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節肢動物之公民科學調查


圖/探索居家昆蟲團隊提供

蟑螂應該是最令人恐懼及厭惡的類群

與節肢動物相關的公民科學調查,包括蝴蝶、蜻蜓、蜂類、物種多樣性和外來種之監測等調查,近年來則擴及更多類群及領域,如蜘蛛、螞蟻、瓢蟲、殺蟲劑監管、保育等。隨著網路社群力量的推波助瀾下,公民科學的發展在近十幾年來更呈爆炸性成長。

公民科學的興起:民眾力量與科學研究的結合

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是指一般民眾參與科學研究計畫,協助收集數據,再由科學家分析及發表資料,公民科學家也因參與而提高科學知識與素養,甚至協助相關政策之擬定。民眾參與科學性調查從 18 世紀就開始時有所見,以較容易發現與調查的鳥類為主,而公民科學一詞,則最早出現於 1995 年在英國倫敦布魯內爾大學社會學學者艾倫.歐文(Alan Irwin)所出版的一本名為「公民科學:一個公民、專家與永續發展的研究」(Citizen Science: a study of people, expertis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書,從此以後此一名詞即開始廣泛被運用於各種民眾參與調查活動中,舉凡天文、氣候、氣象、水質、空氣品質、污染、醫學、地震、環境科學、動物、植物、生態、保育等等,內容包羅萬象。其中與節肢動物相關的公民科學調查,包括蝴蝶、蜻蜓、蜂類、物種多樣性和外來種之監測等調查,近年來則擴及更多類群及領域,如蜘蛛、螞蟻、瓢蟲、殺蟲劑監管、保育等。隨著網路社群力量的推波助瀾下,公民科學的發展在近十幾年來更呈爆炸性成長。

臺灣的公民科學活動也在近十年內蓬勃發展,根據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與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共同合作管理的「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中羅列項目,臺灣至少有 15 個公民科學活動,從鳥類、蜘蛛、路死動物、飛蛾、陸生蝸牛到兩棲類等,其中仍以鳥類調查為最大宗。但事實上,還有不少公民科學調查活動未列入該入口網中,單就節肢動物部分,未列入的項目如青斑蝶、紫蝶標放計畫、臺灣金花蟲調查、臺灣蝴蝶閃電調查、臺灣蜻蜓與豆娘、白蟻物種鑑定網等,均持續進行中,且有不錯的成效。其中金花蟲之公民科學調查計畫成果相當卓越,由民眾將採集到之物種或拍攝之圖片資訊登錄至金花蟲社群網站上,公民科學家協助採集、飼養和拍照,再由研究學者李奇峰博士進行鑑定與研究,截至目前已發表不少新種,也發現不少物種的生物學資訊,更出版了 3 本臺灣金花蟲書籍,讓臺灣的金花蟲多樣性研究,在短時間內大躍進。

居家節肢動物公民科學調查的必要性

為何要進行居家節肢動物之公民科學調查呢?家中節肢動物是人類看似熟悉卻又非常陌生的類群,但一直以來,因為家中的少數害蟲種類而被污名化,很多人對牠們感到恐懼、厭惡,甚至過度使用殺蟲劑,全因為來自對牠們的未知和誤解。因此,唯有讓大眾更了解這些生活在家中的蟲住民,才能改變民眾對家中節肢動物的態度。近年來,美國針對 50 個家庭進行節肢動物調查研究發現,平均每個家庭中有 100 種以上節肢動物,臺灣家裡會有多少或哪些節肢動物種類呢?這些種類和環境與人類間的關係又如何?由於臺灣的家中節肢動物相未曾有系統性研究,所以至今仍不清楚,需要逐一進行調查研究,才能釐清。但因為大多數的家中節肢動物體型都非常小 ,對一般民眾而言,較不熟悉也不易察覺,難以請民眾自行採集,若要進到住戶家中採集,又常有隱私或顏面問題,而不便於全面採集取得標本。

嚙蟲幾乎存在於每個家庭,但大多數人不認識牠。
嚙蟲幾乎存在於每個家庭,但大多數人不認識牠。
蟑螂應該是最令人恐懼及厭惡的類群
蟑螂應該是最令人恐懼及厭惡的類群

兩大公民科學調查計畫的啟示

國外關於都會區或居家節肢動物的公民科學調查,有兩個較令人注目的計畫,一是美國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從 2012 年起所推出的 BioSCAN(NHMLA Biodiveresity Science: City and Nature) 計畫,透過民眾的協助,藉由取樣較未被破壞的自然區域與都會區的昆蟲相,比較其物種多樣性,來探討這兩個區域間的相互影響。在這項調查中,僅蚤蠅科(Phoridae)異蚤蠅屬 (Megaselia)種類就已發現了 30 個新種,相當驚人,也顯示我們週遭仍有很多未被發現的事物。另一個公民科學調查活動,則是北卡羅來納大學針對居家節肢動物進行的公民科學調查活動,透過家中節肢動物相調查,除了更清楚會出現在家中的節肢動物種類外,也對這些蟲跟環境間的關係,以及蟲和家的格局、生活習慣等的相關性,有諸多的發現,例如文章中提到很多物種是廣泛出現於每個格局,只有地下室有較不一樣的蟲相,反而與洞穴內的蟲相較類似。

從白蟻鑑定到居家節肢動物探索

在臺灣,目前較具規模的都會區公民科學活動為臺灣白蟻鑑定網,由中興大學昆蟲系所建立,透過民眾寄送的大量白蟻樣本所累積的資訊,可看出常見的 5 種白蟻在臺灣的分布情形,以及分飛在季節上的差異,都有助於未來防治工作之進行。科博館自 104 年起,透過科技部計畫的經費贊助,開始建置「 Let’s 探索家中昆蟲」網站,再逐年透過辦理一系列的研習營、到校服務、我家蟲住民特展,以及教育訓練活動,帶領民眾認識居家常見節肢動物,讓民眾對家中蟲住民能從恐懼轉為探索,接著更進一步知道如何調查家中節肢動物,讓民眾也能成為公民科學家,學習以科學方法協助科學家蒐集標本與資訊,更藉此了解自己家中的環境狀況。

到校服務活動
到校服務活動。
我家蟲住民特展展場一景
我家蟲住民特展展場一景。
讓家中蟲住民健檢你的家研習活動
讓家中蟲住民健檢你的家研習活動。

家庭生態系與人類活動的互動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開始對家中的節肢動物種類有了初步的了解,「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自成一生態系,並達到生態平衡,「家中的蟲住民」成員有捕食者如白額高腳蛛等、寄生者如蠊卵旗腹蜂等、菌食者如姬薪蟲、嚙蟲等、雜食者如蟑螂、螞蟻等,還有腐食者如蛾蚋、蚤蠅等。在家裡,除了可以發現很多的新種和新記錄種外,也能看出人類的習慣與活動對家中的節肢動物種類與數量深切影響,如有排水管阻塞問題的家,會有較多的蛾蚋出現等。

蠊卵旗腹蜂會寄生在蟑螂卵鞘中
蠊卵旗腹蜂會寄生在蟑螂卵鞘中。

人們對家中蟲住民的了解非常有限,亟需有人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以提供居家節肢動物跟環境相關性的資訊,而你將會是最大的幫手。想讓生活在你家的蟲蟲資訊,也能提供科學家進行重要科學研究嗎?若對「居家節肢動物之公民科學」活動有興趣,歡迎上網查詢相關資訊,或來信 (domesticbug@gmail.com) 與我們連絡。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福蝶。Formosa」之「興潮蝶起。BetterFly」

家蠶與繭的多樣性(上)

自然的奧秘-郵票圖說蠶寶寶的故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