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史前人耕田用哪些工具嗎?重現打製石鋤的製作方法


圖 / 張朝欣提供

圖2 以石槌打剝石片,箭頭方向為施力方向。

「打製石鋤」是史前人耕田挖土和除草的工具,也是台灣最常見的石器,一般呈扁平的長條形,形狀有點像牛舌餅。本文試著復原台灣史前時代打製石鋤的製作方法,用河灘上的變質砂岩鵝卵石(中礫)為材料,再裝上木柄才能使用。

臺灣最常見的石器,稱之為「打製石斧」,從功用上來看,這種石器應該是鋤而不是斧

「打製石鋤」是史前人耕田挖土和除草的工具,也是臺灣最常見的石器,有些考古學者沿襲日治時代的說法,稱之為「打製石斧」;也有些學者採取折衷的說法,稱之為「斧鋤形器」;不過從功用上來看,這種石器應該是鋤而不是斧。一般的打製石鋤,呈扁平的長條形,一面常帶石皮,刃部略帶弧形,刃端一般比頂端(綁柄的一端)略寬,形狀有點像牛舌餅,要綁在短木柄上,以單手操作,適合在斜坡農地使用;也有尺寸較大的打製石鋤,比較笨重,必須裝上長木柄,以雙手操作,可能是在平坦的農地上使用。本文試著復原臺灣史前時代打製石鋤的製作方法,以張朝欣先生學習打製石鋤二十幾年的心得筆記為基礎,由我裁剪潤色成文。打製石鋤裝柄方法的復原,則是根據陳志誠先生的模擬操作,由我簡單描述而成。

選擇青灰色的變質砂岩,做為石材

臺灣史前時代製作打製石鋤的石材,一般使用青灰色的變質砂岩;南部有些石鋤用橄欖石玄武岩製作,材料可能來自澎湖;北部則有些石鋤用安山岩或硬頁岩做;山區的史前居民常使用凝灰岩或板岩等材質做石鋤。因為史前人對打製石鋤的需求量相當大,使用時也容易折斷,所以多半是在當地或鄰近地區取材,較少去很遠的地方找石材。本文示範如何用河灘上的鵝卵石(中礫)做打製石鋤,材料是最常見的變質砂岩。

用河灘上的鵝卵石來打剝石片,有3個步驟

要製作打製石鋤,通常必須先打剝一塊合適的石片做為基礎材料。以下說明常用的打剝石片方法;

  1. 首先在河灘上,找一塊大小及材質合適的鵝卵石,如果要做長約10〜15公分的石鋤,大概需要找一塊長約20〜30公分、厚約7〜10公分形狀偏扁的鵝卵石。
  2. 找一塊巨礫做為石砧,必須要有一個適合砸擊的平面,材質最好是堅硬的變質砂岩。
  3. 雙手握住鵝卵石的兩端,將設定做為衝擊點的一點,用力往石砧上砸擊。

砸擊鵝卵石分解成3部分,有3個特徵

砸擊的結果,會將鵝卵石分解成3部分,並在石砧上留下衝擊疤。各部分的特徵如下:

  1. 石片:脫落的石片,呈橢圓形,一面帶有石皮,另一面是破裂面。由斷面看,帶有砸擊點的一邊較厚,相對的一側較薄。
  2. 石核:從鵝卵石上打下石片,原來的母體就稱為「石核」。石核上的凹缺,可以和脫落的石片完全密合,但在砸擊點會形成一處小缺口。
  3. 衝擊碎屑:在石砧上,鵝卵石撞擊的位置,會留下一小堆三角錐狀的粉碎石屑。把石屑掃掉,可看見石砧表面有一處衝擊疤。
圖1 在石砧上砸擊後所產生的石片石核以及砸擊位置上面的衝擊碎屑。
在石砧上砸擊後所產生的石片石核以及砸擊位置上面的衝擊碎屑。

製作打製石鋤,需選擇質地堅硬的變質砂岩或硬頁岩

製作打製石鋤,只是利用石槌連續打剝石片的邊緣,打下許多小碎石片來,使石片越來越接近製造者心目中石鋤的形狀。石槌是在河床上挑選出來的天然礫石,質地以堅硬的變質砂岩或硬頁岩較好,使用前不加工,也不裝柄,表面帶有滾磨光滑的石皮,大小、形狀與重量,都適合一隻手握持使用,形狀多為長橢圓形、卵圓形或扁球形。 打製石鋤的過程如下:

  1. 觀察橢圓形石片,選擇合適製作的石鋤型態。
  2. 以慣用手(通常是右手)握住石槌,連續打擊石片邊緣稍偏內側的地方,剝下小碎石片。
  3. 以非慣用手(通常是左手)握住石片,配合石槌的打剝轉動並調整角度。為了避免受傷,建議初學者戴上手套,或是透過毛巾握住石片。
  4. 先打剝石片的一側,固定一面朝上,由一端向另一端依序打剝,然後翻轉另一面朝上,重複之前的打剝過程。
  5. 打剝石片的兩端成頂部與刃部。
  6. 翻轉到未修整的一側,重複步驟4。
  7. 利用石槌輕敲,將石鋤兩側的尖銳突起處打平。並不是每一群史前人都會這麼做,例如臺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罵頭文化人,通常會仔細修整打製石鋤的兩側;而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營埔文化人大部分不加修整,使打製石鋤的兩側帶有如犬牙交錯狀的波浪紋。
  8. 針對石鋤的刃部及頂部做最後的修整,將刃部由兩面打剝成中鋒,頂部打成弧頂或是平頂。
  9. 石鋤打剝完成後,利用乾硬的泥土塊打磨石器表面,將打製過程中產生的碎屑去除,同時可以使石鋤表面較為平滑,避免後續裝柄時割壞綁繩。
圖2 以石槌打剝石片,箭頭方向為施力方向。
以石槌打剝石片,箭頭方向為施力方向。
圖3 打剝的順序
打剝的順序

打剝的小碎石片有3大特色

打製石鋤時,每用石槌打一下,就會剝落一塊小碎石片,這些小碎石片的特色如下:

  1. 從側面看,這些小碎石片大部分都是楔形石片,帶打擊點的一側最厚,逐漸往另一側變薄。
  2. 從正面看,小碎石片略呈近長橢圓形到圓形的不規則外形。
  3. 隨著打剝過程累積,往往在打剝石片上會保留著前次打剝造成的打擊疤。
圖4 打剝下來的小碎石片
打剝下來的小碎石片

石鋤裝柄,找木質較硬的樹,取樹枝分杈且粗細合適處

打製完畢的石鋤,和現代的鐵鋤一樣,必須裝上木柄才能使用。木柄的做法,是找木質較硬的樹,取樹枝分杈且粗細合適的地方,砍下一段來,剝去樹皮,晾到乾透,再整修成需要的形狀。用繩子把石鋤牢牢綁在木柄上,也可能像新幾內亞的原住民一樣,用藤皮編織成套子,把石鋤箍在木柄上,然後就可以拿去挖地或除草了。由於製作一支木柄遠比打製一件石鋤費事,所以判斷在史前時代,若石鋤挖地時折斷了,使用人立刻就可以再打製一件,換裝到原來的木柄上繼續使用。 能夠完整地復原製作打製石鋤,使我們對臺灣史前人的生活方式,能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圖5 打製完成的石鋤
打製完成的石鋤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神秘史前聚落:南勢坑遺址揭開古代居民的生活面紗

考古生態遺留標本的保存與管理

「JOY愛史前原住民」-談考古學的科普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