟穎)

如今,臺灣市面上可購買到的西谷米材料,內容物皆已由樹薯澱粉所取代。即便如此,從東南亞國家購得的西谷米,包裝上仍常看到大大的 Sago 字樣與棕櫚科植物的意象,都讓人一再感受到西米澱粉當年盛極一時的榮光。西谷椰子主要種植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是世界上西米澱粉最大,也是唯一的出產國,根據 2023 年的數據,該年西米澱粉出口產值約 1.13 億馬幣(約新臺幣 8 億),主要銷往馬來半島與日本。所以,如果對於西谷椰子做的西谷米製品有興趣的話,不妨規劃一趟名為「前進婆羅州」的旅程,不僅有機會親近亞洲熱帶雨林繽紛多樣的生態環境,也能透過當地飲食文化,感受當地人文的多元面貌。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轉譯插畫及漫畫於展覽之應用初探: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常設展更新為例

地方性食物展演建構策略: 以「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為例

臺灣雲杉的故事:樹輪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