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顧世紅提供
在一百多萬種已知的昆蟲種類中,蚊子與人類關係非常密切,牠們不但吸人的血,而且透過吸血,傳播疾病,如瘧疾、登革熱、黃熱病以及許多其他重大疾病。由蚊子所傳播的瘧疾曾經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存。(圖 / 博學多文)
抗瘧疾藥物的開發及利用
瘧疾是人類歷史上流行最廣、危害最大的一種由蚊子所傳播的重大疾病,至今已經奪取了數億人的生命。古羅馬帝國因瘧疾猖獗而衰亡;巴拿馬運河開鑿工程亦因瘧疾而轉手延宕。自古以來,藥物學家們一直在嘗試找尋能治療瘧疾的藥物。早在 1632 年,人們就已經知道某些樹皮的萃取物可以治療瘧疾。法國藥物學家皮勒特(J. Pelletier)和卡文圖(J.B. Caventon)在 1820 年首次從金雞納樹的樹皮中萃取出奎寧(quinine)。經過許多年的測試,法國軍醫麥羅特(D.F. Maillot)用奎寧成功殺滅瘧原蟲。到了 20 世紀初,法國醫生開始在非洲用奎寧治療瘧疾,效果顯著。 1970 年非洲國家盧旺達為奎寧「誕生」 150 週年發行郵票,展示了奎寧的發現者、萃取奎寧的金雞納樹及經過分離提純的奎寧。 1970 年法國發行的紀念郵票上,也有奎寧的發現者和結構式,還指出了藥物在瘧原蟲上的作用位點。二戰後期,出產奎寧的印尼被日軍佔領,同時瘧原蟲對奎寧開始顯現抗性,人們開始用合成的氯奎(chloroquine)和伯氨奎(primaquine)來取代奎寧, 1962 年古巴郵票中就有這兩種藥物的結構式。
蚊子終結者 DDT 殺蟲劑的出現
隨著瘧原蟲對傳統抗瘧藥物抗性的不斷呈現,科學家們將滅蚊防瘧運動重點轉移到殺蟲劑的開發與利用。1939 年瑞士學者穆勒(Hermann J. Muller, 1890-1967 年)發現 DDT 殺蟲活性後,在二戰前線和後方,用 DDT 殺滅蝨子、跳蚤和蒼蠅都出現了顯著的效果,為盟軍贏得戰爭的最後勝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戰後用於衛生防疫、農業和畜牧業也大受歡迎,穆勒因此在 1948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 1949 年開始在阿富汗等地用 DDT 滅蚊取得成效,為了彰顯此一成功,阿富汗、前東德及柬埔寨發行了相關的紀念郵票,人們用 DDT 橫掃各地蚊子。當時的 WHO 認為找到了消滅蚊子的法寶,看到了戰勝瘧疾的曙光,於是決定開展為期 5 年的全球滅蚊防瘧運動。
滅蚊防瘧運動開始幾年進展順利,1960 年 10 月 28 日 WHO 決定籲請各會員國於 1962 年 4 月 7 日(即世界衛生日)同時發行抗瘧郵票,並請萬國郵政聯盟協助推行,旨在喚起世人對於抗瘧工作之關切,俾能實施世界性根除瘧疾計劃。 WHO 決定在各國發行全球聯合抗瘧郵票,郵票上有統一口號和蛇徽加蚊子的標誌。在一年時間內有 144 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發行了有統一標誌的滅蚊抗瘧郵票 300 多枚,郵票為 WHO 的行動造勢,為滅蚊運動集資,也反映了當時此一運動的情況。例如伊朗、摩洛哥、巴基斯坦及突尼西亞發行的抗瘧郵票展示了滅蚊的堅強意志力,菲律賓郵票上遼闊的湖面、摩納哥濕地複雜的地貌以及衣索比亞抗瘧郵票所繪出的世界地圖,都充分說明了滅蚊運動此一全球性的任務艱難及曲折。經過多年的努力,抗瘧工作之成效開始出現。從以色列郵票中看到,蚊子數量直線下降。臺灣自 1952 年開始推行抗瘧工作,在 WHO 協助下效果顯著,瘧疾幾至絕跡。為響應此一富有意義的國際性活動,中華郵政於 1962 年發行抗瘧紀念郵票 1 組。圖案係以 WHO 之圓形標誌,置於瘧蚊之上端,表示全世界聯合抵抗瘧疾之意。
DDT 殺蟲劑威風不再,蚊子及瘧原蟲產生了抗藥性
儘管 DDT 為一有效的殺蟲劑,對減輕瘧疾傳播之危害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DDT在環境中非常難降解,並可在動物脂肪內蓄積,對生態環境造成之污染過於嚴重。同時,蚊子及瘧原蟲對 DDT 會快速產生抗藥性,因此利用 DDT 等殺蟲劑來消滅蚊子產生了新的難於預測的狀況。 1972 年美國開始禁止使用 DDT ,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也陸續禁用 DDT 及有機氯殺蟲劑。 WHO 在 70 年代後也終於改變了滅蚊防瘧的策略。這一點在所發行的相關郵票上可以看出, 1988 年寮國發行的郵票上,醫生正在給防瘧人員講解滅蚊防瘧之綜合治理方法,同一年所羅門群島所發行的郵票上,顯示防蚊藥劑的噴灑由蚊子孳生地轉向保護房舍及室內,在汶萊及馬來西亞發行的郵票上,顯示所感染的瘧原蟲由顯微鏡加以確定後,給病人對症下藥,在消滅蚊子的同時,也重視消滅瘧原蟲。 WHO 在柬埔塞及塞內加爾進行試點調查後發現, 4 年內接受滅蚊防瘧之綜合治理方法的村莊,因瘧疾死亡的人數減少了 33%,充分顯示蚊蟲綜合治理之重要性。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研製青蒿素等抗瘧藥,獲得 2015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蚊子變得更為猖獗,傳統抗瘧藥物因抗藥性的產生等已全面失效,瘧疾氾濫而奪取人命,根據 WHO 的統計,全球每年約有 3 至 5 億人感染瘧疾,死亡約 300 萬人。青蒿素(Artemisinin)取自中藥黃花蒿,為一具高效、速效的抗瘧藥。青蒿素的功能主要是干擾瘧原蟲的表膜-粒線體,通過影響瘧原蟲在紅血球內期的超微結構,使其繫膜結構發生變化,青蒿素適用於間日瘧及惡性瘧,對治療腦型瘧也有很好的療效。其退熱時間及瘧原蟲轉陰時間都較氯喹短,對氯喹有抗藥性的瘧原蟲亦有效。青蒿素分子為一全新之化學結構,以新穎之藥物機制殺死瘧原蟲。青蒿素之衍生物及其複方在近代抗瘧醫藥作戰中做出了重大貢獻,青蒿素也能夠快速改善寄生蟲血症,聯合使用的其他藥物做為青蒿素聯合療法可有助於清除體內殘留的瘧原蟲,是近年拯救最多人類生命的化學藥物。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為基礎的聯合療法是目前 WHO 推薦的首選抗瘧疾療法。 40 多年來,這款藥物已經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在研製青蒿素等抗瘧藥方面的卓越貢獻,而獲得 2015 年度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