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豚類是海洋生態系中的大型掠食者,也是生態保育管理上最常被關注的類群之一,藉由監測牠們的棲息環境品質與族群數量的發展趨勢,可做為該地海洋生態的環境是否健全的指標。
鯨豚類的重要生態角色與研究貢獻
鯨豚類是海洋生態系中的大型掠食者,也是生態保育管理上最常被關注的類群之一,藉由監測牠們的棲息環境品質與族群數量的發展趨勢,可做為該地海洋生態的環境是否健全的指標。鯨豚擱淺處理網絡的成立,除了可長期累積鯨豚物種多樣性資訊外,並能藉由所蒐藏的標本,深度進行各種生態、病理及環境汙染的基礎研究。鯨豚擱淺組織網在世界各國間運行已久,在揭開鯨豚生物學奧秘與生態監測上,貢獻相當大。
鯨豚擱淺組織網:揭示海洋生態的自然秘密
已知在人類社會最早發展的鯨豚擱淺組織網出現在東南亞國家,臨海居住的民眾認為鯨豚是海裡的守護神,可以指引迷失的漁人歸回家鄉。因此當人們在海邊發現擱淺的鯨豚,將牠們的骨骸清理後,收藏於當地廟宇中,這也促成當地的鯨豚物種多樣性及地理分布資料的累積,並成為另類自然史標本。而擱淺鯨豚實際納入系統性科學研究則是起始於歐美,以美國為例,其最早的擱淺回報系統及計畫源於 1880 年代,由美國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現為史密森自然史博物館)的海洋哺乳動物部門起始工作,至今已超過 130 年並持續進行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展,參與鯨豚擱淺組織網的人員更趨廣泛,使得關於鯨豚的研究在生物、醫療、自然史、活體救援等領域蓬勃發展。基於百年以上的擱淺處理歷程,國際間在鯨豚擱淺處理流程,大致上有三類等級的資料與樣本/標本蒐集程序,分別是:
- 記錄基本且必要的擱淺資料:包含擱淺通報來源、擱淺物種、性別、體長與數量等生物相關資料,以及擱淺地點和日期等,並應回報動物的新鮮程度以助於判斷後續專業人員前往現場處理時的準備工作與參與人數。
- 擱淺現場的補充訊息及採集樣本:包含天氣及潮水狀態、人類活動、其掠食者/食餌生物出現與否、活體動物之行為、死亡個體進行生活史研究採樣(含可以鑑定年齡的牙齒、鬚鯨耳垢、生殖腺及胃袋)、血液樣本等,及最後動物體處置方式(釋放、後送或掩埋)。
- 動物解剖檢驗及寄生蟲蒐集:蒐集有關毒物學、微生物學及病理學組織樣本、寄生蟲等。
由於鯨豚體型比一般動物大,擱淺處理需要相當多人力與公私部門的資源挹注,眾人協力所獲得的擱淺資料與生物學研究結果,就成為我們了解其族群生態的重要基礎。
臺灣鯨豚擱淺和代表類群特色
在 1990 年,所有鯨豚類均列為臺灣保育類動物後,啟動了科研人員及義工組織參與鯨豚保育工作。隨後在 1994 年,鯨豚擱淺組織網絡建立,藉由最接近擱淺現場的岸巡與海巡單位或是當地民眾的協助通報,國內諸多學術單位參與活體救援或死亡擱淺研究。發展至今,擱淺組織網中的各成員單位依其所在地理位置、研究方向或業務屬性而分工參與擱淺事件處理及研究。
臺灣的鯨豚擱淺處理工作,至今已達 25 年。到 2019 年為止已超過 1400 次的擱淺記錄,並由此確認有 29 種以上的鯨豚在臺灣水域出現。從累積的擱淺資料得知,小型齒鯨類是臺灣的主要擱淺類群,其中有 3 個類群的擱淺趨勢具有代表性。
首先,小抹香鯨科(含侏儒抹香鯨與小抹香鯨)是常見物種,主要擱淺於北臺灣,包含宜蘭、雙北市、桃園、新竹、苗栗至臺中,其活體比例偏高(約 52% 的小抹香鯨類是活體擱淺),也經常發現是母子對擱淺,加上牠們是較容易緊張的物種,因此在擱淺處理程序及運輸過程需注意較多細節。
其次是露脊鼠海豚(又名江豚),主要擱淺於臺灣北部至西部(包含基隆、桃園、苗栗、臺中、彰化、雲林),以及臺灣海峽中的三個島嶼縣(澎湖、金門及連江),尤其是金門及連江均位於大河口區,露脊鼠海豚是此二區域極為優勢的鯨豚物種,由於牠們是相當近岸分布的物種,棲地大都與人類活動的區域相鄰或重疊,因此,牠們的生存備受當地漁業狀態、工業污染與船舶活動等人為活動的威脅,其保育問題極受國內外重視。牠們在臺灣野生動物保育名錄中屬I級瀕臨絕種保育類、同時也是「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CITES)附錄一的物種,而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的紅皮書名單中,露脊鼠海豚依地區性族群不同被列為極度瀕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到脆弱(Vulnerable, VU)等級。由於臺灣水域的露脊鼠海豚族群數量及生態基線資料仍待調查建立,牠們是需要被持續監測的物種。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常有大量活體擱淺的小虎鯨,牠們是屬於海豚科的小型齒鯨,雖然體長僅有 2.5 公尺左右,但身型粗壯,野生或健康個體具有較強攻擊能力。小虎鯨主要擱淺在臺灣島的西南區域(常見縣市為桃園、彰化、臺南、屏東與高雄),少數擱淺於北部及東部。由擱淺資料顯示,大數量的活體擱淺大都集中於 2-4 月的臺灣西南部,在這段時期對於擱淺動物運輸與救援行動需要較多資源及人力挹注,而在醫療復建工作上,除了治療動物的專業外,當小虎鯨逐漸康復活力增強後,因動物的保定難度上升,入水池中工作的人員也需注意人身安全,以避免動物誤傷。
臺灣的鯨豚擱淺組織:資源與研究成果
鯨豚擱淺組織網的建構及維持,需要長期的人力與資源投入,因而這些工作受到國家長期的支持、眾多義工的付出及學界的積極參與研究。雖然臺灣的擱淺組織歷史不久,但所累積的資料、研究成果、人才培育,以及跨領域的合作經驗,都是讓人們一窺鯨豚的奧秘的途徑。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