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探查(三)

圖/鄭明倫提供

本篇繼續簡述 2017 的探查。曼德勒是緬中大城,也是最重要的經濟中心。當地有約 40% 是華人,特別是由緬甸移入的新移民,大大影響了這座古城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層面。

曼德勒的寶石市集交易極為熱絡,但是尋找蟲珀的目標並不成功,沒有看到任何值得蒐藏的物件。旅程繼續向西進入欽邦,在 Mindat 附近有比較成功的採集成果,特別是 2500 公尺左右的高山森林,生境還保持得相對完整,森林裡有許多附生植物。在此也發現了沒有發光器的短角窗螢(Diaphanes sp.)。之後離開 Mindat 向南往 Kanpelet,途經維多利亞山國家公園。此地保有喜馬拉雅山系的一些動、植物相。

離開克倫邦(Kayin State)的 Than Daung Gyi,我們直驅曼德勒。華人習稱曼德勒為瓦城,是緬甸最後的貢榜王朝的都城,市中還留有完整的王城建築。曼德勒也是緬中最大的華人聚落,佔當地約 40% 的人口。但不同於仰光大量的中國東南沿海舊移民,這兒幾乎都是雲南來的,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後遷入的。我們到夜市吃晚餐,確實感到訝異,賣的都是常見的雲南料理,菜單是中緬文對照,還可以用普通話點餐。雜貨也幾乎全部都來自中國。

曼德勒的華人夜市,中緬文對照的雲南料理菜單。
曼德勒的華人夜市,中緬文對照的雲南料理菜單。

曼德勒寶石市集蟲珀

此趟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到曼德勒的寶石市集,看能不能找到有蒐藏價值的蟲珀。隔天早上司機載我們到市集,外國人入場一人要 2500 MMK(約 50 元臺幣)。這兒賣的主要是玉和各式寶石,規模不小,交易熱絡,人潮擁擠。除了店面外還有固定的攤座,更多的是自行兜售的零售商,四處詢問買家,只要有意願,雙方就會坐下來談價錢。除了玉和寶石,也賣中國的骨董硬幣,但全是贗品。我們看了幾家有琥珀的店家或攤販,只有少數有蟲珀,經營者清一色是中國移民。蟲珀的價值是看內容物,一件大約 150 – 500 人民幣,可以用人民幣支付。逛了一上午,所見蟲珀寥寥可數,內含物多半是很小不易辨識類群的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沒有值得購買的,頗為失望。高檔貨可能在克欽邦(Kachin State)產地就已經被攔下,或整批被就近賣到中國,許多研究機構和大學都有大批的緬甸琥珀材料等待研究。

寶石市集入口告示牌是中英緬文對照。
寶石市集入口告示牌是中英緬文對照。

根據我們跟仲介公司簽的契約,第二位司機表示他的服務就到曼德勒為止,但是會幫我們找下一位司機繼續之後的行程。這些司機都很專業,而且守法,素質和見識都高。沿途聊天時這位司機說他之前曾經在中東的卡達(Qatar)工作過,而為了他女兒的教育,未來一定要離開緬甸。聽來有點心酸,但是祝福他的決定。找來的第三位司機開的是 7 人座廂型車,和前兩位司機比起來顯得熱情隨和。我們談了旅途的需求,他都說全力配合,價格則比之前略高。之前探查不太順遂,沒想到5天就到了曼德勒而且沒找到有價值的蟲珀。接下來還有一個多禮拜,要決定向東往中國、泰國的方向(撣邦)或是向西往印度的方向(欽邦)走。同行的夥伴過去常在雲南走動,因此我們決定向西,以欽邦的 Mindat 為首站,離曼德勒約 200 公里。我們 15:30 出發,到達時已經半夜 1:30,當晚便在車上過夜。

Mindat 海拔 1400 公尺,是個涼爽的山城。隔天我們住進靠近山頂的飯店,展望極佳,是不錯的燈光誘集點。新加坡籍的飯店經理說去年也有日本人到此來點燈採蟲。Mindat 的森林幾乎已被砍伐殆盡,離開山城才逐漸有較佳的生境。當天我們往南下切到幾百公尺深的溪谷再上到對山,並設置攔截網陷阱,晚上則在溪谷附近採集,環境尚可,但螢火蟲仍舊稀少,只在日落後半小時內活躍,不過所得種類與之前採的未重複。

Mindat 的森林砍伐嚴重
Mindat 的森林砍伐嚴重
當地原住民的編牆房子
當地原住民的編牆房子
在溪谷採得的非典型鉤尾螢
在溪谷採得的非典型鉤尾螢

尋覓趨光螢火蟲

第3天有兩位法國的自助旅行者同行,向西往 Matupi 方向走 10 多公里,找到一條叉路入山,一路攀高到海拔約 2500 公尺處,附近有個訊號站電塔。此處南面是迎風面,風很強,森林良好但樹長不高,上頭卻是滿滿的附生植物,蘭花、松蘿到處都是,很像臺灣 1800-2700 公尺的霧林帶植物相。山溝則相對溫暖,樹也長得挺拔。在此地挖牛糞找糞食性甲蟲、用長竿撈喬木上的植食甲蟲,收穫滿滿。夜間在此點燈夜採趨光昆蟲和螢火蟲。推測這樣的高山環境,螢火蟲的活動時間會非常短暫,因此天還沒黑就深入山徑等候。

獵戶屋外掛滿了戰利品
獵戶屋外掛滿了戰利品
森林裡滿是附生植物
森林裡滿是附生植物

但從天色昏暗等到全黑,沿著山徑繞一圈走了幾百公尺,竟連一隻螢火蟲都沒有!納悶又失望之餘,索性走到燈光陷阱處看看。打開手電筒照了一下路邊的石堆,突然驚見一隻短角窗螢(Diaphanes sp.)雄蟲,翻過來一看竟沒有發光器!難怪看不到發光的螢火蟲。我關掉手電筒,再開,又一隻!前後在這石堆上藉此抓到 5 隻,顯然牠們是停在附近,當打開手電筒時便趨光而來。後來也在捕蚊燈管和水銀燈陷阱再抓到 4 隻,證實牠們會趨光。過去歐洲的分類學家曾在印度、尼泊爾與中國等地描述了數種真螢(Lampyris spp.),但真螢是典型歐洲與北非類群,出現在喜馬拉雅與中國的橫斷山周邊顯得突兀,應該是將這類無發光器的短角窗螢類錯誤鑑定成真螢的結果。夜間氣溫陡降到 8 度,加上山風,體感溫度更低,穿短袖短褲的法國人凍到受不了早早躲回車上,我們幾個臺灣人邊流鼻涕邊收樣本,所幸不論飛蛾或其他昆蟲都很捧場,布滿每盞燈光陷阱。這是幾天來第一次見識到好的生境。

沒有發光器的短角窗螢雄蟲
沒有發光器的短角窗螢雄蟲
水銀燈陷阱
水銀燈陷阱

在 Mindat 待了 3 晚,第 4 天南行到 Kanpetlet。途中收拾擺設的陷阱,發現有幾個可能是遭到牛隻毀損,被糟蹋到無回收價值。殘存的陷阱裡採到一隻似葉鬚螢屬(Lamellipalpodes sp.)的弩螢類,是第一次採得該屬樣本。Kanpetlet 位於維多利亞山國家公園(Natmataung NP, Mt. Victoria NP)附近。3051 公尺高的維多利亞山是若開山脈最高峰,名列世界遺產。不過因為是國家公園,加上附近多半是針葉林,所以我們也就路過照相,未停留採集。下到 1400 公尺左右的 Kanpetlet,得知此處沒有電力,晚上只靠發電機短暫供電,補給也相對困難,所以物價高得多,隨便吃頓飯都要 12K MMK,住宿費就更可觀。旅店老闆表示之前也有日本人在這兒點燈採集。傍晚我們開車回頭走到海拔約 1800 公尺處的闊葉林夜採,生境極佳,卻只見到一隻雌光螢科(Rhagophthalmidae)的發光雌蟲,反而是夥伴的燈光陷阱誘到許多垂鬚螢(Stenocladius sp.)雄蟲。夜間偶有槍聲響起,也在山路上見到獵人,夜間不開燈採集螢火蟲真的是有風險。當晚回到 Kanpetlet 在車上過夜。(待續)

維多利亞山國家公園
維多利亞山國家公園
本文結束分隔線

本著作由本館研究人員所提供,博學多文團隊編輯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4.0 國際 (CC BY-NC-ND 4.0) 授權條款釋出。若需要使用本篇的文字、圖像等,請洽本館出版室。

方塊之間蹦出的小生物!郵票上的防蚊抗瘧故事(下)

郵說昆蟲特展 – 探索郵票中的昆蟲奇境

家蠶與繭的多樣性(上)