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廖仁滄提供
佛教念珠的記載始於《佛說木槵子經》,之後材質琳瑯滿目,其中菩提子不是菩提樹種子,《佛學大辭典》中以薏苡為菩提子。近年中國興起菩提子風潮,這些種實不一定與佛教有關,稱為文玩菩提子。
種實做成的念珠材質,「菩提子」最有趣!
聽說佛陀在王舍城靈鷲山(原文:羅閱祇耆闍崛山,位於今印度比哈爾邦)時,有一個叫波流離的國王派使者來求救,想要解決因為國事繁忙而無法修行的問題。佛陀回覆:「想消除煩惱,就把108顆木槵子串起來,隨身帶著,心裡唸佛等名字,唸1次撥1個木槵子,持續唸下去,唸越多遍果報越大。」
以上是《佛說木槵子經》中的故事,原文提到:「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也因此常被當成佛家念珠起源,而木槵子就是臺灣也有的無患子(Sapindus saponaria L.)。
雖然佛陀指示以無患子作數珠,但念珠材質發展到後來是琳瑯滿目,除種實外,還有香木、礦物、骨角、人骨等。種實材質中最有趣的就是「菩提子」。菩提子不是佛陀成道時所在的菩提樹(Ficus religiosa L.)種子,事實上那種樹本來也不叫菩提樹,而是畢缽羅樹。現在說的菩提樹是原產於熱帶的桑科榕屬(Ficus)植物,種實細小,隱花果質地不堅硬,都無法做念珠。在菩提樹生長不佳的地方會用椴樹屬(Tilia)植物替代,它們的種子就夠堅硬,例如中國浙江國清寺庭園中的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菩提子」詞條有這樣的敘述:「菩提子一名川穀,一年生草。……俗用為念佛之數珠,故名菩提子」川穀就是薏苡(Coix lacryma-jobi L.),現在其果實被稱為草菩提。
2015年左右,菩提子在中國風行,有許多愛好者與收藏家,他們不一定信仰佛教,所說的菩提子也不與佛珠畫上等號,統稱為文玩菩提子,已知種類超過百種。過去因為商業機密,許多菩提子來源被安上不相關的出產地,植物名也沒公開,但這些都逐漸被解密,不少種類均可以在本館庭園與植物園看到。先跟大家介紹其中4種。
金剛菩提子,科博館植物園北部低海拔區找得到
植物:圓果杜英
學名:Elaeocarpus sphaericus (Gaertn) K. Schum
圓果杜英又名印度念珠樹,分布在中國南方、中南半島、喜馬拉雅山脈東南麓,生長在海拔450-1300公尺的山谷森林,本館栽種在植物園北部低海拔區,果實成熟時的美麗藍果皮相當引人注目。蘭嶼產的球果杜英(Elaeocarpus hayatae Kanehira & Sasaki)曾被認為是它的變種,目前兩者被認為是不同物種。
在有些人的認知裡,金剛菩提子不是菩提子,是以金剛子之名自成一類。佛經中稱金剛菩提子為惡叉聚(梵語 aksa),又作嗚嚕捺囉叉(梵語rudrāksa),意思是綖貫珠、金剛子,很早就有紀錄,如唐代《慧琳音義》:「嗚嚕捺囉叉……西方樹木子核,核文以排核,大小如櫻桃顆,或如小彈子,有顆紫色,此名金剛子,堪作數珠,金剛部念誦人即用此珠,甚堅硬。」
金剛菩提子是圓果杜英種子,市場上相當受歡迎。文玩界會因種子上被深溝劃分的小瓣數量不同而給予一瓣金剛、二瓣金剛……的稱呼,不同瓣數有不同吉祥寓意,瓣數越多越稀有,因此有時會看到人為加工過的物件出現。
《佛光大辭典》「惡叉聚」詞條中採用Eleocarpus ganitrus的學名。市面上流通的金剛菩提子尺寸大小或外部形態的變化都很大,極有可能來自不同植物。
緬茄,昂貴的文玩菩提子
植物:緬茄
學名:Afzelia xylocarpa (Kurz) Craib
緬茄原產於東南亞,分布在有季節性乾旱的低地森林中,據傳明萬曆年間傳入中國。清代《滇南雜記》中有「緬茄,出緬甸,大而色紫,蔕圓整,蠟色者佳」的描述,《本草綱目拾遺》中也載有它的醫藥應用。它不是傳統的念珠材料,在文玩菩提子風行初期也是相對昂貴的菩提子,甚至出現利用樹脂灌模製成的贗品。
緬茄菩提子的特點就是籽體明顯分為兩個部分。種子本身常呈美麗的暗紫紅色,質地堅硬而有光澤,基部有金黃色的種柄,具堅硬角質狀似假種皮,整顆常呈現正方形或長方形,俗稱蠟蒂,可以用來雕刻各種圖形。
緬茄的發音跟免劫與免邪相近,名字具有趨吉避凶的寓意,手作應用廣泛,主要以綁串與吊飾為主。臺灣市面上的緬茄菩提子都是進口貨,打過洞的種子能以工藝品的名義進口,沒有加工過的原籽反而不容易進來,所以造成原料比產品價格高的特殊現象。
本館緬茄植栽是由李淑玲女士提供給植物園做為植物活體標本,目前種植在苗圃。
滴血蓮花菩提子,造型特殊遭炒作
植物:紅刺露兜樹
學名:Pandanus utilis Bory
滴血蓮花菩提子是中國文玩菩提子炒作的最好見證。剛開始一串品項好的滴血蓮花開價到人民幣十幾萬,後來市面上有人把林投(Pandanus odoratissimus L. f. var. sinensis (Warb.) Kanehira)核果當滴血蓮花原籽販售,大家發現這種造型特殊的菩提子原來是經過大幅加工的東西,而且原料在熱帶地區海濱非常容易見到,於是價格很快就崩盤,現在則幾乎在文玩圈裡銷聲匿跡。
滴血蓮花菩提子以外形像盛開的蓮花得名,當年有人繪聲繪影地說滴血蓮花菩提子要盤玩,顏色才會逐漸變紅。事實上所謂變紅的菩提子本身材質就偏紅,因為用來加工的根本不是林投,而是紅刺露兜樹,林投加工的很難變紅。
文玩界所說的蓮花菩提子有可能是大果棗(Ziziphus mairei Dode)種子,因為產量稀少且來源尚未解密,所以價格很高。於是當滴血蓮花菩提子以比它更像蓮花的造型出現時,很快就被炒作起來。
本館熱帶雨林溫室與立體劇場外庭園中都有紅刺露兜樹。想看林投的話,歡迎到植物園隆起珊瑚礁區走走。
招財鼠菩提子,是棕櫚科油棕果實
植物:油棕
學名:Elaeis guineensis Jacq.
前方的種子,看起來像不像小老鼠?這就是市面上說的招財鼠菩提子,是將油棕果實纖維去除後得到的成品。
包括油棕在內的棕櫚科植物以熱帶為分布中心,本館庭園中也種了很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