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裡沒有蟲、病毒和細菌,人類還存在嗎?


圖 / 詹美鈴提供  

垂手可得的殺蟲劑是民眾用來消滅家中蟲蟲的最快速工具,蟑螂、蚊子難道不會變種嗎?

防疫大作戰!面對接踵而來的傳染病,如何應變?當所有病毒、病菌和生物都被消滅了,人類就能脫離疾病的侵襲嗎?檢視居家環境,珍愛地球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才是王道。

天災人禍何時了病毒、病菌就算消失了人類就能脫離疾病的侵襲嗎?

自2019年起爆發新冠肺炎 (COVID-19) 後,不少人因此失業、破產、死亡或失去親人,影響人類生活甚鉅,眼看此一傳染病不知何時落幕,又聞其他人畜共通傳染病蠢蠢欲動,如猴痘疫情已在各國延燒,雖尚未出現於臺灣,但仍須密切注意。回顧過去歷史,各種傳染病陸續登場,如鼠疫、天花、霍亂及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ARS) 等,這些接踵而來的傳染病,令人對引發疾病的微生物與相關生物深惡痛絕,如同家中蟑螂和螞蟻,恨不得趕盡殺絕,好讓自己遠離疾病與恐懼。只是,當所有病毒、病菌和生物都被消滅了,人類就能脫離疾病的侵襲嗎?

人類自從學會使用工具及火以後,開始有了家,並學會耕種與飼養動物,人類社會因此快速發展,族群逐漸擴張,居住場所也由山洞、帳篷不斷演化到目前的高樓大廈,居住環境愈來愈舒適,人類卻也愈來愈不知足。事實上,室內環境即使裝潢得再豪華舒適,終究還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人類不僅無法理解,還對周遭生物的容忍度愈來愈低,總想方設法希望消滅家中各種生物與微生物。

人類學會種植後,開始大量開拓土地。人類生活獲得改善,微生物隨之進入每個人家中。
人類學會種植後,開始大量開拓土地。人類生活獲得改善,微生物隨之進入每個人家中。

面對無孔不入微生物要趕盡殺絕,除之而後快嗎?

根據Phillips & Milo 於2018年的分析,在全世界的生物總量 (global biomass),植物就佔了82.4%、細菌12.8%、真菌2.2%、病毒0.04%,動物界僅佔整個生物總量的0.4%,而人類則僅 0.01%。真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出現於室內、戶外或人的體內,無所不在且各司其職,大自然生態系中存在不變的定律,各種生物或微生物與牠們的棲息環境、食物、捕食者、寄生者間關係環環相扣,形成穩定聯結。這些看得見或看不見的蟲與微生物偶爾透過各種管道現身於家中,以蟑螂為例,經由門窗縫隙、排水管或藉由外面攜回物品進入家中,只要微小孔隙,蟑螂就能出入無阻,其他體型微小蟲子更是易如反掌,更遑論微生物。但即使有了通道,若家中無法提供適當的棲息環境或食物,進來的生物也難以立足。而人類基於自身利益,面對令人厭惡或未知的生物,一直以來都是以寧可錯殺一百的態度來對待,例如濫用各種殺蟲劑 、漂白水與抗生素等來消滅牠們,如此做法反而讓微生物與動物不斷演化和突變,敏感物種因無法存活而滅絕,優勢物種則不斷演化適應而存活下來,對人類造成威脅,如具抗藥性的蚊子、蟑螂或各種病毒變種。

垂手可得的殺蟲劑是民眾用來消滅家中蟲蟲的最快速工具,蟑螂、蚊子難道不會變種嗎?
垂手可得的殺蟲劑是民眾用來消滅家中蟲蟲的最快速工具,蟑螂、蚊子難道不會變種嗎?

新興疾病威脅人體健康,人畜共通疾病日益增加的4種原因

SARS、COVID-19和猴痘等都是人畜共通疾病 (zoonosis),人畜共通疾病是指人類和動物間可相互傳染的疾病,宿主體內的病原如病毒、細菌、真菌與原生動物等透過各種傳播途徑散播出去,並暫存於不會發病的動物體內且不斷擴增,經基因重組、突變與形態上的改變,成為新的品系或種類,產生新興疾病,再透過人畜接觸或病媒傳播至人身上,使人類發病。如COVID-19被懷疑是由蝙蝠或穿山甲傳播,猴痘則可能是靈長類或囓齒類等動物傳播。這些人畜共通疾病因下列原因而日益增加:(1)人類大量砍伐森林,不斷擴張對土地的利用(如集約化農業與畜牧業等),破壞且侵佔各種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使其與人生活環境重疊性變高;(2)非法或管理不當的野生動物買賣,拉近了人類與過去不可能接觸的野生動物距離;(3)抗生素的濫用導致抗藥性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產生,讓更多的病原微生物難以被殺死;(4)氣候變遷造成的全球暖化,讓高溫高濕環境更適合病媒與病原大量繁殖。

不讓蟲來、不讓蟲吃、不讓蟲住,看似簡單卻難以做到

想像一下,病原如病毒等能進到人體而讓人類發病,其實就像蟑螂進到家中並立足的道理一樣。動物須有進入家裡的管道、適合棲息的環境及喜好的食物 ,才能定居繁衍,因此要防治蟲子,只要秉持「不讓蟲來、不讓蟲吃、不讓蟲住」的理念即可,看似簡單卻難以做到。例如讓政府與民眾厭惡的小黑蚊 (臺灣蛺蠓),其幼蟲以藍綠藻或綠藻為食,而成蟲嗜吸人血,由於藍綠藻無處不在,難以消除,僅能避免讓成蟲吸食人血。小黑蚊口器較短,因此遊客只要穿著長袖、長褲或有所防護,就能阻絕成蟲取食,若無法取得血源,小黑蚊將無法傳宗接代。但在高溫天氣下,穿著長袖、長褲著實困難,也讓小黑蚊問題變得難以解決,只能依賴化學藥劑加速防治,然此做法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有好吃的食物,蟲蟲就出現 (菸甲蟲與素肉條),病毒就跟著來。
有好吃的食物,蟲蟲就出現 (菸甲蟲與素肉條),病毒就跟著來。

從源頭做起,不讓病原有機可趁

同樣地,若不想讓病原進到體內,只要「不讓病原來、不讓病原吃、不讓病原住」就不會被傳染而生病。因此,若能減少與野生動物的接觸,隨時戴口罩,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及維持良好衛生習慣,病原就沒機會進到人體。如果不慎接觸病原,立即進行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與自主健康管理,即可避免將身上潛在病原傳播給其他人。而多運動、作息正常或注射疫苗則可增強自身免疫力 ,透過免疫系統抵抗進到體內的病原。

排隊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增加自身免疫力。
排隊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增加自身免疫力。

你也參與報復性購買?小心成為環境殺手的共犯!

一個新冠肺炎的爆發,讓全世界人類疲於奔命,不論是經濟或環境都帶來很大衝擊。雖然人類活動大幅下降,減少廢氣排放與空氣污染,空氣品質看似改善,殊不知人類為清除與隔離病毒和醫治病患,個人的防護設備、醫療廢棄物 (醫療照護、疫苗等)、塑膠廢棄物 (報復性購買、免洗餐具、單次使用塑膠袋) 等,巨量的清潔劑、口罩、手套、塑膠物品與醫療用品,大大增加垃圾量,也改變了垃圾組成,增添感染性廢棄物於環境中的散播。大量廢棄物進入陸地與海洋中,對環境與生物造成嚴重傷害,這些都是我們所無法忽視,且必須承受之重。

人類是地球的主宰?愚昧無知帶來未知的災難

人類總是自詡為地球主宰者,不斷開發以創造自以為適合人類生存的烏托邦,也強將生物區分為有益生物或有害生物,只想將所謂的有益生物留下,去除有害生物,要將地球變成心中的夢土。不斷對地球環境操控的結果,使地球上生物組成因人類而改變,也大大降低了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為自己帶來各種未知災害。

蟑螂真的對人類百害而無一利嗎

所以,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對待微生物與家裡的蟲,還有大自然中的每個生物,環境與人體中均充滿了各種病毒、細菌、真菌和生物,它/牠們真的對人類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嗎?以蟑螂為例,家裡的蟑螂迄今未曾有帶來任何重大疾病的紀錄,牠們不但能做為環境指標,藉此檢測並改善家中環境狀況,且蟑螂的各種特異功能更能做為仿生學參考並運用於人類生活中,其他的蟲亦是如此。不妨多花些時間去了解、探索與研究家中的生物,例如試著將房子緊密所有門窗一個月,您將發現與開放門窗一個月的房間相比,不論是蟲或微生物相,都有極大差異,這就是操控的力量。

棕帶蟑螂具發達的爪間體,可自在爬行於光滑表面上。
棕帶蟑螂具發達的爪間體,可自在爬行於光滑表面上。

人類僅佔地球渺小的生物總量,如果還是自私地站在自己的高度,毫無節制地過度使用地球資源,終將導致人類滅亡,將如同生物多樣性之父威爾森(E. O. Wilson)所說,「如果人類消失了,地球將回復平衡和諧,若昆蟲消失了,環境將崩潰瓦解,帶來大災難。」所以,如果家裡的蟲、病毒和細菌都消失了,人類也不復存在了。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解決油棕產業與紅毛猩猩保育之道:學者立場複雜且分歧

郵說昆蟲特展 – 探索郵票中的昆蟲奇境

不可能的任務!蠶寶寶竟然吐出蜘蛛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