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更美好的社會 – 向業餘考古家黃炫星致謝


圖/屈慧麗提供

標本進行初步分類

黃炫星先生和夫人計劃捐贈具有重要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水蛙窟遺址標本給科博館,為地方文化振興和觀光發展注入新活力。

黃炫星先生珍藏的水蛙窟遺址標本

日前接到正在大阪府讀博士班紀科安先生的電話:「老師認識黃炫星先生嗎?」我說「知道啊!是埔里地區有名的文史工作者,爬過百岳也出版《臺灣的古道》,怎麼了?」他委婉的說明,透過暨南大學李今芸老師,知道黃先生近年住在埔基療養院,夫人張芳容老師想替他捐贈多年來蒐藏的水蛙窟遺址標本給科博館。於是人類學組的劉克竑和潘榮政先生於 2019 年 12 月 8 日至張老師家拜訪,看到許多古物,包括網墜、石錛、玉核等蒐藏在大小喜餅盒中,粗估有上千件。

網墜
網墜
石錛、玉核等
石錛、玉核等

水蛙窟遺址史前寶藏的發掘與保護之路

時間回到 1996 年,黃老師在埔里一帶進行鳥類觀察時,於水蛙窟遺址所在地,發現當地農民因種植生薑、雇用怪手整地,挖出地層剖面暴露出殘斷的石棺。在翻起的土中也出現許多史前人捕魚用的網墜及收割小米用的石刀等珍貴古物。黃先生在採集地表遺物後,立即與學術單位、媒體、立法委員聯繫,期待按文資法的規定謀求對策以阻止農民繼續整地。當時中研院劉益昌先生隨即進行勘查,認為這個遺址分布範圍大、埋藏遺物豐富,有立即加以保護與研究之必要。當地文史工作者簡史朗、鄧相揚先生等也呼籲政府應在遺址上成立埔里先民博物館。之後內政部邀宋文薰教授會勘遺址,亦認為有試掘及保存的急迫性。後來中研院李遠哲院長也數度受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廖嘉展先生邀請至埔里,進而有將中研院設立民族、考古等分院於水蛙窟遺址的想法。

水蛙窟遺址位於埔里鎮中心的西北方約 4 公里,在地形上屬於埔里盆地北端的地區。1997 年行政院文建會主辦第四屆考古人才培訓班,委託科博館承辦,除一週的室內課程外,另進行一週的田野發掘實習。當時何傳坤主任經過實地勘查,發現怪手挖破水蛙窟地層後,仍有不少石板棺被破壞後外露。因此,邀請陳浩維教授使用透地雷達,針對遺址可能涵蓋區域加以探測,發現地層中有疑似文化層的結構物,而決定選擇做為實施田野課程的地點。在進行短暫地表調查後,開始為期一週的發掘,當時黃炫星老師也有報名參加。

在田野發掘實習探坑中發現了數座石板棺,但可能因土壤酸性高以致沒有出現人骨。這些石板棺具及棺向和南投縣內曲冰及大馬璘遺址發現的相似,可以確認 3 個遺址之間關係密切。比較埔里盆地史前遺址群的埋葬品類似卑南文化墓葬,來自花蓮的閃玉、蛇紋岩石材出土多,代表埔里周緣地區的史前文化與東海岸史前人曾有頻繁的互動及文化交流。

水蛙窟遺址的範圍和古物特徵

根據簡史朗先生(1999)針對民間文史工作者及遺址標本持有者訪談記錄,黃炫星老師撿拾標本的範圍主要在水蛙窟聚落邊緣,臺地上薑農翻土的部分及部落南邊。黃老師認為水蛙窟遺址範圍,從聚落邊緣以實際出現標本的範圍來看,中台禪寺那邊應該也是,他在標本上都有相關區域編號。

水蛙窟遺址有近 14 萬平方公尺的面積,黃老師撿到的陶器以灰黑陶和紅褐陶為主,從口緣器形、夾砂及摻合料觀察,陶器與大肚溪附近的營埔文化陶器有些類似,是否代表史前人由海岸向內陸及周緣山區發展?在石器方面,黃老師撿獲大量漁獵工具,如網墜、石矛、石鏃佔很大的比例,顯示當時水蛙窟居民的漁獵活動及攝取食物來源的多樣性。另外,在出現的農具中,斧鋤型器佔了很高的比例,還有板岩石刀、石鐮、石杵等,這些遺物展現水蛙窟人以農耕為主的生業方式,也代表當時聚落足以承載更多的人口,從水蛙窟密集的墓葬出現頻率也可印證。

水蛙窟遺址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振興

黃老師曾服務於埔里初高中、暨大附中;擔任南投縣政府文教處之文化基金會董事;交通部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之委員;南投縣攝影學會理監事;南投縣台葉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出版《臺灣的古道》、《南投地理-南投縣鄉土大系之二》、《埔里鄉情》雜誌等,他對地方風土人情有一定的認識與感情。

水蛙窟遺址被破壞當時,黃老師等隨即建議應該儘快指定為古蹟,給予法律地位,在未完整規劃之前應先暫時限建、限耕,以免遺址再遭受破壞。水蛙窟聚落如確實在遺址上,政府在對文化資產保護時,應以具體有效的作為建立人民的信心,並且建立一套可行的管理辦法,處理層出不窮的抗爭狀況。

推測黃老師期待遺址保存目的之一,在於其背後之產值與經濟潛力,若遺址及其他文化資產與觀光事業能被劃上等號,亦即遺址與土地結合,文化和生活結合。然而,若水蛙窟遺址或文化資產沒有機會融入附近居民生活,則遺址本身就已經失去了永續經營的動力,畢竟聚落還是供居民使用的。所以推展觀光是保存遺址的手段之一,其最主要的目的則希望藉由文化觀光的推展,不只讓遊客,甚至讓在地居民更認同自己的文化,提高地方的特殊性。

地方藉由遺址推展文化觀光,讓文化資產得以保存與再利用,更希望文化觀光的推展能帶動及找回經濟活力,避免人口外流,增加就業機會,配合社區由内而外保存其文化的獨特性,以達到文化傳承、永續發展之目標。其規劃及經營管理必需由政府的經營管理單位及當地居民合作推動才能實踐,也必須為現代人及後世子孫使用著想,才符合社區永續發展條件。

活化古物遺址的潛力和未來展望

綜觀現今水蛙窟、曲冰及大馬璘遺址被對待的方式,顯然許多方面都有待努力。如何活化這些古物,帶給不同年齡層的居民一個活潑生動的地方史?在考量地方經濟發展、觀光吸引力的同時,能否發揮理念,結合更多充滿希望的民間力量,使文化資產更具有新舊傳承的象徵意義,讓大家感受到它的深度與廣度。

黃師母捐贈的標本目前在人類學組,由趙啟明先生、莊雅暄、張詠恩、江慧芬小姐進行分類、登錄、編號的工作。在整理蒐藏品中發現一顆很特別的石頭,上面有「夢」字,可惜黃老師失去了一些記憶無法受訪。之前他曾捐贈 200 多件標本給南投縣史館陳列,相信他和師母對埋在土裡的考古遺物有夢想與期待,我們感謝也祈求未來國定遺址曲冰博物館的呈現,希望不只是一個建築物,應該納入更多博物館的理念與元素,包括南投境內諸多族群與文化資產,方能從精神與物質文化而發展永續觀光,邁向更美好的社會。

標本進行初步分類
標本進行初步分類
標本進行編號與登錄
標本進行編號與登錄
是否黃老師懷有期待社會更美好的夢?
是否黃老師懷有期待社會更美好的夢?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想知道史前人耕田用哪些工具嗎?重現打製石鋤的製作方法

模仿古人造工具?教你打製石器,成為摩登原始人!

從知高遺址與鹿港第一公墓遺址初探鐵器時代晚期中部地區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