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王承皓、鍾令和、鄭睿宇提供
每年上萬公噸的海漂垃圾,成為令人頭痛的問題。海廢行動計畫中的「再生」概念,開啟「海漂垃圾再利用」的主軸,輔以「海廢美學」加以陳述。進而在科教課程中,將海廢再製成裝飾品,培養學員珍惜、維護海洋資源的觀念。(圖/博學多文)
海漂垃圾該何去何從?可以賦予它新生命?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 500 年,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塑膠類製品的壽命可長達數百年,而當它成為海漂垃圾呈現在人類眼前時,多半是殘敗與破碎的樣貌,甚至冠上了「污染物」一詞。除了呼籲讀者降低一次性塑膠產品使用,以降低海漂垃圾量。如何處理已形成並打撈上岸的海漂垃圾,它們該何去何從?又該如何賦予它們新的意義?
再生環保,華麗轉身的海漂垃圾再製成各種產品
關於海漂垃圾再利用的議題,海洋保育署在海廢行動計畫中了提出了「再生」的概念,結合臺灣在廢棄物回收的技術,將海漂垃圾再製成各種產品。如寶特瓶經由熔融抽絲,做成再生纖維,打造出海洋環保鞋;或者將廢棄漁網透過清洗、裁斷、熔融造粒,製成海廢再生眼鏡。諸如此類的回收再利用的作法,不僅讓海漂垃圾有了歸處,而不僅僅只是從「海漂垃圾」變回「陸上垃圾」,甚至是以新姿態重生。除了再生成新樣貌之外,將海漂垃圾由「嫌惡」轉為「美好」,藉以呼籲人類重視海洋資源的「海廢美學」也應運而生。
澎湖不是我的家?海漂實驗室淨灘、策展、推教育
海廢藝術家唐采伶在澎湖菓葉成立 O2 Lab 海漂實驗室。身為中壢人的唐采伶在澎湖生活一陣子後,對於海漂垃圾的問題深有感觸,但談論「海洋議題」對一般人而言顯得太過嚴肅或無感。唐采伶說道:「愛好『美』的事物是人性,將生硬的環境議題經由藝術軟化後更易於人們接受,進而去探究相關的海洋問題並加以改善。」海漂實驗室的成員們除了會定期淨灘、策劃海廢藝術展覽外,亦從教育著手。以活動性課程,帶領學員們在過程中親近海洋並搜集海漂垃圾做為創作媒材,從感性角度出發去呼籲海洋保育觀念。
科博館與海漂實驗室的偶遇,擦出海洋保育的火花
在因緣際會下筆者與 O2 Lab 海漂實驗室有所接觸,通過「教育」傳遞海洋保育的作法,結合其藝術創作的概念,規劃了海漂垃圾的相關課程。先以故事情境帶入,讓學員認識海洋資源,發掘海洋目前面臨的危機,藉此帶出海漂垃圾的議題,並介紹不同的海漂垃圾,而其中佔大宗的便是塑膠類製品,又以俗稱浙江藍的魚形浮標名列前三名(詳見 410 期科博館訊「它從海上來-澎湖的海漂垃圾」)。
魚形浮標變身藝術品的 4 個步驟
此種魚形浮標的海漂垃圾便是課程中「再生」的主角,而創作中所需的材料尚有做為鋪墊的紙板、用來剪裁造型的剪刀、固定用的黏著劑、還有繪畫用具及顏料,透過簡易的 4 個步驟,便能將廢棄的魚形浮標,轉化為藝術品:
步驟一、使用少許水量,將撿拾的海洋垃圾「魚形浮標」進行清洗後,依構想需求決定裁切與否。
步驟二、準備紙版,描繪出想製作的魚兒外型後,用剪刀裁剪出輪廓。
步驟三、將準備好的浮標黏上紙板,建議使用黏性較佳的熱熔膠。
步驟四、使用壓克力顏料進行彩繪,完成你心中的魚兒藝術品。主體創作完畢後,也可以將其他生活中不要的廢棄物加入其中,製成畫布或是相框,延伸更多的創意。
唐采伶執行海廢美學,期許未來行遍臺灣
由於海漂垃圾種類繁多,光是前述提及的塑膠類就有許多的品項,所以除了前段介紹以魚形浮標為主體的彩繪藝術外,海漂實驗室的成員也將不同的海漂垃圾結合,萌生更豐富的作品樣態。從引發動機—深入理解—實際運用的教學歷程,將珍惜海洋的意識深耕心田。
「雖起步較難,但多次嘗試後可以看見改變,甚至效果遠超於單純的藝術呈現。」是唐采伶執行「海廢美學」教案後的心得,也期許未來可以走遍臺灣沿海的學校,讓更多學子們去接觸並了解海洋議題。
海廢不只是淡淡的憂傷,撿,不是唯一;減,才是唯一
當我們享受大海的美感同時,是否有察覺海廢存在的傷感?愛護海洋資源並非只是特定人群的責任,而是每一位地球公民的義務。誰又能肯定自身使用的塑膠類製品在丟棄後,不會輾轉流離後成為海漂垃圾?而且,潔淨海洋影響的不僅僅是環境優美與否,是牽繫著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其實「從生活中減少垃圾,等同於淨灘。」因為沒有製造垃圾,它就不會成為海廢。再去追溯海漂垃圾的解決方案,其實就如同唐采伶所言「撿,不是唯一;減,才是唯一。」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