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林志隆提供
光電效應說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或雙重性)。可是一般的粒子也會這樣嗎?它們也會有波動的性質(繞射跟干涉)嗎?如果有的話它們會是什麼樣子?要怎樣設計實驗才能看到這樣的現象?本文就從德布洛伊的物質波奇想開始,看看這一連串的奇思幻想是如何形成並被驗證。
「粒子與波的雙重性」研究造就多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在本館館訊第395期中曾經提到過,「粒子與波的雙重性」(或者直接來說稱為「光電效應」)研究讓愛因斯坦得到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但是這個雙重性的研究不只讓愛因斯坦拿到諾貝爾獎,從另一個方向研究的結果,也讓路易.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在1929年拿到另一個諾貝爾物理獎,而設計實驗證實德布洛伊的物質波假想的戴維森(Davisson)和湯姆森(Thomson)則拿到193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在光電效應研究中,愛因斯坦把光形容成一種自帶波動性的粒子—光子,這稱為粒子與波的雙重性。而你會看到它的波動性或是粒子性,則決定於你用什麼方法去測量它,例如你讓它們通過一扇比它們的大小寬很多的門,就看到它們是一顆一顆的像個粒子;可是如果這個門很窄,窄到比它們的大小還要窄很多,這時在門後看到的光子不會完全消失,只是變得很少很少而已,這時那種見縫就鑽、無孔不入的波動性就表露無疑了。
物質與能量的虛實轉換用甚麼來解釋?
在古典物理(一般以年代分,大約是到19世紀末為止)中能量和物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物質是有形、有體能獨立存在的實體,能量則是無形、無體只能依附在物質上的抽象概念,例如動能、位能合稱為力學能(很久很久以前的教科書誤譯為機械能),甚或延伸推廣至熱能(在微觀研究中發現,熱或溫度只是物體的組成粒子的動能的外在、巨觀表現),而動能或位能這種東西不會自己獨立存在。
從20世紀初開始的近代物理,主要包含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兩大主題。而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的狹義相對論中,就提出了經常會在電視、電影裡的黑板上看到的一個公式
E = m C2
這個公式裡的E代表能量,m代表質量,C則是一個常數-光速。
這個公式的意思就是把能量跟質量畫上了等號,也就是質量和能量可以換來搬去的。在古典物理裡頂多是質量不滅跟能量不滅(這裡的能量包含動能、位能、熱能、化學能等等各種形式的能量),它們各自不滅。但是愛因斯坦這個公式把兩邊的隔欄打開了一個洞,質量可以消失轉換成能量,能量也可以消失變成質量。而質量旁邊的光速C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平方之後又更不得了,意思是只要一點點質量就可以轉換成非常巨大的能量,於是導致了後來核子研究的武器化,讓美國生產了兩顆原子彈丟在日本的廣島跟長崎。
物質波的實驗與研究
在講光電效應的前一篇文章中提到過普朗克發現光子的能量E和振動頻率ν(或是波長的倒數)成正比,所以提出了普朗克關係式E=hν,h叫做普朗克常數,所以頻率越高的光子能量越大。那麼,如果把它跟上面的質能轉換公式連結起來,會不會有質量的粒子也有一個振動頻率呢?或是說有質量的物質會不會也有波動的性質呢?這就是德布洛伊得到1929年諾貝爾獎的「物質波」研究。
德布洛伊是位法國科學家,他在大學原本是念歷史跟法律,後來因為受到學物理的哥哥影響而改學物理,一不小心就拿了一個諾貝爾物理獎。他在1924年完成的博士論文中把普朗克公式和質能轉換公式的概念連結起來,並且推論如果反過來粒子也有波動性的話,那麼,當時所知最輕的電子應該也會具有一個波長
λ= h/p
這個p是粒子的動量,或是可以代換成質量乘以速度p=m v。
由這個公式來看,質量越小波長越大,而波長太小的話繞射和干涉的效應會很不明顯、很難做實驗,所以他選了當時所知質量最小的粒子-電子來做計算。3年後,蘇格蘭的湯姆森(Thomson)用電子束射擊薄金屬片,而美國的戴維森(Davisson)和革莫(Germer)則是把電子打入鎳晶體,兩者的共同點就是讓電子通過規則排列的障礙物,如果電子帶有波動性的話,那麼電子就會繞射過障礙物產生干涉紋路。由這兩個實驗觀測到原先預測的干涉現象及條紋,證實了德布洛伊的物質波假說,所以湯姆森跟戴維森也因此獲得了193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現今許多精密實驗常用的電子顯微鏡,就是從電子繞射實驗發展出來的技術。
實驗尺度大小對於光粒子性(波動性)的影響
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的研究顯示光同時具有粒子和波的性質,德布洛伊的物質波假說則更進一步說明物質也可以有波動性,實驗者看到的是粒子性或波動性,則依實驗條件而變。一般來說,當實驗的尺度比較大、比較巨觀的時候,粒子性會比較明顯,但是當實驗尺度很小、很微細的時候,波動性的穿透力(繞射)與干涉就會變得很顯著。
光與物質的雙重性都是20世紀以前的古典物理所無法解釋的現象,因此在20世紀初促成了近代物理(尤其是量子物理這門學問)的快速發展。所以,每到了科學家為一些不可思議無法解釋的現象所困擾痛苦的時候,其實就代表新科學和新突破即將到來。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沒有問題,問題就不會解決」。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