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彥君提供
科博館近年來收到死於車禍的石虎標本超過 20 件,數量驚人。有感於石虎正面臨巨大的生存威脅,科博館於 2018 年 12 月推出「石虎的美麗家園」特展,吸引民眾共同關注石虎,勿讓石虎步上絕種命運。
石虎是 2018 年臺中花博的主要代言吉祥物,然而本館近 6 年內收到死於車禍的石虎標本已經超過 20 件,數量驚人。有感於石虎其實正在面臨巨大的生存威脅,急需援助,科博館特別趕搭這波花博熱,於 12 月份推出「石虎的美麗家園」特展,希望以豐富而多元的內容,吸引更多民眾來共同關注石虎,展出內容包括本館典藏的珍貴動物標本、多位畫家的手繪動物插畫,此外還將根據近期的考古研究結果,推出「永遠消失的夥伴們」單元,提醒我們勿讓石虎再步上臺灣雲豹等多種哺乳動物的絕種命運。
神秘的石虎世界
石虎目前為法定保育類動物,數量稀少,行蹤隱密,因而大多數民眾對石虎感到陌生。本次特展將一次展出館藏的三件栩栩如生、姿態不同的石虎標本,以石虎小檔案、石虎吃什麼、石虎的活動、天生獵手等單元詳細介紹石虎特性與生活,並搭配石虎的骨骼、胃含物、腳印、糞便等樣本,希望能加深觀眾對石虎的了解。
石虎在臺灣早期又稱山貓或番貓,過去曾是十分普遍常見的野生動物。在特展中,我們以古代的文獻與地方志物產篇當中對於石虎的描述、日據時代出版物當中關於石虎皮價格與各地販售金額的紀錄,來說明當年臺灣全島的石虎數量確實不少。在 1862 年,英國駐臺領事、同時也是博物學家的史溫侯曾寫下這樣一段記述:「……臺灣漢人十分喜好用其柔軟而美麗的皮製作衣領與袖口,一件石虎皮當時價值四先令六便士,因捕獵的關係附近已不多見,但相信在島內其他山區還有相當的數量……」,可以從記述中一窺當年的利用盛況。
筆者今年有機會走訪美國史密森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特地申請進入該館的標本庫房尋找臺灣石虎蒐藏,結果一共尋獲了四件標本,採集時間為民國 48 黏到 49 年間,採集地點分別為臺北坪林、瑞芳,花蓮玉里與臺中東勢,這些標本可以證明至少在 60 年前石虎活躍於臺灣的北部東部與中部地區,令人相當振奮,並對於許久沒有發現紀錄的北部與東部未來能再度找到石虎重燃希望。
石虎的鑲嵌家園
研究人員從發現石虎的地點來綜合分析它的棲地偏好,發現石虎是屬於「邊界物種」,喜出沒於樹林、灌叢、草地、沼澤、溪流等不同環境交界,即「鑲嵌型環境」。這是由於石虎的覓食、育幼、躲藏等生活各階段,需要不一樣的環境與資源。淺山農村的農田、菜園、果園、牧地、竹林、水渠、陂塘等設施,形成人為的鑲嵌環境,剛好利於石虎生存。目前石虎密度較高的苗栗境內淺山地區,就具有最多這種農村型鑲嵌地景。
石虎家園的生態夥伴
石虎的生態位階是位居食物鏈頂層,它需要大面積的棲地來覓食與生活,也需要棲地整體環境維持著豐富與健康的食物鏈生態,才有足夠的獵物、乾淨的水源可以維生,因此石虎是生態學上所謂的「保護傘物種」,若我們能積極保護石虎,便是真實的做功德、護眾生,可以連帶保護同一棲地內其他生物都免於滅絕。
在石虎的家園裡住著蟲魚鳥獸等各色各樣的野生動物,有的動物還是石虎的主要獵物。眾所周知若食物鏈底層的生物出問題,例如老鼠都中毒消失,居於食物鏈頂端的頂級消費者像是石虎、老鷹等就很容易滅絕。因此,這些野毛孩們無論大小都是生態鏈的重要成員,缺一不可。
為了呈現這樣的生態觀念,特展開闢了「石虎家園夥伴多」標本專區,展出石虎棲地共同生活的野生動物,包括大家熟悉的穿山甲、野兔、白鼻心、獼猴、野豬、環頸雉、竹雞、藍腹鷳、臺灣藍鵲、灰面鷲、草鴞等超過 50 種臺灣低海拔地區的鳥類與哺乳類動物標本,讓展區的一角顯得十分熱鬧,更邀請數位動物繪圖專家以生動美麗的動物插圖加以輔佐說明,就是為了能讓前來參觀的民眾對於臺灣低海拔地區生態的生動與豐富,留下深刻印象。
臺灣絕種動物的記憶
臺灣的低海拔地區,道路與建築越來越密集,野生動物只能生活在城市邊緣殘存的自然綠地,例如高速公路兩旁、河床地帶與少數尚未破壞的山坡地帶。同時天然的草地、樹林、河岸等天然環境,常被誤認為無用荒地或有害衛生而遭到不當清除與開發,再加上慣行農法對於農藥、除草劑大量施用、農民防範動物侵擾十多使用殺傷力大的獸鋏,還有流浪犬貓過多競爭地盤與食物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甚鉅,低海拔野生動物面臨的生存困境,顯然比高山物種更為嚴重。
地球上許多島嶼動物都因人類活動而滅絕,例如澳洲袋狼、模里西斯嘟嘟鳥、馬達加斯加島 17 種大型狐猴等動物的消失,而臺灣也曾歷經同樣的動物滅絕歷史,低海拔的大型哺乳動物雲豹、梅花鹿、水獺等便是在 1960 – 1980 年代經濟起飛之際相繼滅絕。近年本館研究人員在臺中不同年代的幾個考古遺址當中還發現了許多獐與狗獾的遺骨,中央研究院、史前博物館等考古團隊也陸續在臺南發現狗獾遺骨、在臺東舊香蘭發現獐遺骨,證據顯示獐與狗獾過去生活在臺灣的原始海岸與平原地帶,曾為常見的原生物種。從遺骨出土的最晚層位以及地方志的記載推測,其滅絕時間可能距今僅 200 – 400 年。這個單元預計將以十分難得的絕種動物標本及圖片搭配展出,對於臺灣動物考古歷史有興趣的觀眾請不要錯過本單元的展出。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