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楊宗愈提供
在標本館經營中,除了自己人員採集外,交換標本也非常重要,而包著標本的報紙記錄了一些故事,可能是社會變遷、動態,甚至是標本採集當時的故事!來看看科博館植物標本館及臺大植物標本館所蒐藏的一些報紙的故事。
植物標本保留,原本用「草紙」或吸水紙整平,逐漸由「報紙」取代
自然史研究的過程中,野外採集、標本館蒐藏、植物園種植、研究發表,這一系列的過程幾百年來沒有大變動過。「科技」大國或「經濟」大國,前往世界各地進行「自然資源」考察與蒐集。所謂「蒐集」換句話說就是「採集」,以植物資源而言,採集包括了活體與植物標本。一般而言,野外採集主角多是植物標本,因為活體採集有諸多限制,草本植物容易整株挖掘帶走,但木本植物除了成熟果實可以攜帶回去繁殖、種植於植物園外,多數是不容易遷移帶走的。
回到植物標本製作的主題,要長久保留植物標本最好的方式就是整平、重壓、乾燥、固定(黏貼或縫製)、保存。而隨著時空的演變,原本放在「草紙」或吸水紙內的整平標本,逐漸由「報紙」取代。因報紙容易取得,且報紙較輕(同重量的報紙,其數量多於且體積亦小於草紙),雖然報紙可能有油墨,但因為對標本並不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在各個地區用來固定乾燥標本的材料就漸漸轉草紙為報紙。標本平整置放於報紙內後,除了報紙與報紙間放有吸水紙外,或緊緊綑綁或以重物壓於標本上,均是要讓標本定型及乾燥。在沒熱源協助時,可能要勤換放在標本間的吸水紙,有熱源時(火、燈泡、熱風機等等),夾放標本的報紙間則改成瓦楞紙板或波浪狀鋁板或其他金屬板,都是協助儘速乾燥標本。待標本乾燥後,就連同報紙一份一份取出,整理排列(多數依據採集者編號)後,即進入下一個階段:上枱紙(固定)及資料輸入、列印標籤、再進入蒐藏庫(標本館)。最後整理蒐藏副份標本又進入下一階段標本館業務,也就是提供做為標本館間的「交換標本」。
夾標本的報紙,記錄下歷史事件
由於各國標本館「枱紙」大小未必一樣,且許多標本交換業務是和其他國家的標本館進行,為了節省此國際郵寄費用,所以標本多數就是夾在報紙內裝箱郵寄(用報紙夾同樣數量之標本,其重量會比固定到枱紙上或用草紙夾著為輕)。不同國家的報紙,甚至即使是我們自己的報紙,隨著時間的過去,其實報紙就有許多改變,或藏於報紙其間我們不會注意到的一些敘述,但因時空不同而記錄下一些事宜。
標本交換,間接獲知各國當時的新聞事件
在筆者於2010年前往俄羅斯聖彼得堡執行科技部 (當時仍是國科會)計畫時,在副份標本之間發現3份是由報紙夾著的,稍微瞄了報紙一眼看到的是中文,再詳細一看竟然是日文,年代日期為明治29年10月(當時在想這是西元幾年呀?)!又從這報章中看到一些熟悉又奇怪的字眼「臺灣」、「征臺軍」、「劉永福」,趕緊google一下。原來,這時段就是清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而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予日本;而此份報紙就是報導日本軍隊前來接收臺灣等事,及評述臺灣一些「刁民」(例如劉永福所率領的黑旗軍)如何抗拒皇軍前往接收……。這3份報紙給予吾人的資訊是:這是甲午戰後該時段由日本的角度看臺灣人如何抵抗日軍的接收,而我們所學、所讀皆是先民如何拋頭顱、灑熱血保衛家園及前仆後繼抵抗日軍的入侵,完全是不同的角度。由於科博館沒有蒐藏文史紙類的文物,因此筆者將此3份報紙轉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
和停刊報紙不期而遇,保留了臺灣社會演遞的重要證據
再來就是,您還記得已停刊的民生報嗎?大華晚報呢?中央日報?筆者在處理標本時,常會和它們不期而遇。另外,由於科博館植物標本館(植物蒐藏庫,標本館代號:TNM)成立比較晚,所以不論採集或交換來的標本都比較晚期,但TNM卻又是臺灣最早向中國大陸購買植物標本的單位之一,所以也出現一些早期的中國大陸報紙。在此,筆者也特別向國立臺灣大學生態暨演化研究所植物標本館(標本館代號:TAI)借了一些夾標本「報紙」的蒐藏品來說明。然而隨著電子書、網路的快速、方便與普及,「紙」類印刷品首當其衝,其中,影響最巨大且反映最明顯的就是報紙!銷售量的快速下滑是報社面對的生存考驗。一未來是要轉型或多元化經營,或是停下一些銷量持續下滑的公司旗下的報紙,抑或是逐漸縮小報紙的面積。上述這3者是一些比較大的報社可以繼續維持報紙發行的措施,規模較小的報社就只有第四條路:關門。本文當然不是要談「如何經營」報紙,而是發現這些隨著早期植物學家採集後製作標本所使用夾標本的主要材料,即所留下來的舊報紙,竟然不知不覺地保留臺灣社會演遞中一個很重要的證據!除了上述3種報,在植物標本製作過程中還看到了:大眾日報、中華日報、中國時報(原徵信新聞報)、中時晚報、自立早報、自立晚報、台灣新生報、台灣新聞報、台灣日報(臺灣日報)、臺灣時報、國語日報等,因此才開始歷史資訊的蒐藏,其實,還有各地方的報紙還沒找到或沒有被保留下來。所以還有許多遺珠之憾。以前的報紙的閱讀可由上而下、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完全可以混和,而電影廣告的版面琳琅滿目,真是熱鬧!上面曾說縮小報紙面積,真的嗎?在1990年代我們出去採集時,最喜歡帶的報紙就是中國時報,不是因為內容也不是價錢,而是報紙面積最大(與同時的聯合報系列、自由時報系列、蘋果日報等相比),所夾的植物標本最符合之後縫貼上抬紙的大小。2008年11月中時易主,其面積驟減,故出野外時則因蘋果日報價錢便宜且張數多而轉為首選,次為自由時報,此時中時及聯合主要拿來襯墊粗厚的植物標本。在2021年5月蘋果日報停刊後,當然自由時報上升為首選,但其實2008年後,各家報紙的尺寸大小(面積)對植物標本而言都不盡理想。
隨著時空更迭,可能壓標本的報紙也會消失,成為古董
講了這麼多報紙的變化,這與植物採集有什麼關係呢?筆者一行人於2019年在中國大陸進行採集,出發前才發現「找」不到報紙!去機關單位、旅館都要不到,市面上也找不到哪裡可以大量購買!到地方市鎮也是同樣情況,最後還是從林業單位要到一些文宣紙張才得以替代壓標本的報紙材料。或許臺灣目前此狀況還好,但隨著時空更迭,可能壓標本的報紙也會消失!或許一些再生紙可以取代,但試想:我們常看的報紙變成了「古董」,那麼交換標本而意外得到的舊報紙,也將會是標本館未來的蒐藏品之一了!短短幾十年竟然看到一「古董」的產生……歡迎捐贈報紙給我們。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