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劉曉嵐提供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一件1906~1911年間的大型磨製半月形石刀,是甲斐良三採集於臺中東勢區,相同尺寸的大型石刀出現於2010年臺中市西屯區西大墩遺址之牛罵頭文化層,同時伴隨著出土多件橙紅泥質陶三連杯、網墜、大型磨製玉圭與數百件小型梳形玉飾。
遺址發現的石刀,穿繩綁於兩孔,推測為適於收割者手握
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的考古標本中,登錄了一件磨製半月形石刀,是出土於臺中市東勢區,在臺博館數位典藏資料中被歸類為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營埔文化之石器。學者初步估計遺物年代在3500-2000年前,這種農具一般認為可能是因農業、入口及聚落規模逐漸擴大,為適合於粟類、稻米密集性收割之需要而產製。
臺灣新石器時代的石刀,依時間早晚常見的類型有半月形、長方形與馬鞍形等,石刀材質有凝灰質砂岩、板岩、變質泥岩、砂岩等。一般在遺址發現的石刀多在8-15公分以內,透過穿繩綁於兩孔,推測是為適於收割者手握。
東勢出土的大石刀,明顯無硬性消耗痕跡
值得注意的是東勢這件大石刀,通體細磨,器身呈半月形,材質為砂岩、直背弧刃,器長約27公分、寬約7公分。近刀背處有兩面對穿之兩穿孔,器身一面平、另一面弧面,器身中央最厚,刀背及刀刃處漸薄,中央最厚處達13公釐,刀背厚於刀刃,刃線上有些細微的小缺損,然器身保持得非常完整,明顯無任何硬性消耗痕跡。
與臺灣各地遺址出現的半月形石刀相比,本件體積超大,似不適合單手持,加上無明顯硬性消耗痕,因此推測其具象徵性功能並非實際做為粟類收割之用,僅為禮儀祭祀時使用。
這件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的半月形石刀,紅字寫採集地點為臺中東勢仔庄,採集者為甲斐良三,根據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之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甲氏於1906~1907年間被雇用於殖產局農事試驗場,1908~1911年間於臺中廳總務課及庶務課擔任技手,故推測此件石刀應採集於1906~1911年間。
科博館典藏的半月形石刀,竟與甲斐良三於東勢採集的雷同
科博館人類學組亦典藏一件大型磨製半月形石刀,是2010年執行西屯12期重劃區西墩里公兼兒六基地遺物內涵調查工作而出土,大石刀屬於牛罵頭文化層器物,同時伴隨著出土多件橙紅泥質陶三連杯、網墜、大型閃玉圭與數百件小型梳形玉飾。石刀材質為砂岩、直背偏鋒弧刃,近刀背處亦帶兩穿孔,器長為27公分、器寬近為6.5公分,與甲斐良三於東勢採集之石刀尺寸幾乎一樣。
根據西大墩遺址牛罵頭文化層之碳14檢測,年代距今約4250~3880年前,因基地具牛罵頭與番仔園二文化層,且出土遺物具特殊代表性,西大墩已於2011年被指定為臺中市市定遺址。
農業在臺灣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已盛行,遺址傳達了此訊息
顯然農業在臺灣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已盛行,目前已知臺南市南關里東遺址、臺中安和遺址均屬約4800-4300年間的大坌坑文化層,也出土碳化稻米和小米。1964年宋文薰先生與耶魯大學張光直先生合作發掘營埔遺址,亦發現器表帶有稉稻痕的陶片。至今有關繩紋紅陶文化的農業出現時間仍普遍引起國際學者的注意,因其可能代表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亞與新幾內亞原始農耕文化的祖型。本件是由甲斐良三於地表採集之半月形石刀,臺博館將其初歸類為營埔文化(3500~2000年前),事實上其存續年代或可推至更早一個階段的牛罵頭時期(4500~3500年前)。
後續中部地區所發掘的營埔文化各遺址,出土許多具消耗痕、適合於手持的長方形石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1965年大肚營埔遺址發現磨製的大型巴圖形器,據當時農民描述說有9件「石劍」整齊排列出土,這是否顯示新石器時代晚期,農耕祭祀用具已由大型巴圖形器取代牛罵頭時期的大型半月形石刀了?
牛罵頭文化的半月形石刀,為何無明顯消耗痕?
觀察牛罵頭文化的半月形石刀和營埔文化的巴圖形器,均無明顯消耗痕,學者認為它們應該都是象徵性遺物,因此推測其和農耕祭祀、祈求粟類豐收、稻米密集性收割等需要有關。古代文明起源的關鍵之一是政治權威的興起與發展,而權力的取得可依靠宗教、武力和壟斷稀有資源等手段。古代人把世界分為兩個對立面,如天和地、人與神、生者與死者二元對立。經對中部地區聚落型態的比較,多數學者認同出現於平原區牛罵頭文化遺址屬大型聚落。再試想當時生活其中的領頭人要如何帶領眾人獲取更多資源和適應多變的自然環境?若上天和祖先是知識和權力的源泉,而上天和人之間的溝通,則是以特定的巫師和稀有的溝通工具,如玉圭、大型半月形石刀為中介。巫師可祈求豐收、風調雨順與祝願人民安康,領頭人若能掌握巫師巫術,則能控制附屬於他們的權威。
從馬鞍型石刀到鐵器時代
大型石刀和巴圖形器延續著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禮儀祭祀與政治發展。然而於牛罵頭文化之後的營埔時期,聚落並未急遽擴張,而當時自然環境急速的改變,顯然導致營埔人必需尋求灰黑陶技術的突破並通過遷徙以適應環境生態的變化,新發展的區域仍維持局部的聚落,並無明顯的社會階層分化現象。至番仔園文化進入鐵器時代則是加速了貿易擴張和人口急速的增加,千年前仍流行馬鞍型石刀,之後完全為金屬器取代,臺灣區域政治發展又見不同面貌。
本文比較東勢的大型半月形石刀和於筏仔溪邊西大墩所挖掘具完整脈絡的相關遺物,從東勢到西屯相距約30公里,試想像四千年前聚落及入口規模是如何逐漸擴大,這同時讓人聯想到當時的禮儀祭祀與政治發展實是密不可分。然而發展千年後農民仍靠天吃飯,若逢嚴重乾旱,政治人物還是得素衣祈雨,不禁令人深思相依存的社會生態系統中的恢復力與脆弱性。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